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老师写给高一家长和同学们的一封信
(2014-09-27 10:23:56)
标签:
育儿 |
分类: 互动平台:信息共享,资料回顾 |
帮你快速适应高中新生活
——心理老师写给高一家长和同学们的一封信
亲爱的家长和同学们:
高中生活已经开始了一个多月,你的感觉如何呢?深深地爱上了我们的学校,已经开始朝自己的目标奋进;还是产生了不少的迷惘,好像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新的生活让你感到快乐自由,还是开始给你带来了新的烦恼?“心苑”的老师在这里愿意和你谈一谈学长学姐们也曾遇到的烦恼,希望可以帮助你更好地适应高中生活。
一、常见的不适应:
1.集体寄宿生活
离开熟悉的家庭,走进宿舍与陌生的同学成为了舍友。还要面对以前从没有过的生活模式:按时作息,整理内务,晚上有时还睡不好,干什么都要排队……生活好像变得不方便了,要做的事情多了,也没那么自由了。
2.教学方法
新老师讲课的方式好像和初中时很不一样,一节课有时很快过去了,好像没记下什么,有时又好像很长,老师一直在讲,我却不能马上明白老师讲的内容。新老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和做事方法也好像和初中很不一样了。
3.学习任务和学习方法
以前在初中,认真听课,认真做完作业成绩就很好了。现在好像总有做不完的作业,而且时间也好像不够用。晚修时间飞快过去了,作业还没做完呢,更别说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了……
4.自我认识
5.成长的困惑
省实的活动真多啊,如果各种部门和社团就像一个小社会,怎么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呢?活动和学习到底应该怎样平衡呢?同学间的交往好像变复杂了,大家都是冲着某些目的在交朋友,自己好像融入不进去。和异性同学也不知道该怎么交朋友了,怕被人说“闲话”。
二、不适应的成因:
1.
从初中到高中,从走读到寄宿,从熟悉的老师和同学到新老师新同学,还有新的校规、班规,面对这些客观环境的改变,确实需要一些时间来让我们自己重新适应。
2.
3.
高中的很多东西都极有新鲜感,可惜不是每样活动都能有预想中的收获。当遇到挫折时,特别容易对初中熟悉的一切涌起浓浓的思念。怀旧是非常美好的情怀,但请你自问,真正的原因是不是因为受挫,才想回到安全的地方?
4.
当我们离开旧的环境,进入新的集体,总需要一段时间重新适应,重新定位。一味沉浸在以往的心态里,对适应新环境并没有帮助。
三、同学们的对策:
1.
高中三年的最大目标是要完成高考,你希望通过省实,进入怎样的大学?这个目标就像北极星,能指引你三年的努力方向。不希望自己三年的高中生活左摇右摆走弯路?那就一定要坚定你的目标和信念。
要完成高中生的角色转变,其次还要学会自主学习。初中和高中最大的区别就是自主学习。初中的学习主要靠听讲,老师会跟得很紧,进入高中以后老师不会每一步牵着走,这就要求学生有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
与自主学习能力形影相随的是自控能力。在想懒散的时候自我约束,在沮丧低沉时自我激励,良好的自控能力保证你能朝着目标坚定前进。
学习目标明确,自主自控是对高中生的角色基本要求。在省实,做“三高”“四优”的省实学子,则是省实校长和老师们对同学们的殷切期待。
2.
当你进入一个更出色的团体,排名多数会改变。抱着骄傲的回忆,只会让你沉湎过去,逃避现实;但轻率的自我贬低也是对自己的不公平。短暂的沮丧过后,你愿意看清自己的真实水平吗?那请认真想一想:我的性格特点是怎样的?我有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确实不够好?我期望在班级里达到哪个位置?需要努力多久?如何去努力?
全面认识自己,在集体中重新定位都需要一段时间去完成,所以不要着急,保持耐心,客观地看待自己所取得的成绩。相信很快你就会接受这个“新”的自己,斗志满满地重新出发。
3.
