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咸丰】世界文化遗产唐崖土司城址

标签:
湖北咸丰恩施州唐崖土司城唐崖河世界文化遗产 |
分类: 南方地区 |
唐崖土司城址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唐崖镇,背靠玄武山,面临唐崖河,遗址所在地古属施州,主要族群为自古定居于此的土家族,元末起由覃氏土司世袭统治,管辖领地600平方公里。
唐崖土司城始建于元朝至正十五年(1355),鼎盛于明天启年间,废止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改土归流,
共历16代18位土司,计381年。城址占地总面积74万平方米,主要遗存有张王庙、“荆南雄镇”牌坊、衙署、大寺堂、土司墓、采石场、营房、桥上桥、院落、道路等自然景观遗存。
唐崖土司城址格局清晰,功能完备,保存完整,为西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土司城址之一,对研究中国土司制度和土家族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7月,在德国波恩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9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唐崖土司城址是和恩施土司城一起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但恩施土司城是新建的仿古建筑群,我在十几年前曾经参观过,这次游览了唐崖土司城址,这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参观访问就圆满了。
下车后走木栈道,虽然已是下午四点,但阳光毒辣且闷热难受。
尤其是没有绿茵的栈道更是觉得快要中暑倒地了。

唐崖河发源于鄂西大山深处的利川市毛坝乡,在咸丰县境内穿洞穴、过峡谷,一路向西,并入乌江后进入长江,再东奔大海,号称“倒流三千八百里”。唐崖河流域曾是金峒、龙潭、唐崖三大土司治所,沿河两岸植被茂密,风光旖旎,传统村落和吊脚楼群众多。



唐崖河发源于鄂西大山深处的利川市毛坝乡,在咸丰县境内穿洞穴、过峡谷,一路向西,并入乌江后进入长江,再东奔大海,号称“倒流三千八百里”。唐崖河流域曾是金峒、龙潭、唐崖三大土司治所,沿河两岸植被茂密,风光旖旎,传统村落和吊脚楼群众多。


进入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