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保定古莲花池直隶图书馆水东楼含沧亭 |
分类: 北方地区 |
2021年7月27日
河北省保定市古莲花池景区

古莲花池是集园林、行宫、书院为一体,
兼有中国南北园林之美的古典园林。 以环水筑榭为显著特点,以水为胜,因荷得名。
园林内主要有春午坡、濯锦亭、篇留洞、观澜亭、绿野梯桥、红枣坡、藻泳厅、君子长生馆、水东楼等古建筑,秀丽的宛虹桥、曲桥和元代建的白玉桥,参差在假山奇石、林木荷塘间,构成了一幅“湖中有景、景中含诗”的优美画卷。各景点有机组合在一起,保持了古莲花池小巧玲珑、漪碧涵虚的风格。
园景布局严谨,山、水、楼、台、亭、堂、庑、榭参差错落,博得了“城市蓬莱”的美称。
古莲花池,总面积为2.4万平方米,其中池水面积7900平方米。
古莲花池中部以水池为主,建筑布局在水池四周,形成面向中心的态势。园内各景点主要采用的是“集锦式”布置,面向主体空间的水面,整体布局采用不对称的技法,错落有序。


水东楼南侧有两尊古碑,左是《田琬德政碑》,此碑属唐碑,为我国珍贵唐碑之一,全称《易州刺史田公德政之碑》,碑刻于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集贤院学士徐安贞撰文,书法大家苏灵芝书丹并篆额,太原王希贞刻石。碑通高3.33米,宽1.21米,碑文行书二十九行,行六十字,碑额篆书《大唐易州刺史田公德政之碑》三行,行四字。此碑原来在易县,乾隆年间移至保定时断裂为十二段,民国十八年(1929年)在保定府学时粘合为一,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移入古莲池内保存。现留有裂痕,但保存完好。
田琬德政碑一旁是王明阳诗碑。此碑原在王和阳祠内,后移至此保存。王明阳诗碑时刻于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碑高2.7米,宽0.75米,上边刻有王阳明的二首诗,碑文为行草,为王明阳手迹精品。此外还有不知名的立碑人所写的隶书跋文五行。


水东楼,上篇已介绍。
含沧亭是莲池行宫十二景中的第九景。“含沧”的“沧”字语义双关,一方面是说“水的清绿色”,另一方面,也是更主要的意义是取自《孟子·娄离上》,是孔子、孟子对《沧浪歌》的阐释:“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孔子、孟子的意思是:荣辱、得失、祸福、存亡,皆由自取。人必先有自取侮辱的行为,别人才侮辱他;家必先有自取毁坏的因素,别人才毁坏它;国必先有自取讨伐的原因,别人才讨伐它。它告诉我们:得失成败,取决于主体自身。


前一篇:【河北保定】夏日寻芳莲花池
后一篇:【北京】天安门广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