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巴黎】巴黎圣母院是磨洋工的产物

标签:
第二次欧洲之旅法国巴黎西岱岛巴黎圣母院 |
分类: 欧洲 |
2018年7月30日
法国巴黎西岱岛巴黎圣母院
第二次欧洲之旅,一路又看了不少教堂,审美疲劳了;但再疲劳,巴黎圣母院不能错过;
因为巴黎圣母院是典型的哥特式天主教教堂,是世界各地很多后建教堂的模仿对象和参照物;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巴黎圣母院无法被超越,因为它是磨洋工的产物,从奠基到最后竣工,将近两百年光阴流逝了;试问现在哪里还有这样的设计、建造者?现代人急功近利,恨不得立竿见影起高楼,立马见效益有政绩,所以不可能再有巴黎圣母院这样的宏伟精致教堂。
来到西岱岛,找巴黎圣母院,开始同伴们错把另一处古建筑当成巴黎圣母院,但我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它,都无法产生庄严肃穆的感觉;费了一番周折,我们终于来到这座凝聚法兰西民族多少代人聪明才智的巅峰之作,代表着哥特式宗教建筑的旷世之美。
我们没有急于进教堂,因为教堂前排起长队,不如先绕教堂外围一周,等排队长龙消退再进,自由行就是这么自由任性。
排队进教堂的队伍很长很长。


教堂前广场有多尊雕像。

教堂前广场旁边的建筑。




巴黎圣母院正面高69米,被三条横向装饰带划分三层:底层有3个桃形门洞,门上于中世纪完成的塑像和雕刻品大多被修整过。中央的拱门描述的是耶稣在天庭的"最后审判"。

巨大的门四周布满了雕像,一层接着一层,石像越往里层越小。

全是密密麻麻的雕像,密集恐惧症患者最好别看。

佩服法国人过去的工匠精神,他们设计建造巴黎圣母院不计时间成本,而是满怀虔诚之心,弘扬基督精神,奉献给世间最美的精品。


此门在左边,是圣母门(Virgin'sportal),描绘圣母受难复活、被圣者和天使围绕的情形。

右边拱门则有教堂最古老的雕像(1165-1175),描述的是圣安娜(St. Anne)的故事,以及大主教许里(Bishop Sully)为路易七世(Louis ,于12世纪下令兴建圣母院)受洗的情形。
神态各异的雕像。


拱门上方为众王廊(Galerie des
Rois),也称国王廊,陈列旧约时期28位君王的雕像。

我实在无法区分他们,难怪在1793年法国大革命时被误认为是法国君王,被破坏拆除,到了1977年才被找到,先藏于克吕尼博物馆(Musee
de Cluny)。后来,雕像又重新被复刻并放回原位。





玫瑰玻璃窗供奉着圣母圣婴,两边立着天使的塑像。左右两个拱门上方的玻璃窗也彩绘了圣经故事,两侧是亚当夏娃的雕像,可惜我没有拍。




第三层是一排细长的雕花拱形石栏杆。在这里的设计中,瓦雷里·勒·迪克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他在那些石栏杆上,塑造了一个由众多神魔精灵组成的虚幻世界,这些怪物面目神情怪异而冷峻,俯着脚下迷蒙的城市;还有一些精灵如鸟状,但又带着奇怪的翅膀;出现在教堂顶端的各个角落里。它们或在尖顶后面,或在栏杆边缘,若隐若现,它们这些石雕的小精灵们几百年来一直就这样静静地蹲在这里里,思索它们脚下那群巴黎城里的人们的命运。
左右两侧顶上的就是塔楼,后来竣工,没有塔尖。
看完圣母院的正立面,我们来到圣母院的侧面,感受建筑外观的朴实无华,与正面风格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