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山东曲阜孔子故里孔庙奎文阁碑亭 |
分类: 北方地区 |
2021年7月19日
山东省曲阜市孔庙景区
过奎文阁便是十三碑亭院,院内有十三座碑亭,,南八北五,东西排列。保存了唐、宋、金、元、明、清及民国时期所设立碑刻57块,南排中间两座碑亭系元代至元五年(1268年)和元大德六年(1302年)建的;次外两座系金代明昌六年(1195年)所建,其它均为清代建筑。按孔庙的建筑发展,清代碑亭应建在大中门前,清皇帝为了显示自己,将碑拥挤在各碑亭之前,故在此院内出现了双檐穿插交错的拥挤现象。因此有人说这种犬牙交错,两角相顶,巨檐相交的建筑结构,是古建筑学上所讲的“勾心斗角”。碑亭的形式大同小异,重檐歇山,黄琉璃瓦顶,平面呈方形,三间见方,明间开敞,稍间砌墙。


在奎文阁门前,总是有很多导游在卖力地介绍“勾心斗角”,但游客完全看不出来如何“勾心斗角”;勾心斗角,见于唐杜牧《阿房宫赋》:“各报地势,钩心斗角”,是一种艺术语言,至于其建筑结构是什么样子,已无法确知,也不可能详知。只能姑妄听之,一笑而过。
奎文阁内的孔子画像处人头攒动,完全没法近身。










奎文阁位于孔庙的中部,是藏书的一座楼阁。中国古代以奎星为二十八宿之一,主文章。阁始建于宋天禧二年(1018年),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改建。奎文阁三重飞檐,四层斗拱,面阔七间,进深五间,长30米,宽17.62米,高23.35米。阁的内部有二层阁,中间夹有暗层,结构独特,工艺奇巧。上层是专藏历代帝王御赐的经书、墨迹的场所,明清两代曾专设奎文阁七品典籍官一员进行管理,暗层专藏藏经板,下层专藏历代帝王祭孔时所需的香帛之物。


后一篇:【山东曲阜】孔庙:杏坛和大成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