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潇湘之行(十二)张家界之天子山

(2025-10-01 08:46:02)
标签:

杂谈

张家界

天子山

贺龙元帅

分类: 旅游杂记
                                           峰林之王——天子山
潇湘之行(十二)张家界之天子山
  7月9日一早,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从张家界森林公园的标志门——一座酷似黄鹤楼的九层木塔门楼进入了天子山。
天子山原名青岩山,因在明朝初期,土家族领袖向大坤率领当地农民起义,自称“天子”而得名,海拔1262米。
天子山索道既是登临天子山的捷径,也是进入天子山景区的主要交通工具,我们从索道下站出来,再转乘景区内的摆渡车,大约五分钟后,就来到了天子山最显赫的景点——贺龙公园。潇湘之行(十二)张家界之天子山
贺龙公园是为了纪念贺龙元帅当年转战于天子山而在1986年建立的,它位于海拔1200米的天子山顶,有贺龙铜像、贺龙墓和陈列馆等。下车伊始,来到贺龙公园门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江泽民主席题写的、横排在公园门前的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贺龙公园”。随着人流向前行不多远,就可看到巍然耸立的贺龙铜像,据说铜像高6.5米,重9吨,是我国近百年来塑造最大的一尊铜像。贺龙铜像的屹立处叫“云青岩”,呈正方形,平展开阔,为约百平方米的石台,其状如舌斜出,下临深渊。铜像逼真的再现了贺龙元帅的光辉形象,只见其浓眉大眼,八字胡须,身穿军大衣,右手小臂提起,握着他标志性的烟斗眺望着他的家乡——桑植县,在他的身旁站立着一匹战马,头颅高昂,蓄势待发,似乎在等待着它的主人一声令下,就可踏上征途。潇湘之行(十二)张家界之天子山
贺龙铜像所处的云青岩是一个位置极佳的观景台,由此可以看到谷底群峰林立,拔地而起,各逞雄奇,这里最著名的景观是石船出海,可以看到,在高高的石峰顶端,有一长方形的巨石横卧石峰上,石块上面还生长着一颗松树,好似是一艘小船扬帆远航。
绕过贺龙铜像再向上行,就来到了贺龙墓,其墓碑有两块黑色的石板构成,状似两把菜刀,寓意着贺龙元帅“两把菜刀闹革命”的历史,其墓碑最为特别,也最有诗意。只见在其墓碑的上方浮雕着贺龙嘴含烟斗的侧面头像,逼真形象,栩栩如生,在头像的下方是草书的“贺龙”二字和生卒年号“1896——1969”,最下方镌刻着“元帅之墓”四个大字。
导游介绍说,贺龙元帅就出生于天子山西侧桑植县洪家关的一个农民家庭,从两把菜刀闹革命开始,组织起了一支农民革命武装,历经南昌起义、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乃至解放全中国,但直至新中国成立,贺龙元帅却再也没有回到过家乡,其中原因是,在贺龙元帅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贺氏家族再加上沾亲带故的亲人共牺牲了2050人,其中贺龙元帅参加南昌起义时带领的万人部队中, 桑植县的子弟就有三千余人,1934年11月,贺龙、任弼时领导的红二军团和红六军团开始长征时, 桑植县共有10万人,就有3万人都参加了红军,但在建国后,仅仅只剩千余人活着回到了家乡,据说贺龙元帅就是因为感觉自己无法面对那么多失去亲人的父老乡亲,所以一直没有回去。直到2009年6月27日,贺龙元帅的骨灰才从北京八宝山迁来安葬于此。
潇湘之行(十二)张家界之天子山
在天子山最著名的景点就是御笔峰,它是天子山石峰中的极品,被公认为是武陵源峰林风光的标志,是张家界十大绝景之首,由御笔峰观景台可见几座错落有致的秀峰傲然凸起,高约百米,参差相连,上细下粗,形如笔杆,靠右遥冲蓝天的石峰像倒插的御笔,靠左的圆柱形石峰则如同御书台,如此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神来之笔堪称天下一绝,相传这是明朝土家族的向王天子所用之笔,故被称为御笔峰。潇湘之行(十二)张家界之天子山
在御笔峰的斜对面也是一大片峰群,其中有一峰貌如一仙女的侧身倩影,婀娜多姿,楚楚动人,峰顶的青松灌木恰似少女头上的鲜花,怀抱一只花篮,准备将鲜花撒向人间,这就是著名的仙女散花。潇湘之行(十二)张家界之天子山
在御笔峰旁边的台地上,有一座天子阁,这是1995年由深圳市人民政府捐款修建的。天子阁高30米,三面临渊,登阁远眺,可将远近群峰山峦尽收眼底。潇湘之行(十二)张家界之天子山
天子山拥有“峰林之王”的美称,这些奇石危峰,如柱如塔,低者数十米,高者数百米,这些柱与塔在经历了数千年风霜雨雪的精雕和镂刻后,玲珑剔透,千姿百态,如诗如画,真有“扩大的盆景,缩小的仙境”的神韵
潇湘之行(十二)张家界之天子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小说《北上》
后一篇:《空中监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