初中的学习任务不算重,你或许习惯了随心所欲,或许习惯了跟这老师的脚步走。但随着学习任务加重,对学习自主能力要求的提高,能高效利用时间的才是赢家。
我每天有效的学习时间是多少?还有什么边角时间可以利用?我愿意花多少时间在校园活动和宿舍内务上?这些时间分配合理吗?一份合理的时间表和学习计划,绝对能帮助你提高学习和生活质量。可以请教学姐学长,也可以观察身边的学霸,甚至同桌、舍友,别人安排时间的方法对你一定有所启发。尽快制定出适合自己的时间管理计划吧。
4.
5.
四、家长们的对策
1.
对于很多家庭来说,这是孩子第一次离开家庭独立生活,作为父母自然有很多不放心和舍不得,所以能给孩子的帮助就总想加倍地给。学校也建议家长为孩子提供足够的支持,比如说开学之初和孩子一起熟悉校园环境,或者孩子说晚上不容易入睡,可以为孩子换个舒适的枕头;气温突降,可以给孩子送床厚被子。但在给与绝对支持的同时,也请家长不要忽略寄宿生活是一个培养孩子独立性的绝好机会。有效系统地管理自己的生活内务,对孩子来说是终身收益的事。如果我们能在学习任务相对轻松的高一就完成这个训练,那在紧张的高三和未来的大学生活就能放心让孩子去闯。
对于孩子可以独立处理的事情,充满信心地告诉孩子:“没问题,爸爸妈妈相信你完全能搞定!”可能比默默包办收获更大。而对于一些非原则性的事情,如果孩子拒绝你的提议或者帮助,也请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试一试。
2.
为了让孩子不适应的心态得到及时的调整,尽早地接纳所面对的现实,把自己融入到新的学习环境中,家长要及时和孩子沟通,了解他对老师、学习的认识和感受,有针对性地给孩子一些建议和意见。、
在交流的过程中,家长要注意三点:一是要创设宽松、和谐、愉悦、自然的交流环境,切忌搞得很严肃,这样会使孩子很紧张,不愿坦露真情实感;二是要重点听孩子倾诉,不要轻易插话或打断孩子的话,这样会对孩子产生误导;三是要像朋友似的,以平等的心态、亲切的态度与孩子交流,切忌因为自己着急而带着情绪去埋怨、指责孩子,说一些伤孩子心的话,例如“别管那么多,搞好学习就行了!”“在初中成绩不是挺好的?怎么一上高中就不行了!”“你这样的就别指望考大学了!”等等。这样,会让孩子感到家长只关心他的成绩,将来能不能考上大学,根本不是在关心他的感受。
3.
孩子在不经意间已经长到高一了,两年后就可以参加成人礼了。因为朝夕相对,很多家长很容易就忽略了孩子已经长大,还是沿用初中甚至小学时的教育方法。这样容易让孩子觉得很不服气,或者很委屈。进入高中,家长们可以开始尝试以更像成人的方式和孩子交流,和孩子谈论一些深入的话题,给与孩子一些人生指导。当孩子感觉到父母对自己态度的转变,家长们可能会惊喜地发现,孩子比自己想像中更成熟,更懂事了。
4.
(一)盲目的优越感。
(二)存有松一口气的思想。
(三)固守原来的学习方法。
有些孩子会认为既然能成功考入省实,初中的学习方法就是成功的。到高中后,并没有考虑根据新的学习需要,在学习方法上做出调整。
对于这些,家长要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做有针对性的引导。如果孩子是第一种情况,家长要通过旁征博引的方式,启发、诱导孩子,让他明白“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指导孩子找准自己在新集体中的位置,根据自己的位置确定自己努力的目标。
如果孩子是第二种情况,家长要用“旁敲侧击”的方法,提示孩子随着时间的滑过,知识也在悄悄地流逝,想追回来回很困难。
如果孩子是第三种情况,家长可以建议孩子咨询老师,在老师的指导下,总结反思过去的学习方法与现在学习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及时矫正,寻求更切实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祝愿大家拥有阳光心态,快速适应高中生活,取得理想的成绩!
(注:以上内容由钟燕老师编辑整理)
心理老师:蓝敏 钟燕杨鹏
家庭教育咨询电话:020-81503332
2014年9月28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