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母亲的直觉》

(2024-06-24 09:54:55)
标签:

杂谈

亲情

母爱

仇恨

分类: 影视片花
母爱的极端是仇恨
——观班诺特-德霍姆导演的电影《母亲的直觉》《母亲的直觉》
亲情是电影永不过时的主题。最近的华语电影反复不断,如,《涉过愤怒的海》、《拯救嫌疑人》、《我爸没说的那件事》、《黄雀在后》等,欧美电影也是如此,最近上映的《母亲的直觉》,虽然其定性的是悬疑片类型,但其故事的诱因和主题仍然是亲情及母爱。
本片改编自法国和比利时合拍的电影《亡命母侵》,几乎与原版没有什么差别,似乎就是把法语改成了英语。吸引我观看本片的最大原因是本片的两位主演——同为奥斯卡影后的安妮-海瑟薇和杰西卡-查斯坦,她俩虽然已经青春不再,靓丽暗淡,但我觉得,她们超凡脱俗的气质和精湛不俗的演技一定会为本片增色不少。
本片将背景设置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故事从杰西卡-查斯坦饰演的女主爱丽丝的视角徐徐展开,她安妮-海瑟薇饰演的席琳既是邻居,也是闺蜜,她俩有诸多的相似,都是全职太太,都有一个正在上学的儿子,都有一位在外工作的丈夫,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生活就是这样无常,打破平静的常常就是猝不及防的意外。席琳儿子在玩耍时的意外坠楼身亡打破了爱丽丝和席琳美好温馨的生活。爱丽丝作为一位母亲,“直觉”的感知是,席琳在失去孩子后,在心态、情绪和行为上发生了骤然的变化,不仅仅是对她的冷淡、冷漠和拒之千里,而且还有说不清道不明的怨恨、仇视,甚至杀意。
同样,作为母亲的席琳,也有她的“直觉”,她当时没有亲眼看到儿子坠楼的过程,但她听到了爱丽丝声嘶力竭的呼喊,看到了惊恐万分的爱丽丝独自出现在自家的阳台上,这让失去儿子且不能再生育的席琳万念俱灰,心理扭曲,她虚妄的认为:爱丽丝一定对她的儿子做了什么?爱丽丝为什么没有救下她的儿子?甚至怀疑正是爱丽丝的呼喊导致了她儿子的坠落,或者爱丽丝就是久有预谋要杀死她的儿子凶手!
席琳正是在这一些列自信“直觉”的怂恿下,展开了一场“完美”的复仇计划:
首先席琳杀死的是爱丽丝的婆婆,即爱丽丝孩子的奶奶,表面看好似老奶奶是因为忘记服药导致心脏病发作而亡,其实是席琳偷换了老奶奶的药。席琳杀死老奶奶的原因不仅仅是老奶奶在生日宴会上对她的孙子夸赞不已的嫉妒,更主要的是老奶奶直言不愿意让席琳介入到他们的生活中,这些言论触碰了席琳复仇的底线,所以,老奶奶成为第一位不幸的牺牲者。
其次席琳杀死的是自己的丈夫,表面看她的丈夫好像是因为失去孩子后过度悲伤而自杀的,其实是丈夫对她惯常的嫌弃和冷漠所致,特别是在失去孩子后,丈夫多次怨恨、指责她对爱丽丝的孩子过度热情,这极大的刺痛了席琳那颗本已鲜血淋淋的心,其实,丈夫的这一言论也间接阻挠了她对爱丽丝的复仇计划,所以,她的丈夫就不明不白的成为第二位牺牲者。可见,不理解妻子的丈夫后果多么可怕!
最后,席琳杀死的是爱丽丝和她的丈夫,这是本片的高潮,也是本片的终局。尤其是席琳与爱丽丝缠斗厮打,滚下楼梯后,当人们普遍认为站起来的会是爱丽丝时,当人们俗常认定正义一定会战胜邪恶时,这时,本片给出了令人震惊的反转,站起来的是席琳,牺牲的是爱丽丝,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蛇蝎美人席琳不但杀死了爱丽丝和她的丈夫,而且做的天衣无缝,不露痕迹,并成功收养了爱丽丝的孩子,似乎达到了她预期的目的。影片的最后一幕是——席琳和爱丽丝的孩子犹似一对亲生母子一样,在明媚的阳光下,在柔软的沙滩上,欢笑着、嬉闹着、奔跑者,尽情地享受着天伦之乐......看着这一幕,我心潮起伏,五味杂陈,难道坏人可以战胜好人?邪恶可以战胜正义?
这样的结局,这样的事实,可能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但这与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是相悖相离的,所以,在大多数国人看来,这样的故事,这样的结局是不可信的,是杜撰臆造的,是荒诞可笑的,这种不符合国人道德理念的影片必然要付出惨重的代价,这也就是本片的豆瓣评分之所以从8.5滑落至6.9的原因。
                           《母亲的直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宋氏三姐妹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