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夏河】拉卜楞寺外,一袭赭红僧袍和无数转经筒
 (2025-10-14 19:32:07)
	
			
					(2025-10-14 19:32:07)		| 标签: 甘肃夏河甘南州拉卜楞寺转经筒僧袍 | 分类: 青藏地区 | 
很快来到拉卜楞寺东门外停车场,领队去帮我们取票,我们则在寺外闲逛拍照。其实这里也是拉卜楞寺的管辖范围,只是地处景区关闸外。
拉卜楞寺藏语全称为:“噶丹夏珠达尔吉扎西益苏奇具琅”,意思为具喜讲修兴吉祥右旋寺。简称扎西奇寺,一般称为拉卜楞寺。拉卜楞寺是藏语“拉章”的变音,意思为活佛大师的府邸。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拉卜楞寺占地总面积86.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0余万平方米。
1980年对外开放旅游。
拉卜楞寺是1709年由第一世嘉木样协贝多吉大师主持始建,经历代嘉木样大师和各大活佛的不断扩建和完善,寺院成为佛家神圣的宗教禅林、传播知识的综合性学府,以及整个安多地区藏民族的文化艺术中心,被世界誉为世界藏学府。赢得第二西藏之称。鼎盛时期,僧侣达到4000余人。
迎着我的镜头走来的是穿赭红僧袍的僧人和穿藏服的藏民,虽然没有在此处看到磕等身长头的信教群众,但僧俗等人步履匆匆而坚定,不断拨动长廊上的那成排的转经筒;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出于好奇、体验或从众的心理,也加入到转动转经筒的行列,据说拉卜楞寺的转经筒长廊号称世界之最。
转经筒又称“嘛呢”经筒、梵林转经筒、转经桶等,与八字真言和六字真言(六字大明咒)有关,藏传佛教认为,持诵真言越多,越表对佛的虔诚,可得脱轮回之苦。转经筒起源于象雄雍仲本教,除了转经筒,藏族同胞还有许多独特的祈福方式。转经筒一般分为两类:一种是手摇式的,另一种是固定在寺庙里轮架上的。藏民要顺时针用右手拨转它们,并在嘴里喃喃的念着六字真言:奄嘛呢叭咩哞。






前一篇:【甘肃夏河】拉卜楞镇街景(下)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