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巷,峥嵘之地名满天下

标签:
无锡荣巷铮嵘之地名满天下历史文化街推介会旅游 |
分类: 古韵词赋 |
荣巷,峥嵘之地名满天下
——无锡荣巷历史文化街推介会举行
作者:姑苏沧浪
二〇一二年四月十一日
以“为天下布芳香”宗旨而建的梅园顶端的石磨,似乎还在吱吱呀呀的叙说着荣巷的繁华;湖面上唉乃的桨声和船娘幽幽的催眠曲,传诵的是水乡的宁静;蠡湖上飘扬的柳絮,诉说着范大夫和那江南美人的缠绵;号称天下第二的山泉,流动的是山的霸气和水的清灵。北倚龙山的荣巷老街,在无锡大规模的老城拆迁中再度受“宠”。在这条屋旧檐漏的老巷里,深烙着中国民族工业先驱留下的足迹。隐世多年的荣巷,如今在无锡大规模的老城保护规划中拭去尘埃,呈现出璨然的历史映像。
一个以“荣氏故里”为主题的荣巷历史街区,显现出昔日荣巷古镇的风貌。从荣巷历史文化街推介会得知,规划的荣巷历史街区面积为43公顷,其中,历史街区核心保护区用地面积8.4公顷。荣巷历史街区保护修复工程规划面积为37万平方米,总投资约33亿。荣巷历史街区保护了街巷格局、民居风貌、生活气息,以充分体现荣巷历史街区以荣氏家族为主要代表的三大文化主题:善文化、住文化、商文化。
在笔者从小的记忆中,“荣巷”就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地名。在当时的无锡西郊,荣巷是一个响亮而极其具有标志性的地名,“到荣巷上去”就意味着赶集,犹如现在出门逛街。当无锡城市建设不断改变着老城面孔的时候,荣巷一些过去岁月的痕迹,如今却能奇迹般地保存了下来。在现代化建设飞速发展的激流中,荣巷古镇隐没在无锡西郊边地,只是默默地维持着旧貌,朴素中展现沧桑,“孤芳自赏”般地在岁月的侵蚀中任其自然。
与其它江南水乡古镇风格不同,荣巷的街镇建筑解放前有“虎”形之说,老街横贯民居区,为东西中轴。沿街店面则三四间一组,组组伸出,整体呈“锯齿”状,不像通衢大街般齐整。其两侧民居辐集,有157组历史建筑,分东西浜,以小弄内通,“盘根错节”地杂绕其间,营造“弄断疑无路,折转又一景”的独特格局,其内敛含蓄的纯朴又神秘氛围令人不由得探足一览究竟。
荣巷的民居建筑大多保存完好。有平屋,两层、三层楼屋,有传统的硬山顶平房,也有回楼、过桥楼、洋楼。大多采用外墙西式清水砖砌,内部采用传统木质结构,前廊后园,几造进深,有江南民居所特有的砖雕门楼。门楼上的题刻反映了当时的荣氏文化理念,如“仁亲为宝”、“厚德载福”、“知足常乐”、“和气致祥”、“光前裕后”、“孝友传家”、“进德修业”等。这些建筑群中不仅有大量的豪宅民居,还有祠堂、学校、商店、酒肆、茶馆、当铺、药铺、钱庄、图书馆、救熄会、医院等,形态各异,非常壮观。这不仅是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发祥地的重要历史见证,也是学术界研究我国近代建筑艺术难得的实物资料。也许,荣巷深厚的工商文化底蕴铸就了它不同一般的建筑风格,这是它区别于江南一般小桥流水人家田园式小镇的独特个性和味道吧。
无锡荣巷历史文化街推介会宣告古老的荣巷,将带着特有的人文气息再一次“走出深闺”,期待人们更好地“雕琢”这块被遗忘在城市与乡村结合处的“璞玉”。我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荣巷古镇一定会古韵长存,重展昔日江南名镇的风采!(作者:姑苏沧浪)
制作:姑苏沧浪
——“三·八”妇女节咏怀
——“三·八”妇女节咏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