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学自信源于培养机制

(2013-08-13 20:10:44)
标签:

东莞时报

李立

文讯

分类: 我的阅读记录

文学自信源于培养机制

——从长安文学奖透视长安文学现象

东莞时报记者 李立 

来源:东莞时间网-东莞时报 2013年8月6日

 

刚刚出炉的2013年上半年东莞各镇街GDP报告中显示,长安镇的GDP增速达到16.2%,超过全市9.2%的指标7个百分点。作为东莞的经济重镇,长安在东莞的经济发展中,一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如果文学领域也有一个GDP数值的话,这两年,长安文学的增速无疑是排在东莞首位的,长安文学所取得的成绩,为东莞文学“GDP”总量的增长贡献了重要力量:在东莞各大文学评奖中,长安作家总是能交出亮眼的成绩单;在国内各大文学刊物上,也总有长安作家的名字出现。

8月4日,由东莞作协长安分会、《长安文学》编辑部主办的首届长安文学奖颁出,这是一种嘉奖,同时也是一种总结,通过奖项的评选可以梳理出长安文学发展至今的脉络;这同样是一种鼓励,遵循着“一本杂志、一个论坛、一个文学奖、一个作家群、一批精品作品”的发展思路,长安文学的能量与自信正一点点显现出来。

正如《十月》杂志副主编宁肯所言:在长安,前沿的经济和前沿的文化两者同步发展,这在国内具有样本价值,这也是长安文学未来让人充满信心的地方。

 

依托杂志平台设立的文学奖

 

“这个奖项因为评奖单位是一个乡镇级政府的文学刊物,这更加让人珍惜,因为它的范围小,所以更加文学,更加纯粹。”天涯杂志编辑,知名作家赵瑜用这样一句话表达了他获得首届长安文学奖的心情:“我觉得这是一次气味相投的获奖经历。”

赵瑜的话语中透露了一个重要的信息,长安文学奖的诞生与设置,是和《长安文学》杂志密切相关的。这本创办于2005年的文学内刊,是长安文学向外延伸的重要桥梁。

长安文学奖是一朵双生花:长安文学双年奖是奖掖长安本土作者,参选的作品是长安作者过去两年在省级以上文学刊物上发表过的作品;《长安杂志》文学奖的评奖范围则是在《长安文学》发表过的作品,对于作者没有身份和地域的要求。两个奖项在设置上也稍有差异:长安文学双年奖有长篇小说奖,《长安文学》杂志奖则多了评论奖。

长安文学奖在设置上所呈现出的双螺旋轨迹,根本基因源自于《长安文学》杂志。《长安文学》作为本土作者的重要阵地,大部分长安的作者都是从这里出道,一步步被文学界接受并认识。

同时,《长安文学》又是本土作者和外界进行交流、对话的一个平台,《长安文学》从创办之初,其中的重头栏目就向国内名家约稿,这使得《长安文学》保持着较高的文学品味和水准。本土作品和名家名作的直接对比,也刺激了长安作者的创作欲望,让他们找准文学上前行的方向。

河南省作协副主席、《散文选刊》杂志执行主编乔叶说,《长安文学》她每期必读:“因为它的发稿质量在那里放着,让我对它非常有期待。这绝不是一本乡镇级的刊物,以我的阅读来判断,它和一些省级文学刊物的质量相比都毫不逊色。”在选刊界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一般不会在没有刊号的内刊直接选摘文章,今年,《散文选刊》却在《长安文学》摘选了詹谷丰的新作,并以头条发出。

“从《长安文学》我们可以发现,长安文学的氛围比较干净,《长安文学》保持着文学的纯粹性,成为了长安很有价值的文学品牌。”曾在长安担任过作协会长的一级作家方舟说。

为了保持文学评奖的纯粹性,长安文学奖邀请了《花城》杂志社主编田瑛和中山大学博士生导师谢有顺作为评委。评委会还包括东莞市作家协会主席詹谷丰,长安四季论坛的主持人陈启文,长安作协分会会长邹萍,他们对于长安文学的熟知和了解,确保了长安文学奖项评选的科学性。

“一个文学奖项是否有含金量,要看获奖者时谁,长安文学奖是依托《长安文学》杂志举办的奖项,这次的获奖名单中有乔叶、赵瑜、祝勇这样的名家,这样的文学奖是有说服力的。”詹谷丰评价道。

作为著名的文学评论家,谢有顺参加过多次和东莞有关的文学评奖,他特意提到东莞的文学版图中,长安文学占据了半壁江山。“每次都颇有感慨,在中国一个地级市的文学氛围这么浓厚,文学作品这么多,文学水准这么整齐,是十分少见的。”谢有顺说,此次东莞本地获奖作者的作品水准不容小觑,作者的水准达到了在全国性对话的水准。

