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命脉》:一部悲欣交集的江河长卷

(2013-08-10 16:50:10)
标签:

存档

分类: 我的作品评介

《文学界》评论版

视点:关注《命脉——中国水利调查》

 

《命脉》:一部悲欣交集的江河长卷

《命脉》:一部悲欣交集的江河长卷

 

【编者按】

 

长篇报告文学《命脉——中国水利调查》是湘籍著名作家陈启文继《共和国粮食报告》之后推出的又一部“共和国国情系列”长篇报告文学力作。

水是农业的命脉,也是国之命脉,家之命脉,一切生命之命脉。每一条河流,无不是历史长河,无不是从漫长的岁月中一路流来,岁月幽深而江河不绝,世间有一种亘古未变又变幻莫测的事物,就是水。它经历生,也穿越死,贯穿了人类的全部历史,控制了所有的生命形态。一个民族的繁衍生存或动荡不安无一不与河流有关。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水的滋养与繁衍,逐渐形成了一个个血缘聚集的群落,一个个自成体系的人文圈,这些多元的、复杂而斑斓的流域文明,又在江河汇流的冲突、碰撞和交融中,最终汇聚为水乳交融、浑然一体的大中华文明系统。而人类对水灾和旱灾的不屈抗争,又让中华民族始终保持着异常坚忍、顽强而旺盛的生命力。

作者历经数年,奔波于江湖,上下以求索,一路追寻司马迁、郦道元、徐霞客等先代的足迹,以中国七大江河水系为线索,追溯以黄河、长江为主流的大中华水系源流,又以大量翔实的采访笔录、口述故事、个案剖析,通过一条条江河、一次次灾难、一个个代表性的水利工程和一个个刻骨铭心的细节与片段,在沧桑变迁中徐徐展开一部悲欣交集、血泪交织而又波澜壮阔的江河长卷,抒写了一部中国治水史诗。作者既描写了都江堰等中国古代经典水利工程,更着重描写了共和国六十多年历史上的水利建设和重点水利工程。作者没有刻意回避那些深深植入水利工程的悲剧因素以及留下的无数隐患与后患,充满了惊悚和警示。对当下中国越来越严峻的水危机,本书也有真实而震撼的揭示。

从水利与文学的意义看,这是一部填补空白之作。本书的价值,不止是有助于读者对中国水利的了解,以水为鉴,也是了解当代中国沧桑巨变的一扇非常重要的窗口。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并非单纯站在人类立场上看水利,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对自我的认知、对生命的追问。河流也是有生命的,甚至有着强烈的生命意志。只有通过河流,人类才能接近生命与存在的真相。据此,作者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人类能否在江湖之上重建一个新的价值世界?应该说,这是作者以报告文学的方式为中国水利作出了一份厚重而又诚实的报告。迄今,关于个别河流或局部流域水利问题的文学作品虽已有一些,但以抵达现场、独立调查的方式,对中国七大江河水系做出如此完整的全方位阐述,还是第一部。

该书出版后引起了评论界的高度关注,本刊集中推出李朝全、丁晓原、章罗生等三位著名报告文学评论家对这部作品的深度解读,同时刊发作者的创作谈,以飨读者。

——编者

(本辑责任编辑:纪红建)


 

 

附:《文学界·文学风》20137月号目录

 

文学名家讲坛

谈谈小说中的作者形象问题/李建军

 

 

 

湘军三俊评介小辑

一个追求崇高的严肃写作/魏建军

 大地歌者或乡村游吟诗人/徐刚

叙事的品格与挑战/远人

 

《命脉——中国水利调查》评论小辑

我们将来喝什么/李朝全

一个人的宏大水利叙事/丁晓原

一部庄严虔敬超凡脱俗的创新力作/章罗生

谁也不能违江河的意志/陈启文

                                       

 

诗与歌:抛荒物资时代的心灵植被/胡勇平

 

 

裂缝/蒲钰

隐喻,人性的强大与悲壮/蒲海燕 

 

 

湘西之美和生命之痛/杨玉梅

坚守·创新·超越/

透视伟大人格的窗口/邹理

宁静的香樟树/傅异星  胡良桂

英雄叙事的重建与写作伦理的阐扬/周徐

                             

 

三个莺莺/赵荔红 

                                           

 

小市民的生存智慧和尴尬/聂茂等                       

 

读者来信选登

薛卫民

 

 

袁绍明书法作品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