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汉】汉口租界(四):巴公房子

标签:
湖北武汉汉口租界巴公房子近代古典复兴式建筑巴公邸酒店 |
分类: 南方地区 |

巴公房子,建成于1910年,是武汉最早的高端公寓楼,主人是俄国沙皇尼古拉一世的亲戚,“大巴公”J·K·巴诺夫和“小巴公”齐诺·巴诺夫兄弟。
1901年前后巴氏兄弟在汉口俄租界买了一大块地皮,范围包括东西向由两仪街(今洞庭街)到珞珈碑路(今珞珈山街),南北向由列尔宾街(今兰陵路)到黎黄陂路。并在两仪街与三教街(今鄱阳街)交汇于黎黄陂路到兰陵路间的三角地带盖起了一栋等腰三角形的大房子,1901年始建,于1910年建成。这就是人们所称的巴公房子。建成后的巴公房子成为这一带俄租界的标志性建筑。
巴公房子由巴公房子分别为“大巴公”J·K·巴诺夫和“小巴公”齐诺·巴诺夫共同建造。属近代古典复兴式建筑,总建筑面积近5000平方米,房间共计220间套,整个公寓用红转砌成,砖木结构,地下一层地上三层,廊檐、露台、曲栏、拱券和立柱各显精致,由景明洋行设计,永茂昌、广大昌营造厂营造。它是武汉较早出现的多层公寓,对我国近代建筑有较深远的影响。为当时汉口最大的公寓楼。所临的四条马路每条临街都有两至三个出入口,共有9个出入口。
巴公房子又有“大巴公”和“小巴公”之分。大、小巴公房子各一座,紧靠在一起,平面呈锐角三角形。中部为三角形天井,相当于一个内院。平面单元式布局,各单元分别设置出入口,单元分户明确。整个大楼外观立面严谨对称,尺度宏伟,内廊大理石,外廊铺间花、马赛克地坪,铺拼木地板、木裙墙,壁炉采暖,内部装修古朴典雅。是一座颇具俄罗斯风格的建筑物。但最特殊的是整栋大楼呈三角形,其尖阁三楼是一僧侣帽形的厅室,被人们俗称之为“俄国缠头尖”。
洞庭街上的小巴公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