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静静的自然长河,泛起涟漪(首次导览有感)(附导览小结)(小芝原创)

(2016-06-23 22:23:33)
标签:

尝试自然导览

荷花

荷文化

分类: 芝草露华
静静的自然长河,泛起涟漪(首次导览有感)(附导览小结)(小芝原创)
静静的自然长河,泛起涟漪(首次导览有感)(附导览小结)(小芝原创)
静静的自然长河,泛起涟漪(首次导览有感)(附导览小结)(小芝原创)
  (指导这孩子学学荷花的形态,多生动,就是一朵美丽的荷花。)
  《静静的自然长河,泛起涟漪》
                        ——首次导览有感
  静静的自然长河,今天泛起涟漪,是荷花庄园的故事,是孩子们好奇的触角伸进童话里的风景,搅动得自然心旷神怡,我看到美丽的自然荡漾笑意。
  “我是红树林基金会志愿者,是深圳洪湖公园自然中心导览员,欢迎大家走进荷花庄园”。
   我诚惶诚恐地开始了首次导览。
   一份荣幸,能为那一位位灵气满溢的小朋友介绍荷花庄园,说说荷花的前世今生、荷花的传说、荷花的发展,说说醒来的古代莲子开放它梦中娇颜,说说从太空旅游回来的荷花回眸一笑分外艳,还有相关小试验。
   荷花开放的季节,清香飘来远古的问候,我毕恭毕敬地留一缕在心里,滋润干涩的双眸。
   心里有了谱,静静的荷香飘过,静静的荷花静静地笑,映日荷花别样红,岁月长河里,生动的虹朵!
   一支荷花漂来,似乎看到那朵荷花挺了挺身子,就从这儿开始,一位孩子生动地演绎了精神的荷花形态。我似乎看到荷花感动得香腮有泪:“一个个孩子多么美!人间纯情多么美!”
   荷叶有泪吗?那荷叶上为什么有水珠晶莹剔透,是在告诉小朋友什么呢?噢!是荷花自洁的能耐。
   荷花、荷叶、荷花历史、荷花文化历史,我不用再背,我已成了荷塘中那一层轻雾,轻雾里我已穿越,亿年前,我看到那时的蓝天、絮朵,那亿年前我的地球母亲,噢!正是白垩纪,小朋友一听到这白垩纪,“恐龙”!他们反应之快,让你没有了反应。
   恐龙那巨大的脚掌支撑那巨大的身躯,踩进沼泽,跨过江河,在湖泊浅滩打斗争夺。
   火山爆发、冰川封冻,自然环境那样恶劣,自然界生物、植物一片萧瑟。
   静静的荷香飘过,静静的荷花静静地笑,映日荷花别样红!
   时间来到始新世、中新世,恐龙在哪,那巨大身躯在哪?风雨中荷花带泪,已说不清它已凭吊了多少飞禽走兽,还有一株株植物只留影在荷花的心里。
   岁月长河流过,静静的荷香飘过,静静的荷花静静地笑,映日荷花别样红!岁月长河里,生动的虹朵!
   或许就是这一份宁静,让孩子们听懂了大自然的声音。
   如果你在荷塘边听到童声齐诵《小池》,多么幸福!我享受到了这份幸福!
    你们听: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池》真美!诗人杨万里用那份“惜”、那份“爱”将大自然深深感情化。你还能说大自然无情吗?不!它的真情真自然!
    孩子们听懂了,你听,那孩子说,他听到蜻蜓站在小荷上对小荷喃喃低语:你是我的小摇篮;而另一位孩子说,他听到“你是小小停机坪”(后来必须有飞机,千年前就有小蜻蜓预言“停机坪”,心里乐开了花);还有一位孩子说,他听到蜻蜓对小荷说“你好,我又见到你了!”...。
   那么,诸位,小荷对蜻蜓又说了什么?这次,我代表小朋友向诸位提问。
   静静的荷香飘过,荷花摇摇摆摆,似依依不舍说再见,小朋友挥手告别自然伙伴,留下一份童真让荷塘旖旎早晨的阳光。
   在大自然中,想做一个好导览,必须置身大自然,让灵魂走进大自然,做一滴露珠,化一株绿茵,感觉大自然的呼与吸,亲近大自然。方能翻译大自然的语言,体会大自然的喜怒哀乐。做一个真正的自然导览。
   我首次导览,正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时,这让我的灵魂震撼,大自然——大能的手雕刻一幅美好的画图!
   我们的荷花从童话中走来,我们的深圳从童话中走来,自然童话,人文童话,交融相同的祈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作于6月19日,后略修改)
静静的自然长河,泛起涟漪(首次导览有感)(附导览小结)(小芝原创)
深圳多美啊!你们家有咱家这风景吗?这蓝天、这白絮,大美,自然情怀!
静静的自然长河,泛起涟漪(首次导览有感)(附导览小结)(小芝原创)
静静的自然长河,泛起涟漪(首次导览有感)(附导览小结)(小芝原创)
静静的自然长河,泛起涟漪(首次导览有感)(附导览小结)(小芝原创)
诠释了映日荷花别样红这大自然的风景。
静静的自然长河,泛起涟漪(首次导览有感)(附导览小结)(小芝原创)
   心里有香荷,掌上绕荷香。
静静的自然长河,泛起涟漪(首次导览有感)(附导览小结)(小芝原创)
  蓝天白云,清荷芳华。
静静的自然长河,泛起涟漪(首次导览有感)(附导览小结)(小芝原创)
这朵荷花,羞蒙荷叶半遮面,
静静的自然长河,泛起涟漪(首次导览有感)(附导览小结)(小芝原创)
 无穷碧上一朵虹。
静静的自然长河,泛起涟漪(首次导览有感)(附导览小结)(小芝原创)
静静的自然长河,泛起涟漪(首次导览有感)(附导览小结)(小芝原创)
   做荷叶的自洁效应试验。
静静的自然长河,泛起涟漪(首次导览有感)(附导览小结)(小芝原创)

