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第一座跨海大桥诞生记

标签: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博斯普鲁斯海峡法蒂赫大桥欧亚大桥 |
分类: 欧洲 |
2019年2月11日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博斯普鲁斯海峡
游轮通过法蒂赫大桥没多久,就迎来了欧亚大桥,是跨博斯普鲁斯海峡第一桥。
1968年,第一座跨越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大桥开始修建,修筑在博斯普鲁斯海峡最窄处。
1973年10月30日,第一座博斯普鲁斯海峡大桥通车,全长1560米,跨越海峡水面1074米,桥身离海面64米,各种类型的船只都可以通过,是欧洲第1大吊桥,世界第4大吊桥。两个桥塔有165米高,连着两根58厘米粗的钢索,这钢索是用11300根五毫米的钢丝拧成的。除两头的钢架外,大桥中间没有桥墩,整个桥身就吊在两根钢索上。
从此,博斯普鲁斯海峡大桥北连黑海,南通马尔马拉海、地中海,是黑海沿岸国家出外海的第一关口,并连接欧亚两大洲。它将被海峡分割的城市联在了一起,也把欧亚两大洲连结在一起。
有了1973年通车的第一座博斯普鲁斯海峡大桥,后来接着在1988年法蒂赫大桥通车,2016年第三座桥通车。
其实自古以来,历代统治者一直梦想建桥,把海峡两岸连接起来。
博斯普鲁斯在希腊语中是“牛渡”之意。传说古希腊万神之王宙斯,曾变成一头雄壮的神牛,驮着一位美丽的人间公主,从这条波涛汹涌的海峡游到对岸。海峡因此而得名。博斯普鲁斯海峡是沟通欧亚两洲的交通要道,也是黑海沿岸国家出外海的第一道关口。
由于两洲各国间的商贸等各种交往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不断增多,它的地理位置尤具战略意义。公元前5世纪的波斯帝国国王大流士一世率领军队西侵欧洲时,曾在博斯普鲁斯海峡上建造了一座浮桥。东罗马帝国时期十字军东征时,曾乘船渡过这里,直逼耶路撒冷。
1841和1871年,土耳其曾先后制定了通过海峡的商船和军舰的管理条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英、法等国曾达成一项秘密交易:如果它们在战争中取胜,土耳其的君士坦丁堡、博斯普鲁斯和达达尼尔海峡两岸的大片土地,以及这两个海峡之间的马尔马拉海中的岛屿将归俄国。交换条件之一是英、法的船舰可以自由通过海峡。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列宁宣布废除这一秘密条约。如今,海峡两岸的土地主权均属土耳其。通过这个海峡的船只,按照1936年在瑞士蒙特罗签订的《关于海峡制度公约》的规定行驶。
在海峡南端的最窄处,飞架着世界第四大吊桥、欧洲第一大吊桥──博斯普鲁斯海峡大桥。它气势雄伟,横跨在海峡西岸的奥尔塔科伊和东岸的贝伊勒尔之间,连接着欧、亚大陆。
请仔细看桥塔上方吊索处的加固部分,法蒂赫大桥是没有这样的设计,这就是外观相似的两座桥的简易区分方法。

大桥正中有一道白线,白线以东是亚洲,以西是欧洲。桥面可以并排行驶 6 辆汽车,如果桥上停满汽车,西岸桥塔就要向里倾斜 86 厘米,东岸桥塔则倾斜 90 厘米。如果碰上海面上刮大风,大桥会左右摆动一二米。不过,这些都不会发生什么危险,不必为之恐惧。这座桥上规定只行驶汽车,不准行人步行通过。大桥的桥面离海面64米,各种大型船只都可以在桥下通行无阻。
旅途流水账加拙拍,只为记录真实的经历,感谢各位博友深情惠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