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史迪
史迪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5
  • 关注人气: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震岳跨界大盘鸡 从赤子到音乐家

(2010-05-05 13:49:54)
标签:

杂谈

这个春天,张震岳将伙同MC HOTDOG一路西北采风,去新疆、青海、秦岭进行寻根创作之旅,先去拉瓦尔古丽家吃大盘鸡、再去招惹尕妹妹,完后唱一曲“黄河谣”。
2005年,我在一个很轻松的环境采访过张震岳。张震岳是阿美族,当时他跟我喷了一会儿蓝绿阵营在民族策略上的小伎俩,鼻孔出气、瞳孔望天,宛如小朋克。那时节,张震岳觉得自己还是个大男孩儿,音乐灵感的源泉还是城市、是自己生活里的事。
时光荏苒,2010年春天,东南少数民族青年,已然转身变成音乐家。然后发现:想要创作新鲜的东西,必须去更广阔的天地、汲取更多养分。

 

实际上,张震岳遇到的问题,也是整个中国流行音乐创作思路一直以来的瓶颈:生于70年代往后的年轻人,打一出生,接触的就是西方流行音乐体系里的东西;而再早的一拨人,基本上是红色歌曲直接跳到到邓丽君的靡靡之音。
等于说,30年华语流行音乐,大多数作品都是在西方流行音乐教程下制作的:旋律、配齐、节奏,甚至歌手的唱腔和吐字,大多有西方样板可以追根溯源。所以,中国的电影、当地艺术、美食和功夫,在整个世界范围都能成为独树一帜的品牌,但惟独音乐始终不太入流。
可实际上,我们有自己的音乐包括,里面有特别多、特别精彩的东西。那些经过千年沧海桑田和鸡毛蒜皮沉淀流传下来音乐,对国人深入血脉的审美来说才是致命的。我说的是民歌——归根结底,民歌其实就是代代相传的经典流行音乐。解构之后你会发现:一块地区、一个民族、一种生活习惯和一段历史,就能够生长出独特的旋律走向、节奏型和歌词中旗帜鲜明的文字气场。

 

我觉得张震岳等人走了一条正确的路。据我所知,这是一次有组织有预谋的活动,四组艺人,东南西北出发,小清新乐队苏打绿去东北寻根二人转(我一直觉得二人转是中国的布鲁斯),张震岳和MCHOTDOG去西北学习兰州鼓子和青海花儿,方大同和萧敬腾去东南吴侬软语苏州评弹,羽泉哥儿俩去刘三姐的故乡广西……
我不太知道这次活动的野心和抱负。我个人不太希望有人有忧国忧民的主流口吻去期待这四组音乐人,能够找到重新建立中国流行音乐创作体系的方法,找到东方魅力流行音乐的脉门。相反,我非常看到不同气质的音乐人在碰到不同的根源的民族音乐,产生出有趣的火花,经历有趣的细节、写出新鲜的歌儿。

文/史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