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尊严地活着
(2011-02-17 17:05:59)
标签:
人情熟人社会尊严文化 |
虽然最后在反对之中,长辈并没有通过这种方法来“寄送”包裹,但是却仍然没有解开心中的疑问,在市场经济已经很发达的今天,用这种费力费事的方法来寄东西,有什么必要呢?
但是经过一番探究,却发现,这件事并不这么简单。
长辈所在的地方是一个山区县城,县城人口不多,数万人而已,所以走在大街上,总能碰到相识的人,是一个典型的中国传统“熟人社会”。
而在这样的一个“熟人社会”中生活,人际关系显得格外重要,衡量一个人的社交能力的重要标准,就是能不能托人办事。对于要寄包裹的长辈而言,通过寻人委托的方式,一方面可以联络“熟人们”,增进感情,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找到能帮忙的人,展现自己的交往能力,所以在他看来,通过市场经济的方式,雇请快递或邮局帮忙寄包裹,不为也。
在这个“熟人社会”里,人情往来很热闹。每逢有人家办婚庆喜事,喝酒总是要去的,红包也是必备的,而且红包里的真金白银数目不能少——每次几百元的支出,对当地并不富裕的人们而言,其实是一种较重的负担,不过,主人家收下红包后,得记下送红包的人名及数目,将来对方办事的时候,好如数奉还。
有人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发现经济发达的地区,这种人情礼金的支出无论是绝对数还是占收入比例都较小,反而是贫穷地区,这种支出更大,他将之称为不发达地区的民间金融借贷行为。
县城里发生了一件被称为传奇的事情。传奇的主角——一个年轻人,原本在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进了县城所在市的一家大型国有垄断企业工作,被当地人称之为拿到了“钻石饭碗”,可是这名年轻人却在不久之后就辞职不干,去了上海做了一名普通的小白领,收入和生活水准陡降。可是在他看来,这却没什么了不起,因为他不愿意在一个办什么事都要求人走关系的环境中待下去,他要“有尊严地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