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花》首发:谁能改写历史

(2012-12-11 18:58:29)
标签:

存档

分类: 我的散文随笔

《山花》首发

谁能改写历史

《山花》首发:谁能改写历史

看《山花》(2012年第12期)

(原载《贵州都市报》2012年12月7日,作者白地。)

 

    人的欲望总是那么无穷无尽,表现形式更是花样百出;欲望是人自身产生出来的,却又常常把人玩弄于股掌之间。生活在当下这个时代,欲望几乎是一个无可回避的叙事主题。本期头条是季栋梁的《佛裸蒙》,继续讲述着既是官场也是世俗的欲望故事。围绕云水市梅园周边土地的开发权,曾经的一对冤家:市长史国与曾为副省长保姆的郑小雁通过情色而联结在一起,当开发权尘埃落定,郑小雁却从市长的生活中消失了。说到底,一切不过是郑小雁的精心谋划,更为可悲的是,连欲望都不是原生而是在催情药物的作用下激发出来的,如某人曾在诗中写过,“连二手玫瑰都是假的”。故事通过人物的内心活动呈现,叙事流畅;媚术施展中的情调,似乎为史国寻找了一个纵情的借口,实际只不过再次映证了现代人的“空心” 状态。至于“佛裸蒙”的含义,还是让小说自身来阐释比较好。

    津子围的《老霍丢了》虽然格局不大,但故事模式却颇近于科塔萨尔的《南方高速公路》。老霍的短暂失踪,为小说中的人物展现自己面目提供了一个机会,故事虽小,倒也不乏讽刺意味。莫大可的《来去无痕》淡到几乎没有故事,日常生活破碎琐屑而平庸,却讲述了生命痕迹被抹去的淡淡的哀伤。宁以安年龄不大,却在《京腔》中表现了似乎与年龄有些不相符的人世的沧桑,以无趣的生活情景呈现了一种难得的情韵。

    纪尘的长篇纪行“爱与寂寞”在本期奉献出来的是记录俄罗斯之行的《不要去西伯利亚》。连续读了她的前几篇纪行文章后,自认为对她的文字风格已有把握。此文却在一开篇就带给人一种讶异:先是散文诗的语式及其中如同西伯利亚的风般狂卷而来的激情,然后是接连出现的感叹号,似乎不如此就不能体现广袤的西伯利亚原野的孤独和寂寞。也许俄罗斯文学的精神对中国的影响太深,每次提到俄罗斯这个词,脑际几乎是情不自禁地涌现出一系列不同的对立的词汇:阴郁、阳光;粗俗、高贵;冷漠、温暖;粗鲁、温柔……既极端又博大,涌动着一种钝重的活力,更奇异的是它们居然如同双生体一样自然和谐!这些在她的散文中不仅是通过风景,更是通过风景中的人及其历史、现实生活而得以呈现。

    陈启文的《谁能改写历史》表面是通过黄河第一座铁桥来回忆一段历史,实际则是要借历史实现对现实的追问,让历史成为映射现实的证据。行文不雄辩、不激情,甚至也不浑厚,但结尾小小的对比却有一种冷峻的忧思。

    阎连科是当下创作势头正健的作家,同时也许因为身在大学,更多了一些对文学问题的思考并以此作为撕开自己的困惑的方式。杜昆的《论阎连科的文学观》通过对阎连科的论文、访谈、文学随笔及评论界的批评的分析,从“怎么写”、“写什么”、“为什么写”几个方面,梳理出阎连科的文学观的生成,也为我们理解阎连科比较极端的写作风格提供了一个角度。

 

山花2012年第12期(总第517期)目录

 

小说窗

季栋梁→ 佛裸蒙(中篇)

津子围→ 老霍丢了

莫大可→ 来去无痕

谢方儿→ 如梦令

七零后VS八零后

杨凤喜→ 乌鸡

宁以安→ 京腔

散文随笔

纪尘→ 不要去西伯利亚

——爱与寂寞·俄罗斯篇

陈启文→ 谁能改写历史

诗人自选

潘维→ 这些日子,我忙于虚度光阴(外五首)

泉子→ 任何一种消失都是微不足道(外六首)

江离→ 南歌子(外五首)

方石英→ 稻草人(外四首)

飞廉→ 微雪,读《黄仲则传》(外三首)

作家评论

杜昆→ 论阎连科的文学观

视觉人文

冯博→ 旧梦的寻拾

——关于贾鹃丽的油画艺术

李宜斐 贾鹃丽→ 访谈:绘画的粘性

翟惠民→ 我为什么画画?

柯文辉→ 翟惠民九十写童心

总目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