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关我小说评论的三本书

(2015-02-27 22:02:16)
标签:

存档

分享

分类: 我的作品评介

有关我小说评论的三本书

 

有关我小说评论的三本书

何同彬:《浮游的守夜人》

云南人民出版社2013-11-1

 

何同彬编著的《浮游的守夜人》是“80后”青年批评家何同彬撰写而成的批评文论集,整部书稿达20多万字,却并不会给人冗长、沉闷之感,而是为作者强有力的论辩过程、缜密严谨的逻辑思维以及科学辩证的语义表达所吸引。在书稿中,何同彬先生热切的对当下文学史进行了思维层面的思考,并就当下文学创作的历史意识症候做出关照。通读书稿便会发现作者清晰的懂得文本研究、作家作品一体研究及立足文学史研究对于文学批评的重要性,因此在整部书稿中,何同彬先生集中对当下文学创作领域热门的诗歌、散文、小说创作进行了细致深入的解析。

 

作者简介

何同彬,1981年3月2日生于河北沧州,后迁至山东德州。文学博士,目前为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讲师,江苏省作家协会《扬子江》评论编辑部主任。研究方向为中国当代文化文学思潮、当代诗歌。2004年开始发表评论作品,迄今已发表各类评论文字近百篇。2012年获聘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

 

总序 陈思和
自序 批评的敌意

永恒的谶言——佩索阿与我们的宿命

有奥斯维辛,世界仍然是美的——有感于赛弗尔特的《世界美如斯》

亡灵的声音与晚期的界限——欧阳江河浅议

忠实于我的时刻越来越“多”——对小海近期创作倾向的考察

存在之痒与哀歌之殇——黄梵和他的诗歌

思想者的诗学境遇:轻翼与重轭——李德武诗歌印象

“大地”的囚徒——陈家坪诗歌论

激情的自传——浅谈张羊羊的散文创作

生活的“温柔”与“暴虐”——苏阳小说浅议

小说家的私心与野心——由修白的小说想到的

疯癫的隐喻与梦魇——略谈《狂人日记》

我们应当如何爱国——重读《我爱这土地》

浮游的守夜人——从北岛《午夜之门》谈起

文明与野性的畸态和解——关于《狼图腾》的文化症候

溺水的童心——谈苏童新作《河岸》

《蛙》:太快,太多,太喧嚣

往昔的德性与我们的命运——读何士光《今生——经受与寻找》有感

跨越时代的荒诞挽歌——重温《安德烈的晚上》

知识者的倦怠之书——我看《春尽江南》

乡村“鬼魂”能否万古长存?——关于《凿空》

中国式“成长”的残酷——《十八岁出门远行》简析

面对人性焦虑困境的叩问——读黄梵《第十一诫》

复苏了的、缓慢的诗情——评陈启文中短篇小说集《洗脚》

批判现实主义者的当代命运——读安黎《时间的面孔》

物质的想象与现代主义的还魂记——关于董启章的《天工开物·栩栩如真》

庸常之痛——记曹寇短篇集《屋顶长的一棵树》

赞美成为文坛的一种灾难——看《朱雀》

革命者的可敬与可怜——谈周理农《被诅咒的诗人》

关于《独唱团》的“二重奏”

“中国文学现场”六则

“俗”的“解”与“结”——鹤坪《民乐同》读札

一种密不透风的美学——《钱规则》的“规则”

梦境的沉重与轻逸——关于《逆水年华》

勇敢的与怯懦的——胡焕胜短篇两则读札

一幅混杂的抽象画——《有光》有感

“病”的诗情与诗情的“病”——关于何晴的长篇小说《有病的情诗》

回到尼采的质问——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历史意识的症候

“历史是精神的蒙难” ——对当下文学史思维的思考

合法性质询的偏执与历史想象的呓语——解读旷新年《“当代文学”的建构与崩溃》

中间代:最后一面旗帜

全球化与文学地域主义的“他者”困境——以“西部文学”研究视野为例

后记

 

有关我小说评论的三本书
舒文治:《远游的开始》

湖南人民出版社2013-3-1

 

《远游的开始》主要内容包括:陷在形式的迷宫里——读残雪《突围表演》的难受;格非的《唿哨》要唤醒什么——兼为先锋小说一辩;在边缘活着——从《边缘》、《活着》考察先锋小说对生存境态的一种演述;《废都》里的熵定律;图式·客体·反讽——《谋杀》的三面困局;难言的痛苦和思想的荒原——韩少功转型期创作散论;在马桥扯谈——与友人关于《马桥词典》的简单对话等。

 

