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核决定人品
(2011-03-07 11:06:03)
标签:
文化 |
都市早茶
想不到总是将信用挂在嘴上的阿里巴巴也出事了,因为涉嫌欺诈,以至于马云要将手下的高管给撤了。看来马云也不过如此。
不了解阿里巴巴内部的运作,不过,既然不少内部人士在供货商欺诈问题上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条件,那么可见阿里巴巴的机制上,确确实实为这些不良行为开了后门。炒掉几个人容易,不在制度上查漏补缺,问题终究还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
有一次进小区门,看到一老伯和保安吵架,很感兴趣,于是停下来看热闹。众所周知的原因,现代化的小区都如同集中营一般,铁网包围,出入靠门禁卡。偏偏此老伯没带门禁卡,让保安帮着开电子门,保安不愿意,老伯也没有列宁的胸怀,于是一场争执不可避免。在两人的这场言语攻防战中,老伯的攻势凌厉,不断强调自己是交了管理费的,小保安要靠他养活,保安同志很不服气,但是性格木讷了点,说话不流利,虽然有理,但是在气势上就输了很多。
很多人都认为保安同志犯不着为了这点事,去和住户怄气,可是在保安看来,既然自己穿上了保安的制服,那么能不能按照保安的岗位要求完成工作任务,却是证明自己存在价值的手段,放过一个人容易,让自己形同虚设,心里接受不了。
美国的津巴多教授,在40年前做了一个模拟监狱的实验,这个实验是如此有名,在40年后,津巴多先生依然靠这个实验写书、做节目。在实验中,一群好人就因为角色扮演的缘故,而最终成了暴虐的狱卒。津巴多写道,以往心理学总是强调个人的特质,如性格、基因等因素,而这个实验却充分说明,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环境的影响,为什么会有纳粹屠杀?战争中为什么会有大屠杀?为什么会有虐囚事件?都是因为情境的力量。
“情境”,无论是对保安所在的物管公司,还是对阿里巴巴公司而言,指的都是其内部的考核制度,有什么样的考核制度,员工就会有什么样的表现。
忽然想起一句话来,什么样的制度是好制度——那就是让坏人天天做好事的制度。(李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