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百科探秘》灭蝗功臣——粉红椋鸟

(2010-07-28 09:20:17)
标签:

粉红椋鸟

蝗虫

蝗灾

新疆

杂谈

分类: 央视节目

http://s4/bmiddle/4b7eb7d2t8c68b5bf9b63&690

        主持人: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收看今天的节目,先给大家看一看这是什么东西,我现在拿的全是昆虫的标本。咱们以前说的是让蝗虫越多越好,今天咱们说一说,怎么让蝗虫越少越好,来为大家介绍一下两位嘉宾。这位就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治蝗灭鼠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穆晨(音),穆主任您好。这位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治蝗灭鼠指挥部办公室科长林峻林科长您好。

      短片:新疆每年的初夏,常常会发生奇怪的黑风暴,漫天黑地压过来,还伴着呜呜的声响。遇到这种时候,牧民一片恐慌,牛羊吓得不知所措。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主持人:从什么时候开始在新疆草场上出现了蝗虫危害的场面。

       穆晨:这个蝗灾对生产影响,第二个是影响牧民的生活,从两个方面说。

       主持人:真的像古书上说的铺天盖地的过来了吗?

       穆晨:就亚洲飞蝗成灾以后遮天蔽日,就红天黑日的感觉。

        主持人:比刮黑风还吓人。

        穆晨:差不多,和沙尘暴差不多。

        短片:蝗虫数量无法统计,遍布草原上所有的绿色植物,同时也爬满了牧民的毡房。等到蝗虫享受完美餐离去之后,草原上一片狼藉,再也看不到绿色。

        主持人:一来了以后老百姓怎么办?

        林峻:老百姓就是很辛苦,这个我们新疆呢近些年来,发生大面积的蝗灾主要是在1999年,远看就像一片乌云,当时我们就在现场,远远的看,这怎么一团云走的那么快,走到跟前发现这是蝗虫,蝗虫正巧落在我们附近的一个学校,当时正在上课,学生就都出来看,这蝗虫就霹雳啪啦的满山都是。那么小孩呢就很害怕,然后就能拿到的东西,什么瓶子啊,小树枝啊,就不断的驱赶蝗虫,有些人甚至脱下衣服打蝗虫。那么这些蝗虫在这停了一段时间又开始飞起来,飞到其他的地方。  那么蝗虫一旦成灾,像人们所说的遮天蔽日,远远的一团黑云就过来了,过来了以后呢飞到跟前你就发现了,就说有声音,巨大的声音。然后它们落下来。那么它一见它喜欢吃的地方,适合落下来的地方它就成群的落下来,等它采食休息够了就飞到其他的地方。

        主持人:主要是绿色植物?

        林峻:对,只要是绿色的,落下来之后全部没有了,一扫而光了。

        主持人:咬人吗?

        林峻:不咬人。但是爬身上很不舒服。

        短片:新疆的蝗灾几乎年年都会发生,今年在这里,明年在那里,地点虽然不是很固定,但是对一个地区的牧民来说,往往也是今年不发生,明年可能就会发生。这可怎么办呢?

       主持人:03年还出现一次大的蝗灾?

       穆晨:03年也是从哈斯克斯坦飞过来,受害面积50万亩左右,从哈萨克斯坦飞到境内,飞到境内50万亩。

       主持人:那老百姓太惨了,老百姓不白种了。

        林俊:那地方主要是荒漠,对草场影响大,面积大的地区,主要生产农作物比较少,主要对草场的影响比较大。

       主持人:那牛羊就没吃的了。

       穆晨:对,牛羊就没吃的了。

       短片:新疆本来是水草丰美的地方,可是严重的蝗灾让这里寸草不留,夺去了牛羊等牲畜的口粮,牧民的生活受到严重的影响。怎么办?到底怎样才能减少或者消灭草原的上蝗灾呢?新疆自治区政府成立了灭蝗灭鼠指挥部,决心用高科技的手段来对付蝗灾。他们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摸清新疆的的蝗虫种类和活动规律。

