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江孜】帕拉庄园:天堂和地狱曾经门对门

标签:
日喀则坐着火车去西藏农奴制度帕拉庄园奢侈品 |
分类: 青藏地区 |
帕拉庄园,一个到日喀则之前从未听说过的景点,当导游介绍我们下一站去帕拉庄园,我的第一感觉是:忽悠,又是忽悠,就好像多次被忽悠去买牦牛肉干、藏药和藏饰一样。
帕拉庄园是西藏大贵族帕拉家族的主庄园,全称帕觉拉康,位于江孜县城西南约4公里的班觉伦布村,是目前西藏唯一保存完整的旧西藏三大领主贵族庄园。
庭院里的煨桑炉,当然早就没有燃烧松柏枝,早就不冒烟了。
格桑花在院子里风姿绰约的盛开,将庄园装点得充满生机。
高原上的空气稀薄,紫外线强烈,花儿格外艳丽芬芳。
庄园最高有五层,当然每层的层高没有3米,有些层高只有两米,相当于阁楼。
朝南一面有露台。
在露台上尽享远处的山景。
想象当年这些庄园主人、贵族老爷和夫人在这里边喝热腾腾的酥油茶,边欣赏云卷云舒的美景,该是多么令现代人羡慕嫉妒恨的生活。
回到庄园内,昔日的部分房间已改成陈列室,陈列庄园主人用过的物品。
上图是各种进口食品,下图是各种洋酒。
名贵钟表,这些舶来品很多是通过陆路,从印度等地辗转来到西藏,成为贵族们的心爱之物。
他们使用过的器皿,无论是玻璃的,还是陶瓷的,都设计独特,做工精致,堪称佳品。
中间那个法器,中间那段是少女的小腿骨做的,听到这样的介绍令人毛骨悚然。
银器很多,显示这些贵族高人一等的品位,还有不差钱的土豪作派。
经由这些奢侈品所展现,当年奢靡的生活场面仿佛就发生在我们眼前。
绿松石、玛瑙、红珊瑚等名贵玉石加工成各种各样的饰品,戴在头顶,挂在胸前,告诉人们他们的富有和高贵。
还有手工缝制的毛皮毡靴,使他们在高原的寒冬保持双脚的暖和。
造型独特的皮帽也是生活的必需品。
用来附庸风雅的折扇,高原上真的不需要,哪怕是夏季。
穿的是绫罗绸缎。
更多的是轻裘皮草。
这一件的介绍里说是鼠皮制成,我简直惊呆了:多少只老鼠才能缝出这样一件大氅?太太太穷奢极欲了!
看不懂的物品。
雕梁画栋,虽然今天油漆斑驳,当年可是西藏最好的室内装修。
红色的角柜,长久安静地伫立一隅。
桌上的人像雕塑,今天仍面庞饱满,栩栩如生。
沙发上的陈设,今天仍完好无损。
梁上垂下的唐卡,大小呈等差排列。
柜子里琳琅满目的用品。
时间永远定格在农奴翻身的那一刻。
岁月无声的流逝,这些物品却永远等不来主人了。
永远陪伴它们的是一组蜡像。
男女主人陪两位客人打麻将。
仆人端茶送水,小心伺候。
主人红光满面,春风得意。
帕拉庄主两口人占有建筑面积为5357.55平方米的82间房屋。可出了庄园侧门,马路对面,朗生(农奴)的家就不堪入目了。
低矮、黑暗、拥挤,家徒四壁,这些词都不够形容当年朗生们的生活环境。
如果人间有地狱,他们就是生活在地狱中。
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只有当帕拉庄主1959年叛逃后,这些农奴才脱离苦海。
这些难受的画面让人无法多呆多拍,走出朗生的院落,高原阳光依然灿烂。经历了苦难,迎来了甘甜的农奴和后代,还会欢迎那些过去作威作福的贵族们归来闹独立吗?答案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