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贵阳】探秘夜郎谷:谷主的侠客情和田园梦

标签:
贵州贵阳夜郎谷宋培伦斗蓬山大地艺术 |
分类: 南方地区 |
夜郎谷是宋培伦为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党武斗篷乡境内一条小峡谷命名的。夜郎谷生态园位于斗篷山脚,思丫河由北向南贯穿全景,全长2.5公里。景区北靠思丫民族村寨,西临斗篷山苗寨,南接上板桥布依村村寨,距花溪南大街约3公里。
花溪夜郎谷谷主宋培伦,他用20年的坚持,把中国人的侠客梦和田园情都照进了现实。据了解,花溪夜郎谷萌生于1993年:宋培伦参观美国“总统山”时被震撼到了。震撼到他的不是那四尊总统头像,而是一个印第安家族三代人,花60多年时间建造的印第安英雄“疯马”巨型雕塑。宋培伦被印第安人版“愚公移山”故事感动。他想起他一直关注的贵州少数民族,他们也如同印第安人一般,在强势文化渗透时,民族性慢慢消逝。









1996年,宋培伦放下了他那数不清的标签:辞去了大学教师职务,不当“旅美艺术家”,拒绝了所有商业项目,就连成名的漫画也不画了。他觉得自己应该停下脚步,思考自己该过什么样的生活;要全神贯注做一件传世的作品。他在贵阳最偏僻的角落,穷毕生积蓄流转了三百亩山林。他要在这儿生活一辈子,穷一生之力完成一件作品,他不想让自己的生活和心血像以前的作品那样,最终毁于推土机。1986年,他曾经建了个画家村。试图把艺术家引入农村,以艺术带动经济的方式来保护古村落,可惜画家村被拆了,因为“艺术村落”理念太超前。


流转土地不是想做地主,他只想用这种方式来保护自己的作品,
就像父亲呵护未成年的儿女。他选择石头来构建内心的奇幻世界。不用木头,因为木头会腐烂,还会消耗森林;也不用金属,因为金属会生锈,采矿会造成污染。



他把自己的艺术归结为“大地艺术”:作品应该自然、环保,与大地融为一体。夜郎谷所处的土地,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漫山遍野都是石头。石头是最廉价、普通而最自然的材料,而且最持久。这正合宋培伦心意:无论是欧洲的古堡、玛雅的神庙,还是吴哥窟,都是石头铸就。他希望打造一座屹立千年的城堡,石头是最好的选择。用铁杵翘起石块,叠成高大而突兀的石柱,先民的男性崇拜直抒胸臆;捡来废弃的陶片,给雕塑贴出眼睛嘴唇,粗狂线条凝结出神秘微笑;用几何化的图案,拼接出各族逝去的图腾,有的已记不清有的已入心。(以上文字来自网络,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