中雁荡山史称“中南第一山”,辖玉甑、西漈、三湖、东漈、凤凰山、杨八洞、刘公谷七大景区,自然景观以峰、岩、洞、潭、瀑、湖为胜,人文景观以洞府道观、摩崖石刻为奇。
人道是“北雁好峰、南雁好洞”,那所谓的“中雁好山水”究竟有什么值得一观的呢?这就随我们一寻芳踪。
峰雄漈幽:造型组合以奇幻夺人眼球
雁荡山,奇就奇在流纹岩特有的造型以及峰、嶂、洞、门的奇幻组合上,给人以强烈的美感和灵感。西漈、东漈两侧山峰对峙形成幽谷,修竹茂林,气象万千。
玉甑峰壁立千仞,气势慑人心魄;天柱峰高出云表,如巨柱擎天;修竹掩蔽下的杨八洞造型奇特,变幻莫测;其他峰岩或拟人或尚物,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茗山之巅更是风景如画。
湖光山影:山青水秀好比一幅写意画
中雁荡的山青水秀,仿佛是一幅细腻潇洒的写意画。县令张子容曾泛舟白石湖,写了“树色烟轻重,湖光风动摇,百花乱飞雪,万岭叠青霄”的诗句。
湖、瀑、潭以及苍翠的植被,各有各的秀丽。东、西两漈的“水秀”则堪称一绝。水流平铺石上,潺潺然且流且鸣,状若织锦,响如摇琴。水流有时也会迂回蜿蜒而至,或岩石堆塞,悬瀑洒珠,映日如虹,碧潭深透层层涟漪。而白石、钟前、龙山三湖嵌于东、西两漈之间,倒影重重,秀色可餐,在浙南诸风景区中确系罕见。
洞府道观:香火已经旺了一千多年
洞府道观的玩赏要突出一个“古”字。早在南北朝时期,永嘉太守谢灵运在中雁下马岭村为民行田,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中雁荡的洞府道观开发于宋,至明朝最为旺盛。宋太宗太平兴国间,闻大罗山真华观道士李少和道术高超,即征召入京,并御书“第一山”三字赐之。李少和于是披荆斩棘,独造绝顶,入大石室修炼,成为白石山(中雁荡山的古称)的开山祖师。当其还山时,朝中达官毕士安、杨徽之等皆以诗相赠,从此,白石山名声大振,并在洞中建道观,至道元年落成,真宗大中祥符六年赐额“白石院”,徽宗宣和元年改赐额“集真观”。集云道观始建于唐龙纪年间,当时这建筑可以用金碧辉煌来形容。住僧常数十人,钟韵梵音、早夜不辍。重石真如寺,则为唐文德元年僧肇法师所建。从历代留下的大量诗文看来,千百年来游人不绝,香客不断。
时报提示:
游客可从温州望江路码头渡船至欧北码头、乘车到白石镇中雁风景区。或在火车站(新南站)乘白象、柳市、乐清专线到白石镇中雁风景区。或在温州黄龙小区坐专线车直达白石镇中雁风景区。此外,乐清市区、柳市镇、北白象镇都有公交直达中雁风景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