静静的自然长河,泛起涟漪(首次导览有感)(附导览小结)(小芝原创)
 都想要那面旗。
静静的自然长河,泛起涟漪(首次导览有感)(附导览小结)(小芝原创)
这孩子在说他感觉更深的环节。
静静的自然长河,泛起涟漪(首次导览有感)(附导览小结)(小芝原创)
蓝天下一声叮咛,愿是你看见的风景。
静静的自然长河,泛起涟漪(首次导览有感)(附导览小结)(小芝原创)
   右边第三个孩子说他的自然名叫大熊猫,这孩子很可爱。
静静的自然长河,泛起涟漪(首次导览有感)(附导览小结)(小芝原创)
静静的自然长河,泛起涟漪(首次导览有感)(附导览小结)(小芝原创)
静静的自然长河,泛起涟漪(首次导览有感)(附导览小结)(小芝原创)
静静的自然长河,泛起涟漪(首次导览有感)(附导览小结)(小芝原创)
集合时。(非常感谢两位助教老师)
静静的自然长河,泛起涟漪(首次导览有感)(附导览小结)(小芝原创)
导览部分图片来自洪湖自然学校志愿者友情拍摄,特别感谢。

                              映日荷花别样红

     ——洪湖公园荷花导览总结

    619日,艳阳高照,晴空万里。

    洪湖公园荷花盛开,万物葳蕤。

    洪湖自然学校“开学”后第三次导览活动开始啦!

整个导览活动总结起来,就是一个字——“热”,不仅天气热,主讲老师的导览热情更高,参与活动的小朋友和家长也给予了热烈的反响。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蓝天之下、烈日当头,这两句耳熟能详的诗,也让导览团队有了特别的感受,“映日荷花”果然是“别样红”。

以下在李老师的“导览总结”之外,浦黎、蒲葵两位助教做一点补充,这也是导览团队讨论之后的共同意见,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特别值得发扬的亮点:

1、十个问题小纸条,如同“一条红线”贯穿始终。

把导览词的内容融会贯通,化为十个小问题,排好序号写在纸条上,导览开始前每个小朋友抽一个纸条,拿住自己的“问题。”