 

以人为本的文学培养体系

 

许多外地来往长安的作家,提起长安文学,率先想到的大多是和长安文学有关的几个人;聊起与长安文学现象有关的话题,切入点也通常是长安的作家群体,这个群体中既有知名作家,又有还在摸索阶段的文学新人。

赵瑜形容他对长安文学的印象时,同样提到了几位作家:“我对长安的印象停留在几个人身上。比如有才华的塞壬落根在这里,不愿意离开。比如邹萍女士带我们去喝的普洱茶,那茶的味道久久不去,如同音乐。比如陈启文兄在这里做的文学论坛,让我对这个小镇有各种好感。”

赵瑜所说的文学论坛名为四季论坛,四季论坛邀请长安作家陈启文策划和主持,每一次,作者们先把一季度内创作的作品提交给陈启文,他进行阅读筛选,提出修改意见。之后,论坛会邀请两家国内知名文学期刊的编辑前来,请他们一起参与评审和讨论。每次研讨会都要开一天,讨论时,无论陈启文还是受邀的编辑,都会直接提出批评意见。“缺点讲得多,夸赞的话讲得少。”邹萍说。

“我们的文学论坛不谈理论,就是谈创作瓶颈问题如何突破。论坛的目的就是要大家知道我们的病在哪里。我们四季论坛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就是举办20次论坛,今天是第十次论坛,这个会议室租金要9000块,大家能坐在这里讨论文学,可以说每一分钟都是黄金时间。”在四季论坛上,陈启文是最认真的一个人,甚至在一些细节上他都会做出要求:他会提醒作者在被老师点评时,要起立让编辑认识一下等等。

“整个长安文学通过四季论坛得到了很大的进步,重要的是我们通过论坛证明了作家是可以培养出来的,尽管文学天赋很重要,但勤奋更加重要。论坛开办之前,我们的作家想上一个省级刊物都很难,现在长安文学已经不满足于省级刊物了。接下来四季论坛还会照顾一下我们正在起步的作家,在论坛安排上进行一些调整。”陈启文说。

莫华杰是陈启文在论坛上经常提到的一位青年作家,“他这两年进步很快,接下来会在《花城》发表作品,明年我们将看到莫华杰的崛起,他会反超我们长安百分之九十的作家,”这是陈启文对莫华杰的评价。从一个最初痴迷于网络小说的业余作者,到今年获得东莞最高文学奖项荷花文学奖,莫华杰在文学之路上的成长,佐证了长安文学的整体氛围在人才培养上所发挥的作用。

莫华杰将陈启文称为恩师,谈到自己文学上的提升,他说:“每次论坛上恩师推荐的八部作品,我一定全部都细读一遍,因为大家都在学习阶段,每个人的写作水平都差不多,会遇到很多瓶颈。读了别人的作品,有时我会发现他和我以前的写法一样,现在的我已经不这么写了;有时会去思考他们这样写比我写得好,差距在哪里,再加上编辑老师的意见,带着这些问题,回去后会进行反思。”

“以前我只会写些带色情的网络小说,现在我可以站在台面上理直气壮地说自己是一个写作者了。”莫华杰的言语之间,已经流露出了一丝作家的自信。

“现在长安至少有二十个左右的作者可以达到在全国公开出版的纯文学期刊发表作品的水准,其中又有十多人堪称是我们长安文学的中坚力量,已达到了在全国的大刊、名刊上发表的水准,甚至有为长安摘得国家级奖项的实力。此外,我们还拥有一支人数更多、来势不错的后备力量。”陈启文说。

这样一种模式有点像工作室,也有点像工坊,文学面前,没有限制,大家平等地在实践中不断淬炼,不断锻造。难得的是,在这样一种机制下涌现的长安作家保持着文学创作的多样性,不同的身份地位、不同的年龄又让他们的题材不局限于现实,有人将视野对准社会事件,有人努力发掘乡土题材,有人则致力于哲学层面的东西。

对于长安文学现象,谢有顺概括到:“写作本身是一件很个人的事,但这个时代,交流的平台同样重要。来到长安,会有很大的感慨,文化和文学的管理者乐于提供这样一个平台,《长安文学》、文学论坛和领导的重视这都是平台的组成部分。对年轻作者来说,不要忽视平台对成长的重要性,每个作者的成长都是一个合力的过程,个人和平台的很好结合,成为了长安文学留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