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大哥于山东省聊城阳谷七级镇三里庄边的河岸留影,据二叔的儿子玉增介绍,这条河流是南水北调去天津的河流,水质非常清,也惠及两岸民众,玉增言谈中流露出无限感恩。

与二婶及其孙男娣女在二叔家长子宅院堂屋前合影
《芬芳故土情之三里庄新貌》
一.梦里故土
对于山东老家,听到最多的是奶奶的介绍,有三合院的风景,有大田里的麦香,高粱玉米,有山芋。而我下放后,在大田里劳作时,常常在想家乡是不是也是这样的绿,麦苗绿,高粱玉米初长时的绿,山芋秧子的绿,从春到冬一年四季的大田里的绿。
第一次踏上山东的土地,不是回聊城阳谷的老家,而是八十年代中期从泰山到青岛一线的旅游。所以,老家给我的印象太美了。
那当然!泰山之巍峨,日出壮观,开阔了我的眼界,为我定义了气派里程碑的模样;济南泉城之清新,柳风荷香常在梦中翻卷成结;而青岛之滨海城市风光放飞了我的心绪,随浩瀚飘荡。
但是,那不是我的祖籍地,父亲退休后总说要带我们回去,最终没有成行。
二. 故乡情真
那天,接到电话,说二叔故去,心里很难过,当即买了车票,真的是要回去了,要回到故土,一来送送二叔,二来也看看真正魂牵梦绕的故土,看看在那片土地上生活的亲人。
那天,当我踏上故土的第一时间,就在心里告诉父亲:“爸爸,我回到了山东聊城阳谷家乡”。
从聊城下了车,是二叔的孙女李丽、李丽老公及我大哥(大哥先到一天)接的站。这次回去的几天行程,李丽小夫妻俩安排得很妥当,很感谢!
一路上是大片的麦苗,绿油油的麦苗。
走进三里庄,到了二叔二儿子小科家,见过慈善的二婶,叙了两句,感到八十岁的老人精神很好,身体健康。
又到二叔的院里给二叔行了礼,下午送走了二叔。
我开始认识本家的姊妹及其他们的家庭:曾经到过我家的玉芹及其一家、玉增及其一家,听奶奶说过的玉莲及其一家,还有奶奶没提过的玉科及其一家。
玉芹一见到我就说胖了,高了,我说胖了是真的,高了就不太可能,我们还是十七年前见的面。
随后,又听玉增说起我父亲当年十五岁就参加了游击队民兵(现在想来,那还不算是正式入伍),说奶奶十分担心,让他父亲去找我父亲回去,而我父亲很坚定的表示不回去,后来南下到了安徽蒙城。
看来,二叔常和他们说到我父亲,所以,那段历史他们都听说过。
而这些,我真是首次听到,以前只听说过父亲在五几年就是安徽省蒙城县公安局副局长,退休时享受正处待遇。
父亲一生是山东人的性格,直爽、朴实而厚道。
说实在的,我也曾经非常厚道,只是曲折的生活,历经小人暗算,让我恼怒得有点迷失,心胸不再是那么开阔,但总体上来说,我依旧是厚道性格。(笑)
故乡行最大的感受是故乡情,叔叔的儿孙辈非常开朗,开朗地说话,开朗地笑,开朗地大口喝酒,说你回到这儿是到了家了。
心,可以安放,不必提着,不必防着,所以轻松,热血在轻松流动,故乡的温馨漫过每一寸经络,心泰神安!
是家!是奶奶爷爷生活过的家,是爸爸曾经生活过的家!是真实的故乡!
热泪滴在故土,飘泊的感觉在这儿立即云开雾散,是故土的力量!
三.故乡新貌
七十年前父亲离家,后来南下,然后成了家有了我们姊妹五个。
我们姊妹五个有四人下放,一人参军(弟弟),后来陆续工作,其中有一人(弟弟)下岗,但每个人都非常认真生活,敬业爱岗。姐姐二十九年前北上辽宁沈阳,二十一年前,我南下深圳。
我的侄女侄儿及外甥也是朴实而厚道的人,他们都很认真的生活,很认真工作,还有一个自己创业。其中,一个侄儿是大学生,外甥是硕士研究生。
二叔的四个子女基于当时的现实,都在家里生活,但是很有志气,成家后,都非常注重孩子们的教育,这次回去,感到最惊讶地是,叔叔的孙子辈、外孙辈也很有志气,除最小的孙子还在高中读书外,已有三个大学生(一个孙女,一个外孙,一个外孙女),两个中专生,而且都在外或工作或打工,那份闯劲让人赞叹。
当然,叔叔的孙子辈的成功培养基于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
这次回去看到七级镇镇政府非常注重农民的创收,三里庄的大棚蔬菜种得一片兴旺,家家户户都住上三合院,盖得非常漂亮,再不是那个低矮的泥屋陋房。
这样的镇政府让人从心里点赞!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玉增自已办起了付业,为他儿子付了首付在聊城买了新住房,敢于创业是兴旺的开始。他的闺女就是李丽,已有了自己的家,有了儿子。
玉芹也说为她的儿子在聊城买了房子,已付了首付,真不容易;她的闺女已有了闺女。
玉莲的儿子在江苏某地打工,已在那成家,女儿大学毕业在某地医院工作。
说完这些之后,玉芹还连声问:“你看看这里是不是过上了小康生活?是不是?”
我连说:“是!是!是!”,而且,相信以后会兴建更为文明的家园。
真正告别了那份贫穷!
以前,曾经的凄凉让人想起空旷荒郊冬天的北风。
在二叔二婶院子的前面有一处低矮的泥屋,那天,玉芹说,这是我父亲最后一次回山东,在二叔家吃过饭的原来二叔与二婶的住房。
看到父亲曾经在这样的房子里用餐,我心里好难过,爸爸没有看到他的故乡实实在在地变化。但是我想,父亲在天之灵是知道的,他一定极欣喜。
想到这一切,我在心里对父亲说:“爸爸,你放心吧,家乡不再是你最后一次看到的泥墙陋室,而是高达三米八的宽敝的青砖房,这儿的亲人生活得比想象中的要好。”
非常感谢我们伟大而英明的党,感谢聊城市政府、阳谷县政府,带领当地农村人实现了小康生活,让我们游子看到了不一样的故乡。
不一样的故乡,温馨扑面,柳丝垂下青帘,燕舞、三春、满院兴旺。
不一样的故乡,乡音朴实,三里庄园新貌,欢声、亲人、真情阳光。
阳谷

