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西太原】晋祠的鱼沼飞梁

(2022-01-26 21:00:23)
标签:

山西太原

晋国

晋祠

唐叔虞

鱼沼飞梁

分类: 北方地区

2021年8月3号 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晋祠博物馆

【山西太原】晋祠的鱼沼飞梁


8月3号上午坐高铁从大同来到太原,在太原高铁站旁边的一家酒店安顿好行李后,我们直接约车去了晋祠,因为发现两地之间还是很有一段车程,坐公交会耽误游览时间。

晋祠在太原市西边的晋源区晋祠镇,但沿途都是已经建好的城区,没有乡村;途中还见到了太原古县城的指示牌,只能留到下次了。

晋祠博物馆由馆区和悬瓮山景区构成,总占地面积1696亩,其中馆区178亩,悬瓮山景区1518亩。抵达晋祠要先穿过晋祠公园

晋祠公园是在四家私人别墅(周家在田别墅、荣家陶然村、王家养年别墅、陈家息庐)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免费参观。我们直接穿越晋祠公园来到收费的博物馆区,沿途遭遇讲解员的围追堵截,不胜其烦,好不容易才摆脱,这在其它景区从未出现过。


朱红色的晋祠大门上悬挂着由陈毅元帅所写草书“晋祠”二字(未拍大门)。穿过大门,迎面而来的建筑上悬挂着一匾上书"三晋名泉" ,下挂一联"水秀山明,无墨无笔图画""鸟语花香,有声有色文章",该建筑集楼,台,殿,阁为一体,造型雄奇,雕刻精巧。从结构上看,前半部分重檐歇山顶,殿阁式,后半部分单檐卷棚顶,楼台式。上书"水镜台"出自《前汉书》"清水明镜,不可以形逃",意思是忠奸是非尽人皆知。中国戏剧中的人物都是脸谱化的,出将入相好人坏人,演员一出场,观众一目了然。戏台命名为“水镜台”,是“清如水,明如镜”的意思。每到唱戏的时候台下人山人海,古时没有现在的扩音设备,观众怎么能够听清台上的唱词呢?据说,他们在戏台前两侧的下方,两两相扣,埋了八口大缸,利用物理学共鸣共振的原理,既声音在固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快的原理,起到的音箱的效果,所以不论在祠内任何角落都能听清台上的唱词。据说修建圆明园时慈禧太后下令引用这种方法。
【山西太原】晋祠的鱼沼飞梁


【山西太原】晋祠的鱼沼飞梁


【山西太原】晋祠的鱼沼飞梁


跨过智伯渠、会仙桥,就是金人台。亦称“莲花台”,所谓金人就是铁人或铁汉。四个铁人中以西南隅的铁人为最(河南铸造),是一绍圣四年(1097)所铸,是仿佛教天王塑造,威武勇猛、摄人心魄,溜光锃亮,被称为宋朝的“不锈钢,这尊金人采用北宋先进的冶炼铸造工艺(拉皮腹膜、分部铸造)代表了宋代铸铁艺术的最高水平。台中心,是琉璃制成的小阁,高达丈许,明代遗物为祭祀时焚烧祭文用。东北角这尊民国二年补铸的铁人,此像造型呆板,比例失调,铸造技术较差。除了东北角一尊为民国二年(1913年)补铸外,其余皆为北宋铸造,东南角铸造于元祐四年(1089年);西南角铸造于绍圣四年(1097年);西北角铸造于绍圣五年(1098年)。
【山西太原】晋祠的鱼沼飞梁


莲花台的铁人像。
【山西太原】晋祠的鱼沼飞梁


【山西太原】晋祠的鱼沼飞梁


沿中轴线金人台(即莲花台)西,有牌坊一座。牌坊,又称牌楼,是通向圣母殿中心建筑的必经之路。牌坊后是献殿,晋祠的国宝建筑之一,金世宗大定八年创建,八百多年的岁月长河里只维修过两次,献殿是祭祀圣母,香案前供奉祭品和举行祭祀活动的场所。
【山西太原】晋祠的鱼沼飞梁


【山西太原】晋祠的鱼沼飞梁


【山西太原】晋祠的鱼沼飞梁


【山西太原】晋祠的鱼沼飞梁


前面一水沼名曰"鱼沼飞梁",古人以圆形为池方形为沼,因沼内多鱼,故名鱼沼。"架桥为需,若飞也、飞梁石磴,陵跨水道"故曰飞梁。飞梁创建年代以不可考,据《水经注》记载,飞梁最迟也是北魏创建。这种结构新奇的十字形桥为世界孤例,也是研究我国古代桥梁建筑重要的实例,被称为立交桥最早的模式。
【山西太原】晋祠的鱼沼飞梁


【山西太原】晋祠的鱼沼飞梁


【山西太原】晋祠的鱼沼飞梁


【山西太原】晋祠的鱼沼飞梁


【山西太原】晋祠的鱼沼飞梁


手机拍的水镜台、鱼沼飞梁和圣母殿等。
【山西太原】晋祠的鱼沼飞梁


鱼沼飞梁位于献殿和圣母殿之间。
【山西太原】晋祠的鱼沼飞梁


【山西太原】晋祠的鱼沼飞梁


鱼沼飞梁的造型确实非常独特,体现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
【山西太原】晋祠的鱼沼飞梁


【山西太原】晋祠的鱼沼飞梁


【山西太原】晋祠的鱼沼飞梁


旅途流水账加拙拍,只为记录真实的经历,感谢各位博友深情惠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