目录

心灵之门(代序) 韩少功

陷在形式的迷宫里——读残雪《突围表演》的难受/001

格非的《唿哨》要唤醒什么——兼为先锋小说一辩/007

在边缘活着——从《边缘》、《活着》考察先锋小说对生存境态的一种演述/019

《废都》里的熵定律/030

图式·客体·反讽——《谋杀》的三面困局/051

难言的痛苦和思想的荒原——韩少功转型期创作散论/063

在马桥扯谈——与友人关于《马桥词典》的简单对话/082

正在消失又不断浮现的梦之书——《哈扎尔辞典》索读/088

在仰观深察的叙事里展开诸多纵深探究——韩少功长篇新作《日夜书》阅读札记/103

波峰浪谷归于心海——20世纪文学随想的个人备忘录/119

奇诡玄巧源于道——新武侠小说生成的文化渊源/132

剑指何方削了谁——由余华的《鲜血梅花》想到武侠小说的解构/l39

正义声音在人性深处的不绝回响——从《法网天下》的主题声部展开说起/154

侦破推理小说的现代求变——以《魂断苍穹》和《莽林怪客》为例/161

滋润与保养我们的喉咙/169

气喘吁吁的道德观察/176

记忆会像墓碑一样生苔/194

纠结湖南多是痛——从几件让郭嵩焘揪心的家乡人事想到的/198

两千年后滩声/233

张谷英的叹息/238

雅典娜的诞生或秦淮歌女的吟唱/243

神性和妓性的选择——一则关于现代诗歌向度的通信/252

“我们”的命运——对一个民间文学社的回看/259

闻韶,哪里能读到你的天堂诗/268

湖乡生存状态及文化积淀的意象呈现——略论陈启文的《仿佛有风》/272

城市的撕裂和土地的复活——陈启文小说创作中的两个母题分析/279

梦幻丛生的写作可以漫游多远——对沈念创作的期待/290

折芳馨兮遗所思——张灵均散文印象/296

美学岳阳沛然辞赋——段华《大美楼岛湖》阅读印象/299

“转圈”的意义之旅——对现代喜剧《赵乡长转圈》的一点理解/306

坚守“人民美学”的表现立场和心灵通道——关于现代花鼓戏《平民领袖》的几点思考/314

官场显像管里的浮世绘——从《财税入库》说到官场小说/322

血管如何链接根系——潘绍东小说创作的一些联想/330

一个人玩的“微博”(后记)/335

 

有关我小说评论的三本书

北乔:《约会小说》

文化艺术出版社2014-7-1

 

《约会小说》主要汇集了文学评论家和美术评论家北乔对当代文学的评论文章数十篇,涉及鲁迅、萧红、苏童、贾平凹、曹文轩、迟子建等作家的的长篇、中篇和短篇等小说作品。本书是研究当代文学特别是了解中国当代小说发展现状的窗口,也展示出北乔的当代小说立场和批判。

 

作者介绍

1968年生于江苏东台三仓乡,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1996年初开始创作,心写小说散文,眼观作家作品。在《红岩》、《芙蓉》、《解放军文艺》和《当代作家评论》等发表小说、散文和文学评论200余万字,有30多篇作品被选载或入选各类文集。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当兵》、长篇散文《营区词语》、文学评论集《103后花园》等6部。作品曾获第十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小说、散文和文学评论先后6次获武警文艺奖。现居北京。

 

目录

长篇广场

曹文轩《红瓦》、《草房子》:成长的风景

黄国荣《乡谣》:乡村歌谣

裘山山《我在天堂等你》:来自天堂的声音

张  炜《外省书》:《外省书》,内省书

项小米《英雄无语》:英雄,一地碎片

刘震云《一腔废话》:废话、梦呓与理想

李  洱《花腔》:《花腔》中的花腔

艾  伟《越野赛跑》:一场不知道通往何处的越野赛跑

贾平凹《病相报告》:苦难中的爱之舞

苏  童《蛇为什么会飞》:走进边缘人物的世界

曹文轩《细米》:踏上回家的旅程

阎欣宁《来复线》:人性化的英雄叙事

胡海洋《祖》:狂欢话语式的苦难叙事

谭仲池《土地》:男性成长叙事的新视野

徐贵祥《马上天下》:战争叙事的极致美学

谭仲池、彭海燕《雷锋》:回到现实情境的英雄叙事

 

中短篇花园

残  雪《阴谋之网》:失落的寻找

叶广芩《猴子村长》:尊重生命和生命的情感

陈希我《又见小芳》:欲望图景中的本真碎片

钟晶晶《空坟》:回到历史和民间的现场

陈启文《太平土》:遭遇阉割的生命激情

迟子建《第三地晚餐》:诗意的温暖与疼痛

王坤红《新自由小姐》:浮华之下的虚脱

王  凯《时间的河流》:军人成长的文化质感

鲁  迅《阿Q正传》:作为闯入者的阿Q

萧  红《生死场》:书写巨大的隐喻

徐  坤《地球好身影》:叙述狂欢中严肃的现实批判

刘醒龙《黑夜守望》:人性的温暖在乡村伦理中绵延

刘永涛《我们的秘密》:在生活丛林中寻找力点

曾  皓《寻找玻璃做的女人》:寻找,人生的姿势

毕飞字《唱西皮二簧的一朵》:讲出故事的精彩

裘山山《事出有因》:话语权在生活中的角色

张枚同、程琪《拉骆驼的女人》:平实的诗性与力量

傅昌尧《暸亮的喷嚏》:底层人物的人性变异

李培俊《保姆的故事》:以小见大的力量

赵  新《妯娌之间》:一切尽在叙述中

侯发山《年关》:苍白的血性

王培静《幸福的感觉》:幸福的秘密

邵孤城《山水一家亲》:活在乡村的伦理中

王培静《留言条》:留言条的话语

凌鼎年《菖蒲之死》:平实而充盈的叙述

文清丽《机翼上的雨点》:一切因闯入者而起

贺  鹏《无助》:两种态势的无助

秦  俑《一条红丝巾》:爱情与亲情的对抗

陈永林《戒指》:结构的力量

鼎  年《狼来了》:朴素平实之中的意味

他和她的风景

丁  玲:执著地言说女性成长

沈从文:一切缘于成长的映射

冰  心:意味深长的起航

阎欣宁:军旅文学的浪漫骑士

傅爱毛:以身体伦理和爱情风景抵达底层叙事

朱山坡:照亮乡村日常生活的隐秘纹理

周瑄璞:从粗粝的现实抵达纤细的心灵

深度挖掘爱情叙事的张力

宋新华:以平民意识接近文学

金  波:自由来往于两极之间

岁月有痕

2007年度军旅短篇小说:保持前行的姿势

2007年度军旅中篇小说:在继承与重建中蓄势待发

2010年度短篇小说: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2012年度中篇小说:以平实的叙述挺进生活内部

强烈的现实感与丰厚的人文关怀

枪之话语

 

后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