阳谷人厚,景阳酒香

我与大哥与二婶及二叔家儿女合影(右一,叔家大闺女李玉芹;右二,叔家二儿子李玉科;右三,我大哥;左一,叔家二闺女李玉莲;左二,我;左三,叔家大儿子李玉增;前为二婶。)

[我与大哥与李玉增及他媳妇及闺女李丽一家,他儿子因在柬埔寨打工未能返回。我与大哥在老家几天,得李丽(左二)及王峰(右一)小夫妻俩接待安排,很感谢!]

我与大哥与李玉科一家,玉科家的院子没有玉增家的院子盖得完善,说以后还会再继续完善。加油!

我与大哥与李玉莲及其儿子合影,她闺女上班。因当地风俗,那两天只有二叔家的闺女在她们娘家。

我与大哥与李玉芹合影,她闺女上班,儿子在家没过来。

玉莲在东厢房前。

西厢房

石榴树

枣树

传说中的土炕

地暖

他们家东厢房隔成两间,北屋是厨房,图为灶台。灶台与南屋的地炕相通,烟气通过土炕再由烟囱飘散。

这是三合院的构成之一。哈哈。这张图片来之不易,我拿相机给它照相,它吓得魂不附体,拼命狂叫,几张下来,明白了,于是,它安静了。
据玉芹说,这是我父亲最后一次回山东,在二叔家吃过饭的二叔与二婶的住房。
我心里好难过,爸爸没有看到他的故乡实实在在地变化。但是我想,父亲的在天之灵是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