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

标签:
杂谈1921黄建新革命历史题材 |
分类: 影视片花 |
一场革命的开端,一部永恒的史诗
——观黄建新、郑大圣导演的电影《1921》

《1921》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的献礼片,是黄建新这几年持续制作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其实,建党这一历史题材,在2011年建党九十周年之际黄建新已经涉略过一次,即,他与韩三平共同执导的电影《建党伟业》,这一次老调重弹的仍是建党这一历史话题,所不同的是本片将时间界定于1921年,将事件聚焦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集中展现了李达与夫人王会悟对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的组织过程。
本片依然延续着黄建新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制作上的风格——大事件,大手笔,众明星。
本片以1921年为背景,再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经过,也就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过程,这毫无疑问是中国革命史上开天辟地的一个“大事件”。
纵观来看,以往的影视作品中对这一“大事件”有过多重的演绎,如,2009年李歇浦导演的电影《开天辟地》,2011年胡枚导演的电视剧《开天辟地》,2011年穆德远导演的电视剧《中国1921》,2011年韩三平、黄建新导演的电影《建党伟业》等等,而黄建新这一次之所以敢重新挑战这一题材,一方面是要给建党一百周年献礼,另一方面是他对自己独辟蹊径,再造辉煌的自信,从这两方面可以说是黄建新的“大手笔”。
黄建新开创了众明星云集于一部影片的先河,如,他的《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决胜时刻》都是这样,本片依然如故,悉数数来,男明星有:黄轩、刘昊然、王仁君、欧豪、袁文康、王俊凯、王源、朱一龙、窦骁、陈坤、李晨、张松文、祖峰等,女明星有:倪妮、周也、宋轶、宋佳、袁泉、殷桃、刘诗诗、佟丽娅、张婧仪、赵露思等,好像黄建新对这样明星扎堆的模式情有独钟,他可能认为这是电影商业营销的一种方式,岂不知在经过多部影片检验后,及至本片仍然是失败的,本片最终6.7的豆瓣评分和5.04亿的票房收官。
其实,本片最大的问题是编剧和导演的问题,首先是剧本有些混乱,似乎什么都想讲,但什么也没有讲明白,如,一大召开前夕,有一场戏是青年毛泽东混在法国人庆祝的队伍中,不知意图是要干什么,随之当被法国警察驱赶后,又莫名的在大街上狂奔起来,在狂奔中插入了一连串的个人回忆,让人看得一头雾水,不明其理;再如,在一大召开前的一个清晨,李达赤脚走上屋顶,对着初升的太阳,欣喜无比,这是对中国共产党即将建立的喜悦心情的一种表达,无可厚非,但接下来的一声长啸,就让人莫名其妙了,是神经质的爆发?还是为了要引来警察密探的注?还有李达先后三次看到他对面窗户上稚气未脱的小女孩,是颇有写意的,但不知导演是要表达什么?尤其是到了1949年开国大典的现场,这个小女孩又出现了,不过只是换了身衣服而已,从1921年到1949年,真的令人费解。
其次是主线模糊,再加上支线过多,将影片切割的支离破碎,没有高潮。如,日本间谍从头就开始追杀日本共产党员,最后又被另一个名共产党员反杀,这样的情节几乎与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没有任何关系,如果去掉这一支线不但不会影响到本片要表达的主题,而且会使影片情节更为紧凑,主题更为鲜明,这一支线反而干扰了观众观影的注意力。再如,共产国际代表马琳和尼克尔斯基从开头到结尾,从国外到国内一直被不同的警察盯梢、追捕、捉拿,其意义何在?是要表达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建立的鼎力相助,还是要表达其他党团对共产党建立的阻挠?特别是那一场上海街头的飙车戏,简直就是在效仿《速度与激情》,那一次次的蹲守、追寻、抓捕就是谍战剧的翻版。要知道,他俩只是会议的列席者,无需浓墨重彩,更无需长篇大论。
再次在演员的表演上过于做作,甚至出戏,特别是陈坤饰演的陈独秀让人大跌眼镜,他饰演的是革命者,是新文化运动的总司令、领导者,而是一个狂人,一个神经病患者,夸张的动作,怒瞪的牛眼,机械的背诵,大大损害了陈独秀的形象,尤其是不由分说,不顾阻拦,莽撞闯入孙中山总统府的桥段,让人不可思议。
《1921》让我们看到了众多的当红明星,但没有看到这些青年人热血沸腾的原因,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过程,但没有看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推手,让我们看到了李达站在房顶上的器宇轩昂,看到了王会悟在红船上的柔美宁静,但没有看到这一对革命夫妻一往无前的动力。《1921》,是一场革命的开端,是一部永恒的史诗,是一道难解的谜题,我相信,她会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