“小纸条”既能够使主讲老师在带领大家赏荷、识荷的讲解中有条不紊、环环相扣,又能抓住小孩子急于“打开问号”的心理让他们专心听讲,更能制造和引导参与互动的氛围让小朋友踊跃表达,可谓“一举三得”。

这些比较鲜活的问题有,“莲香湖里有几种花?学学它们的姿态”、“湖里的叶子有几种?它们像什么?有什么不同?”、“荷花为什么出淤泥而不染?”、“叶子上为什么有水珠?”、“关于荷花,你还知道哪些优美的诗文?”等等,比较浅显易懂又有趣味性和悬念,在活动中孩子们都特别积极地提出自己手中的问题,认真听讲,开动脑筋、发挥想象力积极发言。

2、跟荷花“说再见”,融入情感教育,引导孩子对大自然的敏感,学会观察和表达。

讲到荷文化的悠久历史,问孩子“你还知道关于荷花的哪些美诗美文”,令人吃惊的一幕出现了,孩子们齐声背诵杨万里的《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便有蜻蜓立上头”。一个小男孩还大胆地说,他刚才就看到了一个蜻蜓落在荷花的花苞上,就正好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便有蜻蜓立上头”。主讲老师表扬了他观察仔细,继而引导孩子们从这首诗中体会原本没有感情的“泉眼”却能够“惜”细流,照在水上的“树荫”也能够“爱”晴柔。继而启发,前两句诗把大自然“化无情为有情”,接下来小朋友也像宋朝诗人杨万里一样来想想,蜻蜓立在小荷上面,会说些什么呢?

孩子们的回答充满了诗意和想象力:

有的说“荷叶是我的小摇篮”;

有的说“你是停机坪”;

还有的说:“啊,又见到你了”

……

离开莲香湖时,李老师启发孩子们,“现在我们要离开这里,前往品荷园,大家看荷叶摇摇摆摆,好像在道别是吗?对,来,让我们现在跟这里的荷花说再见……”

这一堂导览课,小朋友与荷花,建立了特别的情感,从此荷花不再是书本上、古诗里、画册上高高在上的“花中君子”,而是可以跟它说悄悄话的“自然伙伴”,这种对自然之美的领会、敏感以及由此带来的想象力、创造力的萌发,都是课堂里“死”的知识所不能给予的。

3、专业的摄影伙伴特别给力,为活动留下了宝贵的纪念。

本次活动青青河边草(朱青)和斑头大翠鸟(何丹)两位伙伴不辞辛苦全程参与,“专业摄影”效果亮眼,为活动留下一个个精彩瞬间,点赞。

二、对今后导览的建议:

1品荷园嘴巴“拉拉锁”环节没有实际用处,偶尔小朋友说一两句话无伤大雅,可以像说注意事项一样让大家跟上队伍、不乱拍乱停妨碍导览节奏就可以了。

2品荷园与下一节“布吉河污水处理利用”之间,衔接不是很流畅,主要是品荷园后门上锁,我们没有钥匙,要去布吉河,只能从品荷园原路返回,耽误时间,如果是大热天或者下雨就更麻烦。建议与公园更好沟通解决这个问题。或者可以在品荷园导览结束,把“淤泥化身的公园”内容融合到之前的讲解中。

3、参与小朋友年龄设定6——9岁有些偏低,孩子太小,很难理解荷花更深层次、更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无法参与到各种互动中,有点拔苗助长的意思。本次导览有一个5岁的小孩参加,几乎全程趴在家长身上,没有说话。建议以后招募二年级以上的小学生参加活动。

这次导览一个比较深的体会是,吃透教材、自身做好丰富的知识储备是一堂好课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形式为内容服务,每个导师可以根据导览内容设计形式多样的问题、环节、辅助教具,达到更好地为市民朋友传递知识、开发智力和挖掘潜能的目的。

 其实,每一次导览,对导览员来说都是一次提高和锻炼,我们也收获满满。希望以后洪湖公园自然学校的导览科普活动会收到更好的效果,也期待同伴们的表现一次比一次更精彩! 

               蒲葵  李玉芝  浦黎 

                                  201662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