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热带雨》

标签:
杂谈热带雨陈哲艺 |
分类: 影视片花 |
风雨过后就是彩虹
——观陈哲艺导演的电影《热带雨》
新加坡导演陈哲艺的第二部长片《热带雨》,在2019年的平遥国际电影节上,一举夺得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和最佳影迷选择在内的三项大奖。
《热带雨》像陈哲艺的第一部影片《爸妈不在家》一样,依然是一部关注女性的影片,依然是把故事的发生地设置在狮城新加坡,依然是由杨雁雁和许家乐主演。
《热带雨》仿佛是新版的“爸妈不在家”,只不过杨雁雁变年轻了,许家乐长大了,虽然他们的关系依然亲密,但已不是《爸妈不在家》中的母子情深,而成了禁忌的师生之恋。
本片以杨雁雁饰演的华语女教师阿玲为中心,她从马来西亚嫁到新加坡,在一所中学任教,她的丈夫在一家公司任职,常常离家不归,她不但要在学校给学生上课,下班后还要照顾长期瘫痪在床的公公。更让她糟心的是她与丈夫已经结婚八年,依然还是没有生育,所以她不得不忍受着自己给自己打催产针的痛苦和不时的独自去医院做人工受孕的煎熬。与此同时,阿玲所教的班级有一名叫郭伟伦的中学生,由于郭的父母常常不在家,所以,伟伦的生活异常简单且孤独,导致他比同龄人也更为成熟。就这样,两个同样孤独、寂寞,同样沦落的人,在不经意的碰撞后,溅出了不该有的璀璨火花。虽然他们是师生关系,虽然他们的年龄悬殊,但冰冷的心在得到彼此的温暖后,在“热带雨”的催生下,就会爆发,就会缠绵,就会走向禁忌之恋。最后,阿玲在经过一系列的重创后,她逐渐顿悟了生活的真谛:女人必须要自立自强,不能被家庭所羁绊,不能为情爱所困扰,所以,她断然与丈夫离婚,与伟伦分手,走出了那混沌迷茫的“热带雨”,去迎接阳光灿烂的明天。
本片以“热带雨”为题,虽然貌似飘飘洒洒的“热带雨”贯穿始终,但每一次“热带雨”的来临都伴随着男女主人公情绪或情感的变化。阿玲和伟伦第一次的相遇是在医院里,阿玲去检查身体,伟伦因武术训练受伤去治疗,本来阿玲在和伟伦打过招呼后是要先行离开的,不想一场突如其来的“热带雨”让阿玲对他的学生动了恻隐之心,她等着伟伦治疗后,送他一程回家。这是他们的第一次的近距离接触,就是这第一次让阿玲对她的这个学生刮目相看,其原因是,在伟伦下车时他对阿玲说了一句话:“混蛋之所以成为混蛋,是因为我们的一再忍让”。伟伦指的是当时在路上堵车时阿玲的”一再忍让”,而在阿玲听来,却是对她在生活中“一再忍让”的警示。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生活就是这么奇怪,有时候,一句话就可以打动一个人的心,或许就是伟伦的这句话激发了阿玲对他的好感。
又是一场“热带雨”下着,阿玲又载着伟伦回家,其间,阿玲接了一个电话,原来是阿玲在医院人工受孕失败,阿玲伤心的哭了,并且哭的泣不成声。老师在学生面前哭了,女人在男人面前毫不掩饰的哭了,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阿玲和伟伦已经不是一般的师生关系,也不是一般的男女友谊关系,因为,女人只会在她相信的人或她爱的人的面前才会流泪。
第三场“热带雨”如期而至,阿玲与伟伦如约而回,到了家门口,伟伦毫无征兆的流鼻血了,阿玲护送着伟伦来到空空寂寞的家,她在为伟伦止血的过程中,伟伦爆发了,尽管阿玲有着形式上的吃惊和抗拒,但她的心理支配着她顺从的身体,或许她早就预料到会有这样的结果,或许她没有料到会来的这样迅猛,这样疯狂。
在第四场“热带雨”中,伟伦执意要阿玲送他回家,或许是阿玲已经知道“回家”的含义,或许是阿玲已经从迷茫中清醒,她坚决不从,伟伦解下安全带,以跳车相威胁,阿玲开着车情急之下,拽拉伟伦时与前面的车撞了。这一撞,也撞醒了伟伦,伟伦悻悻的下了车搭着出租车回家了。
第五场“热带雨”,也是最后一场“热带雨”是为阿玲和伟伦的分手而刻意准备的,他们在雨中相拥相抱,相哭相泣,纵然伟伦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舍之情,难别之意,但心意已决的阿玲不想再被这朦朦胧胧的“热带雨”所笼罩,她要斩断世俗的藩篱,独立坚强的去追求自己的新生活。
《热带雨》就像是一幅传统的女性画像,它精心描绘了一位在生活中,在“热带雨”不断袭击中,虽有迷茫,虽有困惑,虽有痛苦,但也有尊严,有韧性,有觉醒的坚强形象。我们不否认”热带雨”的不请自来,瞬间爆发,但我更相信“风雨过们后就是彩虹”的瑰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