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嫌疑人》

标签:
杂谈张末张小斐反转 |
分类: 影视片花 |
谁动我孩子,我要谁命!
——观张末导演的电影《拯救嫌疑人》
本片的片名很直接,既表明了本片的内容,又定性了本片的类型(悬疑和犯罪),让人在观影前大概就能确定本片的套路是:“拯救嫌疑人”的原因+“拯救嫌疑人”的过程+最后嫌疑人被拯救。
的确,影片就是按照这样的模式展开的,首先确定“拯救嫌疑人”的原因是,享有三十场不败战绩的金牌律师陈智琪,因为女儿被绑架的胁迫,不得不全力以赴对一审已经判处死刑的杀人犯丹温,在二审中实施拯救,接着陈智琪通过会见嫌疑人丹温、亲临犯罪现场勘察、搜集整理相关资料、走访被害人家属等多种方式,了解了丹温杀人案的来龙去脉,从而掌握了“拯救嫌疑人”的证据,最后在法庭二审中,通过强有力的辩护,使犯罪嫌疑人丹温当庭释放。
张末在本片中完整地呈现了“拯救嫌疑人”的这一过程,且节奏明快,紧张刺激,扣人心弦,引人入胜,但张末没有仅仅满足于这些,本片的亮点在“拯救嫌疑人”成功后的惊天反转:第一反转是绑架律师陈智琪女儿来胁迫陈智琪来“拯救嫌疑人”的不是犯罪嫌疑人丹温的亲属或朋友,而是被害人的母亲,其之所以要“拯救嫌疑人”的目的是,不能让杀人犯丹温痛快的被执行死刑,她要亲手杀死丹温,为死去的女儿报仇;第二反转是被拯救的嫌疑人丹温其实就是真正的凶手;第三反转是律师陈智琪在调查这起杀人案时,就已经明晰了其中的真相,她清楚真正凶手就是丹温,但她为了她的女儿,不得不在法庭上做出违心、违理、违法的辩护。由此,产生的效果是本片的主题不仅清晰透亮,而且得以升华,即,亲情的力量,母爱的伟大。贯穿全片的女主陈智琪律师和“拯救嫌疑人”的始作俑者被害人的母亲,其相同点是都是为了女儿,甘愿铤而走险,殊死一搏,所不同的是,陈智琪是为了拯救被绑架的女儿,被害人的母亲是为了给死去的女儿报仇,就连在这起案件中懵懵懂懂包庇儿子杀人犯罪的检察长,也是亲情的力量在作祟,他们像天下的所有父母亲一样,都在践行着“谁动我孩子,我要谁命”的誓言。
看完本片,我隐隐感到张末之所以大力弘扬这一古老而俗套的主题,似乎与她亲身经历有关,自小失去母爱的张末,在本片中借着两位母亲之口,倾诉着母爱的伟大和崇高:
——“妈妈是世界上最有安全感的两个字。”
——“妈妈和孩子是世界上唯一分享过心跳的人。”
——“当了母亲就意味着我们有软肋,而同时我们也有盔甲。”
——“我不是无所不能,但为了你,我无所畏惧。”
不知道“国师”张艺谋,在看完本片后可否有愧疚心酸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