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唐莲宋诗文沁香(小芝原创)

标签:
荷花诗歌文化 |
分类: 芝草露华 |



荷花的祖籍在中国,生长在地球上已一亿多年,荷文化的根在中国,溯源而上。我看到...
从野外走进文明庭院,最早记载的应是吴王为西施所建的“玩花池”,那池中的花便是荷花。
而最早的荷花诗,当出自《诗经》。诗经中有“山有扶苏,隰(xí) 有荷华”(郑风)。
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
彼泽之陂,有蒲与蕳。有美一人,硕大且卷。寤寐无为,中心悁悁!
彼泽之陂,有蒲菡萏。有美一人,硕大且俨。寤寐无为,辗转伏枕。
这首诗是一首爱情诗,主人公是少女少男。
以荷花、莲蓬、蒲草起兴,蓬蓬勃勃的植物,波光潋滟的池水,呼唤着生命的旺盛发展。主人公目睹心感,自然而然地有所思有所悟有所诉。
所以,荷花在这里是背景,衬映爱情的高洁与尊贵。
数百年后屈原笔下的《离骚》,出现了荷花诗句:“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以宣示他期望国富民强高洁含香的政治思想,洁身自好的志行品德操守
。
之后有汉乐府民歌《江南可采莲》,江南可采莲,莲叶荷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当我初读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歌时,我反复地打量它半天,主要是质疑它的年龄,两千来岁了,比白话还白话,这诗这文,雅俗共赏,老少皆宜,老祖宗的语言真是美仑美奂。
其实,在唐诗宋词中,这种写实经典比比皆是。
当然,曹植的《芙蓉赋》也非常美,览百卉之英茂,无斯华之独灵。结修根于重壤,泛清流而擢茎。竦芳柯以从风,奋纤枝之璀璨。其始荣也,皦若夜光寻扶桑。其扬晖也,晃若九阳出旸谷。芙蓉蹇产,菡萏星属,丝条垂珠,丹荣吐绿,焜焜韠韠,烂若龙烛。观者终朝,情犹未足。于是狡童媛女,相与同游。擢素手于罗袖,接红葩于中流。
开篇即叹“览百卉之英茂,无斯华之独灵。…”翻译出就是:“见过无数名花贵卉,从没见过像荷花这样有灵性的。”
其实这一篇是真正直写荷花的赋文, “泛清流而擢茎”、“奋纤枝之璀璨”写尽荷花亭亭玉立、五尺荷柄端头花朵别样美丽、明艳。只是文中生僻字太多,文言文味很重。故能吟诵的人很少,正是通常所说的,一般人看不懂了。
南朝《采莲赋》(梁元帝)也是如此。
荷花之美之洁引无数文人骚客吟诗赋文。
李商隐《赠荷花》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这是直写荷花,特别美的是“舒卷开合任天真”,但是,全诗给人以抑郁的感觉。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前一篇:荷香融晨光(小芝原创)
后一篇:洪湖拾贝(小芝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