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谐音》教学反思(原创)
(2017-12-17 21:20:12)
标签:
教育语文反思 |
分类: 教育教学 |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围绕着“遨游汉字王国”这个主题,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初步了解汉字的特点和发展历史,加深学生对汉字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提高正确运用汉字的自觉性。
《有趣的谐音》是第一板块“有趣的汉字”的一个内容。谐音就是利用汉字同音或近音的条件,用同音或近音字来代替本字,产生辞趣的修辞格。对于这个内容,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厚,如何利用谐音的教学让学生更深入感受我国汉字的精妙、中华文化的精深?于是,在教学中我充分运用了单元平行阅读,让学生在大量主题材料的阅读中,感受到谐音在不同形式中的运用和含义,从而深化主题的理解感悟。
一、整合文本,感受谐音的不同表现形式
谐音的表现形式很多,而这个活动内容在教材中的阅读材料体现为谐音歇后语和谐音笑话。在实际的教学中,我拓展了教材的阅读材料,从网络流行语、歇后语和笑话、对联、古诗、人物姓名等为切入点,整合有关谐音的阅读文本,学生通过快速阅读,一下感受到谐音的多种表现形式,更激发了学生对谐音的兴趣,学生也能主动去搜集更多的谐音现象。
二、充分阅读,领悟谐音的不同内在魅力
在教学中,如果只是单一地去感悟谐音的外在形式,并不能让学生真正地领会中华文化的魅力。于是,谐音在生活中不同的运用,内在的含义,则是教学的重点内容。在给学生的阅读推荐材料中,我也从不同的内涵进行了阅读文本的处理,分为表达风趣、丰富内涵、独特感情、美好祝福四大板块。学生在阅读交流中充分地感悟到谐音的内在魅力,也进一步加深对汉字的认识和感情。同时,在古诗的朗读中,适当引入书法的不同字体及形式,也让学生对汉字的书法魅力有了初步的感知。
三、阅读交流,突显学生的个性阅读体验
在单元主题平行阅读中,重在学在亲自参与获得的感悟和体验而非接受教师传授的经验。教学中,我采用了“阅读材料——体会交流——内涵提练”的单元平行阅读三步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自主体验,从而深入感受谐音。
四、联系生活,加强学生语言能力的综合运用
从课间谈话的网络流行语起,到课堂引入的春节中民间“口彩”,再到人物姓名,我都有意识地将谐音带入学生的生活实际中,突破课堂和书本的局限,把生活引进课堂,促进学生语文知识与能力的相互转换。教学最后,结合元旦和春节即将临近的时机,通过赠送礼品的谐音祝福、语言的谐音祝福,将谐音课外延伸,运用谐音去创作谐音祝福,激发学生的语言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