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稿人看文章如何进行大修
(2011-12-26 10:18:17)
标签:
杂谈 |
分类: 萝卜日记 |
我是一个IEEE Transactions
期刊和一个Elsevier期刊的审稿人,已经审理了将近10篇论文。最近审了一篇特别的稿件,之所以说它特别是因为它可以做反面教材了。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先前我已经审过了这篇文章,这次是重审了。是个台湾人写的,英文比较poor,还存在技术性错误,创新点不够突出,在这种情况下,我给了他一个再审的机会,我给你提出了很多技术、表达、文章组织方面的问题和建议。Associate
editor 认为我的意见最有价值,于是就送回我这了。 还要求作者: "I suggest to revise and
resubmit the paper by addressing the comments of the reviews with
particular attention to reviewer 2", Review
2就是我。可我的几个最为关键的建议,作者没有修改,比如我让他添一个Section系统地演示他的方法,他的回答是:添加一个章节会使文章篇幅变长,而这与Reviewer
4所建议的压缩篇幅相抵触。我看了一下Reviewer 4的建议,发现很短,没有说到关键,并且对作者有利。
再比如我期望他能给出控制算法,他的回答大致意思,别人发表的相类似的文章中虽然给出了算法,但是没有证明正确性,而他证明自己算法的正确性,所以再给出算法就是多余的。等等。
他回复编辑和审稿人的信,一句致谢都没有。
由这件事,谈谈我的几点感受与建议,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特别是稿件要求大修重审的。
1. 对于审稿人的建议一定要礼貌地回答,至少给人感觉要真诚,千万不能给审稿人一个滑头的印象,不能避重就轻,所有的问题都要认真回复。
2. 虽然几个审稿人都不会知道彼此是谁,学术地位如何。但在审理你的稿件的时候都是平等的。千万不要利用他们之间的意见的不一致,引用一个审稿人的观点反驳另一个审稿人的观点,特别是引用对你有利意见来对付对你不利意见,这会让人很反感的。
3. 对你不利的意见在所难免,本身你的文章就不可能十全十美。回答不利的意见,一定要有分度,不能有较真和抵触的想法。我本人的做法是,先肯定这个不利的意见,实在没法做到的话,应该指出近期或者今后的工作中,会考虑遵循这一建议,提高我们的研究。
4. 无论如何都需要对编辑和审稿人致谢。特别是审稿人们都是无偿的,而且他们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挺辛苦得。拿我来说,我自己也是忙着修改自己的论文,真是抽时间来给别人审稿的。所以对编辑和审稿人致谢是一种最起码的礼仪,不要吝啬你的谢意,因为别人为你付出了劳动。
5. 不要认为学术的东西无需考虑审稿人情绪的问题,或者认为外国的审稿人不在意。我认为这样想肯定是个错误。
这位台湾同胞的文章的内容和表达,均可以认为是处在“拉一拉就上,推一推就下”的境地。这时候再犯了上述的问题,你说该不该"拉一拉"?
他回复编辑和审稿人的信,一句致谢都没有。
由这件事,谈谈我的几点感受与建议,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特别是稿件要求大修重审的。
1. 对于审稿人的建议一定要礼貌地回答,至少给人感觉要真诚,千万不能给审稿人一个滑头的印象,不能避重就轻,所有的问题都要认真回复。
2. 虽然几个审稿人都不会知道彼此是谁,学术地位如何。但在审理你的稿件的时候都是平等的。千万不要利用他们之间的意见的不一致,引用一个审稿人的观点反驳另一个审稿人的观点,特别是引用对你有利意见来对付对你不利意见,这会让人很反感的。
3. 对你不利的意见在所难免,本身你的文章就不可能十全十美。回答不利的意见,一定要有分度,不能有较真和抵触的想法。我本人的做法是,先肯定这个不利的意见,实在没法做到的话,应该指出近期或者今后的工作中,会考虑遵循这一建议,提高我们的研究。
4. 无论如何都需要对编辑和审稿人致谢。特别是审稿人们都是无偿的,而且他们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挺辛苦得。拿我来说,我自己也是忙着修改自己的论文,真是抽时间来给别人审稿的。所以对编辑和审稿人致谢是一种最起码的礼仪,不要吝啬你的谢意,因为别人为你付出了劳动。
5. 不要认为学术的东西无需考虑审稿人情绪的问题,或者认为外国的审稿人不在意。我认为这样想肯定是个错误。
这位台湾同胞的文章的内容和表达,均可以认为是处在“拉一拉就上,推一推就下”的境地。这时候再犯了上述的问题,你说该不该"拉一拉"?
前一篇:我们要在安静中不慌不忙的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