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理老师写给高一家长和同学们的一封信

(2014-09-27 10:23:56)
标签:

育儿

分类: 互动平台:信息共享,资料回顾

帮你快速适应高中新生活

——心理老师写给高一家长和同学们的一封信

 

亲爱的家长和同学们:

高中生活已经开始了一个多月,你的感觉如何呢?深深地爱上了我们的学校,已经开始朝自己的目标奋进;还是产生了不少的迷惘,好像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新的生活让你感到快乐自由,还是开始给你带来了新的烦恼?“心苑”的老师在这里愿意和你谈一谈学长学姐们也曾遇到的烦恼,希望可以帮助你更好地适应高中生活。

 

一、常见的不适应:

1.集体寄宿生活

离开熟悉的家庭,走进宿舍与陌生的同学成为了舍友。还要面对以前从没有过的生活模式:按时作息,整理内务,晚上有时还睡不好,干什么都要排队……生活好像变得不方便了,要做的事情多了,也没那么自由了。

2.教学方法

新老师讲课的方式好像和初中时很不一样,一节课有时很快过去了,好像没记下什么,有时又好像很长,老师一直在讲,我却不能马上明白老师讲的内容。新老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和做事方法也好像和初中很不一样了。

3.学习任务和学习方法

以前在初中,认真听课,认真做完作业成绩就很好了。现在好像总有做不完的作业,而且时间也好像不够用。晚修时间飞快过去了,作业还没做完呢,更别说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了……

4.自我认识

   来到强手如林的省实,分数和排名都前所未有的低。我到底怎么了?是我变笨了吗?还是这个学校不适合我?

5.成长的困惑

省实的活动真多啊,如果各种部门和社团就像一个小社会,怎么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呢?活动和学习到底应该怎样平衡呢?同学间的交往好像变复杂了,大家都是冲着某些目的在交朋友,自己好像融入不进去。和异性同学也不知道该怎么交朋友了,怕被人说“闲话”。

 

二、不适应的成因:

1.  客观环境的改变

从初中到高中,从走读到寄宿,从熟悉的老师和同学到新老师新同学,还有新的校规、班规,面对这些客观环境的改变,确实需要一些时间来让我们自己重新适应。

2.  独立意识与自己能力的矛盾

    进入高中感觉自己“长大”了,也不像在家时,要天天听着爸爸妈妈的唠叨了。但真正过上寄宿生活,才发现一直渴望的“独立”“自由”不是只有快乐的。内务搞得有点混乱而浪费了好多时间,规矩总会忘了那么一些而被批评,这时,不禁开始想家想妈妈了。

3.  新鲜感与怀旧感的矛盾

高中的很多东西都极有新鲜感,可惜不是每样活动都能有预想中的收获。当遇到挫折时,特别容易对初中熟悉的一切涌起浓浓的思念。怀旧是非常美好的情怀,但请你自问,真正的原因是不是因为受挫,才想回到安全的地方?

4.  心态调整未能及时到位

当我们离开旧的环境,进入新的集体,总需要一段时间重新适应,重新定位。一味沉浸在以往的心态里,对适应新环境并没有帮助。

 

 

三、同学们的对策:

1.  树立明确的高考目标,完成“高中生”的角色定位

高中三年的最大目标是要完成高考,你希望通过省实,进入怎样的大学?这个目标就像北极星,能指引你三年的努力方向。不希望自己三年的高中生活左摇右摆走弯路?那就一定要坚定你的目标和信念。

要完成高中生的角色转变,其次还要学会自主学习。初中和高中最大的区别就是自主学习。初中的学习主要靠听讲,老师会跟得很紧,进入高中以后老师不会每一步牵着走,这就要求学生有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

与自主学习能力形影相随的是自控能力。在想懒散的时候自我约束,在沮丧低沉时自我激励,良好的自控能力保证你能朝着目标坚定前进。

学习目标明确,自主自控是对高中生的角色基本要求。在省实,做“三高”“四优”的省实学子,则是省实校长和老师们对同学们的殷切期待。

2.  在集体中重新定位自己,全面认识和评价自己

当你进入一个更出色的团体,排名多数会改变。抱着骄傲的回忆,只会让你沉湎过去,逃避现实;但轻率的自我贬低也是对自己的不公平。短暂的沮丧过后,你愿意看清自己的真实水平吗?那请认真想一想:我的性格特点是怎样的?我有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确实不够好?我期望在班级里达到哪个位置?需要努力多久?如何去努力?

全面认识自己,在集体中重新定位都需要一段时间去完成,所以不要着急,保持耐心,客观地看待自己所取得的成绩。相信很快你就会接受这个“新”的自己,斗志满满地重新出发。

3.  合理安排时间,适应新的学习模式

初中的学习任务不算重,你或许习惯了随心所欲,或许习惯了跟这老师的脚步走。但随着学习任务加重,对学习自主能力要求的提高,能高效利用时间的才是赢家。

我每天有效的学习时间是多少?还有什么边角时间可以利用?我愿意花多少时间在校园活动和宿舍内务上?这些时间分配合理吗?一份合理的时间表和学习计划,绝对能帮助你提高学习和生活质量。可以请教学姐学长,也可以观察身边的学霸,甚至同桌、舍友,别人安排时间的方法对你一定有所启发。尽快制定出适合自己的时间管理计划吧。

4.  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建立和谐的生活氛围

    每个同学都是离开家到学校来一起生活,每个人都有他固有的看法和做事方法,有他的需求和感受,没有人会和你完全一样,也没有人会特别迁就谁。所以请尊重他人,顾及他人的感受。记住,表达你的善意会多数能收获善意,但如果别人感受到了你的恶意,多数也会回报以恶意。你的言行其实也在决定着你生活在怎样的氛围里。

