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夏河】拉卜楞寺大经堂,参观无法拍照的遗憾

标签:
甘肃夏河甘南州拉卜楞寺大经堂藏传佛教 |
分类: 青藏地区 |
兜兜转转,最后来到了大经堂的入口。
全寺共有六大经堂,最大的是闻思学院经堂,又称大经堂,是“磋钦措兑”会议的场所,为全寺之中枢。一世嘉木样初建时,只有80根柱子,1772年二世嘉木样扩建为140根柱子,可容纳3000僧人诵经。1946年,五世嘉木样又建了前殿院,至此,大经堂成为有前殿楼、前庭院、正殿和后殿共数百间房屋,占地10余亩的全寺最宏伟的建筑。
前殿楼为大屋顶式建筑,顶脊有宝瓶、法轮等饰物,楼上供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之像,楼上前廊设有嘉木样大师、四大赛赤、八大堪布等活佛们每年正月和七月法会观会时的坐席,楼下前廊为本院僧官逢法会时的座位。前庭院是本院学僧辩经及法会辩经考取学位的场所,有廊房32间。大经堂正殿东西14间,南北11间。正殿内悬乾隆皇帝御赐“慧觉寺”匾额,内设嘉木样和总法台的座位及僧人诵经坐垫,供有释迦牟尼、宗喀巴、二胜六庄严、历世嘉木样塑像,悬挂着精美的刺绣佛像及幢幡宝盖等,显得十分华丽,且藏有《甘珠尔》等经典。后殿正中,供奉着馏金弥勒大铜像,后殿左侧供奉着历世嘉木样大师的舍利灵塔,及蒙古河南亲王夫妇和其他活佛的舍利灵塔,共14座,右侧为本寺护法神殿。正殿之西为大厨房,内有大铜锅4口,大铁锅1口。
以上文字介绍来自百度,实际对游客开放的主要是正殿。规模非常宏大,装饰非常华丽,印象最深的是那摆放整齐的坐垫,想象一下众多僧人云集这里的盛大场面;还有殿堂之上供奉着海量的佛像、雕塑、壁画和法器等,身临其境,感受藏传佛教的博大精深。
大经堂不幸于1985年4月7日被火烧毁,1985年7月设计,1986年6月破土动工,1987年完成了主体工程。新建大经堂不但保持了原来的式样和风格,还采用了先进技术和材料。
雕龙的门框,这里是拉卜楞寺上部二区。
参观拉卜楞寺的主要路线集中在大经堂以西的佛殿,僧人们称之为拉卜楞寺的上部。大经堂以东的下部地区也可以探访,如续部下学院、千手观音殿等。
我们从下部来到了上部,续部下学院和千手观音殿已经错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