       主持人:刚才咱们拿的这盒标本,应该说这还是比较全面的,您给我们介绍一下。

       穆晨:这个亚洲飞蝗,这个是迁飞性的,这个是群居性的,亚洲飞蝗。这个是意大利蝗,这是西伯利亚蝗,这个都是一样的,这类是黑条小长蝗,这是“宽须亿蝗”(音),这三中是我们新疆危害最严重的,对草场形成最严重的三个种。亚洲飞蝗、意大利蝗、西伯利亚蝗。

       主持人:这个跟小虫子一样的,它还能够危害一方吗?

       林峻:密度大,量大。

        穆晨:有些形成灾害以后,一平方米有上百头的蝗虫,密度大,形成的危害也大。

       主持人:哪一种危害比较厉害?

        穆晨:形成危害的是意大利蝗和西伯利亚蝗这两种。

        短片:灭蝗办的同志们发现,新疆的蝗虫主要可分成季节性迁飞的飞蝗,和不能远距离迁飞的土蝗。形成黑压压一片的那种,往往就是外来的飞蝗。怎么办呢?如此大面积的蝗虫,他们只好用人工喷药灭杀的办法来杀死蝗虫。

       主持人:那以前,假如你说的那种情况,一片乌云过来了,转眼之间落了一片蝗虫,一旦这种情况发生了,以前我们怎么办?

        林峻:这种情况我们一般都是用了应急的办法,所谓应急的办法就是说调用了机械进行撒药。我们有一个专门的保护部门,我们全疆有200多号人专门从事草原上的治蝗工作。专门在草原上治蝗灭鼠,保护草原。虽然大家比较辛苦,但是大家都干的非常高兴。当蝗虫还没有飞起来,就行话说就是它还没有成虫,翅膀还没有长起来,还不具有飞翔能力的时候,我们就要把它消灭掉。那么99年为什么蝗虫飞起来了呢?那是因为当时气候那年很适宜蝗虫的发生,而且是我们邻国哈萨克斯坦的蝗虫迁飞入镜了。

        穆晨:大规模爆发蝗虫灾害以后,我们一般采取应急的化学防治,这个化学防治呢,有两点不太好。

        短片:喷洒化学杀虫剂杀死了蝗虫,草原暂时恢复了平静。可是事后人们发现,化学杀虫剂在杀死蝗虫的同时,也把草原上许多的益虫也给杀死了,包括一些蝗虫的天敌。这可怎么办呢?于是灭蝗办的人们又想到了另外的生态灭蝗的办法,那就是牧鸡牧鸭来灭蝗,这可是一个生态绿色的好方法。可没想到,他们又遇到了新的麻烦。

        林峻:牧鸡、牧鸭治蝗呢受到了很多条件的限制,比如说山太高,气温比较低,我们草原鸡上去以后受到气温的变化比较剧烈,导致死亡率有时候比较高。那么大面积的养殖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困难,其次呢就说有些区域呢地形比较复杂就不适合牧鸡、牧鸭治蝗。牧鸡、牧鸭治蝗也是我们新疆灭蝗的主力军,在条件适应的地方我们就牧鸡、牧鸭。

穆晨:牧鸡、牧鸭,还牡鹅,

       主持人:鹅也吃蝗虫啊?

       穆晨:鹅也吃蝗虫,鹅学着吃蝗虫。

       主持人:学着吃蝗虫?