5.  合理宣泄,及时求助,保持心理健康

    学习、生活里不会只有欢乐,当遇到挫折和伤心的事情,你可以善用资源,向信任的朋友、亲人和师长咨询意见,学校的“心苑”也永远真诚向大家打开大门。不要轻易让负能量将你压倒,轻装上阵才能迎接新的学习和生活。

 

四、家长们的对策

1.  给予生活帮助的同时,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对于很多家庭来说,这是孩子第一次离开家庭独立生活,作为父母自然有很多不放心和舍不得,所以能给孩子的帮助就总想加倍地给。学校也建议家长为孩子提供足够的支持,比如说开学之初和孩子一起熟悉校园环境,或者孩子说晚上不容易入睡,可以为孩子换个舒适的枕头;气温突降,可以给孩子送床厚被子。但在给与绝对支持的同时,也请家长不要忽略寄宿生活是一个培养孩子独立性的绝好机会。有效系统地管理自己的生活内务,对孩子来说是终身收益的事。如果我们能在学习任务相对轻松的高一就完成这个训练,那在紧张的高三和未来的大学生活就能放心让孩子去闯。

对于孩子可以独立处理的事情,充满信心地告诉孩子:“没问题,爸爸妈妈相信你完全能搞定!”可能比默默包办收获更大。而对于一些非原则性的事情,如果孩子拒绝你的提议或者帮助,也请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试一试。

 

2.  及时沟通,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状况

   在生活上,从走读到寄宿,家长见到孩子的时间少了,要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需要家长多花时间和孩子沟通,和学校沟通。

   在学习上,和初中相比,高中无论是知识内容还是学习活动,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仅就学习活动来讲,初中时,教师讲得详细具体,指导得仔细周到,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比较强。到了高中,老师对学生自学能力要求比较高,老师讲的少,放手让学生自学的多,每个学生都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样学生就必须具备一定的独立思维能力、较好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较强的分析综合能力。对于这种变化,一般孩子在短时间内很难适应,心情会很烦躁。如果不能及时校正,就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情绪,进而影响学习成绩,如果孩子学习成绩对比在初中时下降的幅度太大,会给孩子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使之陷于焦虑状态,严重的会使孩子丧失学习的信心。

为了让孩子不适应的心态得到及时的调整,尽早地接纳所面对的现实,把自己融入到新的学习环境中,家长要及时和孩子沟通,了解他对老师、学习的认识和感受,有针对性地给孩子一些建议和意见。、

在交流的过程中,家长要注意三点:一是要创设宽松、和谐、愉悦、自然的交流环境,切忌搞得很严肃,这样会使孩子很紧张,不愿坦露真情实感;二是要重点听孩子倾诉,不要轻易插话或打断孩子的话,这样会对孩子产生误导;三是要像朋友似的,以平等的心态、亲切的态度与孩子交流,切忌因为自己着急而带着情绪去埋怨、指责孩子,说一些伤孩子心的话,例如“别管那么多,搞好学习就行了!”“在初中成绩不是挺好的?怎么一上高中就不行了!”“你这样的就别指望考大学了!”等等。这样,会让孩子感到家长只关心他的成绩,将来能不能考上大学,根本不是在关心他的感受。

 

3.  调整教育方式,意识到孩子的成长

孩子在不经意间已经长到高一了,两年后就可以参加成人礼了。因为朝夕相对,很多家长很容易就忽略了孩子已经长大,还是沿用初中甚至小学时的教育方法。这样容易让孩子觉得很不服气,或者很委屈。进入高中,家长们可以开始尝试以更像成人的方式和孩子交流,和孩子谈论一些深入的话题,给与孩子一些人生指导。当孩子感觉到父母对自己态度的转变,家长们可能会惊喜地发现,孩子比自己想像中更成熟,更懂事了。

 

4.  有的放矢,因势利导

    孩子在高一容易出现的偏差有一下三方面,家长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

(一)盲目的优越感。

   原来在初中是尖子生,认为到高中也差不了,忽略了高中尖子生云集的现实。这样的孩子,一旦发现自己成绩不再占有优势了,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开始紧张、焦虑。越是这样,成绩就越不理想,致使孩子产生消极、逃避现实、怀疑自我等心理,久而久之孩子会不想努力,自我放弃。

(二)存有松一口气的思想。

    孩子在初三特别是临考前白热化的学习中感到太辛苦、太累了,考上高中也算是达到目的了,至于考大学,那还是三年以后的事,所以,想先放松一下,会出现对娱乐兴趣浓厚,对学习则松懈,不主动、不积极。

(三)固守原来的学习方法。

有些孩子会认为既然能成功考入省实,初中的学习方法就是成功的。到高中后,并没有考虑根据新的学习需要,在学习方法上做出调整。

对于这些,家长要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做有针对性的引导。如果孩子是第一种情况,家长要通过旁征博引的方式,启发、诱导孩子,让他明白“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指导孩子找准自己在新集体中的位置,根据自己的位置确定自己努力的目标。

如果孩子是第二种情况,家长要用“旁敲侧击”的方法,提示孩子随着时间的滑过,知识也在悄悄地流逝,想追回来回很困难。

如果孩子是第三种情况,家长可以建议孩子咨询老师,在老师的指导下,总结反思过去的学习方法与现在学习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及时矫正,寻求更切实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祝愿大家拥有阳光心态,快速适应高中生活,取得理想的成绩!

(注:以上内容由钟燕老师编辑整理)

 

 

心理老师:蓝敏 钟燕杨鹏

家庭教育咨询电话:020-81503332

201492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