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是怎么变得聪明的
标签:
杂谈 |
分类: 我的作品评介 |
微评论-读者正在看
石头是怎么变得聪明的
凌小元
陈启文《西部之路》(中篇小说)
《十月》2012年第6期头条首发
《小说月报》2013年中篇小说专号(1)选载
《作品与争鸣》2013年第1期选载
《芳草-小说月刊》(名刊小说)2013年第1期选介
《文学报》2013年4月4日“新作快评” 评介推荐
《广东中篇小说精选(2009-2013)》
(广东文学作品精选丛书)
2013年获《十月》创刊三十五周年最具影响力作品奖提名(1982-2013)
2015年获第二届林语堂文学奖(首届林语堂小说奖)
中篇小说《西部之路》(作者陈启文/插图孙文然)作为非文学行业的读者,我由衷地感到惊喜,在西部发展的主题下,陈先生有如此细腻而又准确的社会发现及传达!
如果说中篇小说就是讲故事,陈启文的《西部之路》无疑是个十分精彩的故事。作者深谙故事技巧,叙事弧线设计得十分完整、优美。按照“主要人物——困境——解决困境”的构架来看,该篇小说主要人物是石头,困境是指石头想要婆姨,解决困境无疑是说这个小说是悲剧。全篇人物精简不复杂,故事情节却是一环紧扣一环的精彩。
小说讲述了下面这样的一个故事。
乌蛮山是一个奇异的西部秘境,乌蛮山石牛寨是一个落后的山寨子,寨子里有一个憨厚老实的小伙子叫石头。只因为国家要给此地建一条二级公路,可能征用石头的果园,于是,原本憨厚老实的石头在这场征地风波中一步一步地变得“聪明”起来。
石头只想要个婆姨,婆姨得花大钱从贪婪下作的旺财手里买,他只能卖了果园里的梨才可能有钱,可是他的果园是被假公济私的亲叔村长调换过的孬果园,村长种植的恰是本应属于石头的优质果园。石头该如何才能得到婆姨呢?
作者至此阐述了主要人物遇到的危机,而转机是果园里的那两条白线。看了那两条白线,旺财要给石头带婆姨回来;看了那两条白线,村长想把石头的孬果园换回来。这两条白线如同作者镶嵌在这篇小说中的龙眼睛,光芒四射,灼了读者的眼睛。
这两条白线咋回事?设置了悬念,你急,作者不急。他又忙着介绍主人公石头的家庭去了,是啊,谁也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总得给人家一个家吧。家徒四壁的石头只有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娘,知儿莫若母的老娘也正盼着石头好娶个婆姨回来呢。
石头如何娶婆姨?好,作者再来给那两条白线揭谜了。于是,关键人物老姜登场了,他是乌蛮山二级公路指挥部的经理,决定着是否会征用石头的果园,是否会拿出大笔赔偿款。他既要为国家尽忠又想为果民谋利。至此,所有的人物到齐了。接下来就是这几个人物之间你争我斗的情节了,石头还为此聪明地在自家的果园里修了两座大坟呢。
主要人物是石头,危机是他想要婆姨,结果呢?结果可能:喜,花好月圆,石头娶了婆姨;悲,土崩瓦解,石头娶婆姨的念头遭到打击。作者给了我们一个悲剧。石头在这场征地风波中变“聪明”了,他说:“这村里想卖我的人不止一个人呢”。可惜聪明反被聪明误,他最终是鸡飞蛋打一场空。
当然,我们可以把这一切归罪于石头脑子有毛病,小说在结局中给了我们交待。作者在文中为石头的这个毛病可是埋下了不少伏笔呢,因为他总是抱着头,头发晕。也因为石头这个总是头晕的伏笔,作者不能在高潮处戛然而止,必须得给读者一个交待。作为读者的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一个哲理,那就是耍小聪明的人是要自食其果的,是没有好下场的。结局是石头脑子的毛病给治好了,他过起了正常人的生活,如同佛界里涅槃后的回归。一切尘埃落定,石头还能不能娶婆姨也无关重要。康德一生未娶,以哲学为妻,却拥有无数的哲学子孙,当然这是我的个人观点了。
但小说的功能不仅仅是讲故事,它的主要目的是揭露。看完这部小说,我想和文中的那个村长一样发出一声感概:石头,你有种,有种啊。
(转自凌小元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gouweibahua2008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