       林俊:鹅虽然比较喜欢吃草,但是我们把它放到草原上,鹅它也吃蝗虫,先吃蝗虫后吃草。

       林峻:蝗虫斗争几千年,但是蝗虫还是照样爆发。

       主持人:虽然是想尽了各种各样的办法。

        林峻:对,想尽了各种各样的办法,能用的都用了,什么飞机啊,什么大型喷雾器啊,都在草原上用了,但是呢蝗虫依然在爆发。

        主持人:但是关键我觉得就是产卵能力太强了,在这一点上我们人是没法拼得过它的,它死一只成虫,可能生出上几百或者千只幼虫,这就挺可怕的。

短片:在人们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个身影的出现,让大家看到了灭蝗的新希望,一个粉红色的小鸟非常善于捕食蝗虫,有这些鸟的地方,蝗虫就很难肆虐。这到底是什么鸟呢?每年都是夏季出现,秋天飞走。牧民们看到了希望,这可是他们灭蝗的好帮手啊!经过多方打探,牧民们得知,这是一种叫做粉红椋鸟的季节性候鸟。

         主持人:这个粉红椋鸟到底是什么鸟呢,我们看一看。我怎么从这个图上愣没看出它哪粉红来了?

         林峻:你看它的胸和背是粉色的,雄鸟一般羽毛比较鲜亮。

        主持人:它这嘴里有多少只啊。

         穆晨:它捕食蝗虫的能力非常强,你可以数一数,一二三四五,至少有五个。

         主持人:它干吗不往下咽吗?

         穆晨:它到新疆来主要是繁殖后代,主要育幼,采集蝗虫育幼。

        主持人:这粉红椋鸟它是哪的鸟?

        穆晨:是一种候鸟,它从印度和斯里兰卡越冬,到新疆来繁殖,它5月份来,6月份可以育雏,到7、8月份就可以飞回去了,飞回印度和斯里兰卡,完了幼鸟到8、9月份,来年又来了。

         短片:这种粉红椋鸟好像天生就是专为灭蝗而来的,它们捕食蝗虫的数量真是惊人,一只鸟一天就可以捕食100到150只蝗虫。难道这些粉红椋鸟真的能吃掉这么多的蝗虫吗?可是怎么看它老是叼着一嘴的蝗虫飞走呢?它到底把蝗虫叼到哪里去了呢?

        林峻:粉红椋鸟它捕食非常有特点,那么它一般大群上千只,有的更大的有几千只,甚至几群合起来达到几万只,这个大概有1000多只,有时候有很多这样的群在草原上捕食,它怎么捕食呢,蝗虫有时候也感觉到了危险,它草原里不出来,那我们鸟比它更聪明,一般猎手比猎物更聪明,鸟你有一个前头部队,它先俯冲,贴着草原这么俯冲过去,这么一俯冲呢蝗虫都惊起来了,蝗虫一跳,后面大群的鸟紧接着就飞起来了,就像一个波浪一样,在草原上非常好看的,一起一伏,那么就开始捕食蝗虫。当鸟的数量达不到这么多的时候,有几百只,怎么办呢?它就跟在牲畜的后面,比如说一群羊,羊在吃草,不断的往前走,鸟就跟着它,羊一走蝗虫就跳起来了,那么鸟呢就捕食。鸟捕食以后它并不说完全自己说,它还很舍不得,他要把蝗虫含在嘴里,飞回几公里以外的地方,有它的孩子在等着它,它要把这些蝗虫喂给它的孩子,然后再飞到几公里以外的地方捕食蝗虫。

        短片:原来粉红椋鸟是在喂养小鸟,来到新疆就是要在这里繁殖和哺育后代,怪不得当地见到这种鸟都是在夏天。看来粉红椋鸟来到这里就是奔着这些蝗虫来的,它们可真的是一对冤家。对牧民来说,粉红椋鸟也是他们消灭蝗虫的天然助手。可是少量的椋鸟还是解决不了蝗灾,能不能让更多的粉红椋鸟来到这里,帮着人们灭蝗呢?于是新疆灭蝗办的同志们准备建设招引粉红椋鸟的工程。

        林峻:有计划的招引“粉红椋鸟”,我们通过观察发现椋鸟希望在路边乱石堆栖息。但是自然界供他栖息的区域比较少,就说适合区确实比较少,那么我们就按照它的特性,我们人为的拿石头堆了一些石巢,我们称之为石巢,就拿石头把它堆起来,拿砖堆了一些空心的砖墙,我们看看效果怎么样。经过我们几年实验发现了效果非常好,鸟就像是在这发现了宾馆,这宾馆条件很好,比它以前住的要好多了,这地方是他安家的地方,他就在这里面不断的迁来,越来越多,在我们蝗害区越来越多。

       主持人:它喜欢在石缝里?

       林峻:对,它喜欢在石缝里筑巢,把它叼到石缝里,在石缝地铺好在里面产蛋,产蛋以后进行孵化,孵化以后呢一般就是双鸟共同担任,一般就是雄鸟白天孵,雌鸟晚上孵。

        短片:建起了巢穴的椋鸟在新疆繁衍生存下来,充当着保卫草原的卫士,他们总数可以达到150万只。不过他们为椋鸟建立的巢穴一开始并没有得到椋鸟的认可,他们也就一点一点摸索,终于取得了成功。

         主持人:那咱们说一开始筑巢的时候,这个椋鸟来了,尤其像这种砖头的结构的,这椋鸟自己能往里钻吗?

        林峻:我们在建砖巢的时候在旁边先建一些石巢,石巢就是修成自然样子,椋鸟就以为这个石堆是自然形成的,它首先呢就要进到石巢附近,它进到这个区发现很安全,随即它发现旁边有更好的巢,那么条件更好,而且更容易繁殖后代,那么它就飞进砖巢,我们一般采取这种办法。

        短片:粉红椋鸟被吸引来了,蝗灾得到了控制,可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谁也没想到粉红椋鸟的食量大得惊人,蝗灾减少了之后,蝗虫都不够填饱椋鸟的肚子了。可此时小鸟刚刚长好羽毛,还没有迁飞的能力,成鸟没有食物了,不得不被迫的飞离这个草原,但是很多幼鸟被饿死在草原。如果这样,来年粉红椋鸟就很可能不来这里,那是的蝗灾就无法控制了。怎么办?有什么办法能继续留住这些被牧民们誉称为“草原铁甲兵”的粉红椋鸟呢?

        林峻:我们现在已经试过了一些,比如投一些小麦啊,因为椋鸟它也吃一些其他食物,比如谷物、坚果它都吃。我们甚至捉了十几只椋鸟拿回去,放在一个固定的区域我们给它撒食,它虽然吃,但是呢它过一段时间还是死亡了。因为它本身有它自己的特性,我们还是对它自身的繁殖特性,我们还是研究的不够,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我们仅仅才走了第一步,刚刚开始,只是利用了椋鸟来控制了蝗灾,但是说鸟多了我们怎么办,我们怎么去引导它,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林峻:现在当地的牧民也非常喜欢这鸟,所以上当地牧民称它为草原铁甲兵,也就说保护草原。以前这鸟飞到人跟前以后它怕,人一走它远远的就飞走了。现在牧民对它越来越友好了,现在牧民盖的一些棚圈啊,盖的一些院墙,他们头把它砌成空气巢,现在这鸟呢自然而然就飞到这来了。现在我们新疆出现什么呢?就是人来鸟不惊,人走到跟前呢鸟就很自然的,所以说就实现了人鸟的这种和谐。那么鸟与草原的和谐,人与草原的和谐,我们既控制了蝗灾,又保护了鸟类,而且这个粉红椋鸟呢是我们国家野生保护鸟类名录里。

        主持人:其实我几年前就接触过草原铁甲兵,这粉红色的小鸟,确实非常可爱。那么我们也欣喜的看到,对我们治蝗办来说,对于鸟与昆虫之间的平衡,已经比几年前已经有了更多的认识,不仅仅是鸟好,也不仅仅是为昆虫好,更多还是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所有的人共同的利益好。好,感谢两位的到来,也感谢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收看,请您继续关注科教频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