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昔年所写《千年一叹》读后感的另一则。
在读《千年一叹》这部史诗般的著作时,有几个画面,不管岁月的羽翅如何疾速的翱翔,它都深深映在脑海:飘过爱琴海的黑帆就是其中的一幅。
“传说:当初米诺斯宫殿里关了一个半人半牛的怪物,每年要雅典送去七对少男少妇作为牲供奉。有个叫希萨斯的青年下决心要废除这个怪物,与父亲商量要混迹于少国少女之中上克里特岛寻隙把怪物制服。这件事情凶多吉少,父亲约定,他会在海崖上时时眺望,如果有一条撑着白帆的小船出现在海面,证明事情已经成功;如果顺潮飘来的小船上挂的是黑帆,那就说明儿子已经死亡。
儿子在米诺斯宫殿里制服了怪物,但走不出迷宫一般的道路,而米诺斯王的女儿却看上了他,帮他出逃。谁料这对恋人漂流在大海的半途中,公主突然病亡,这位青年悲痛欲绝,忘了把船上的黑帆改挂白帆。天天站在崖石上担惊受怕的父亲一见黑帆只知大事不好,立即跳海自尽,而这位父亲的名字就叫爱琴。”
从克里特岛走出后,就随着余秋雨老师这优美的文笔来到爱琴海畔,这个以慈父、以伟大的父亲、以苦痛的父亲命名的海洋,在我的心目中变得那么神圣,仿佛听到湛蓝的海水涌动的诉说,仿佛看到那分明就是一颗明澈的心灵。我说它一定读懂了线性文字A的全部内容,并理解了世界古文明沉淀的精华,而泛起这样圣洁的光芒。
是的,它见证了不管是大西州的沉没还是克诺撒斯宫殿的离奇毁灭,还有这黑帆上飘着的传说,它都见证了,因此,它一定悲伤过,悲伤的无以言喻。所以有了大痛之后的宁静,大悲之后的淡定,这让它在世界海洋族里光彩夺目。它诗情冉冉,它弦乐悠悠,它握手我们无法握手的岁月,它生长我们可以握手的情境。
而此时,我想到我们海洋的幸运,它见证了黄帝时代的文字一步步传承并发扬光大;它见证了秦始皇一统文字的华丽气魄;它还以无比广博的胸襟衍生出“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精卫填海的无比美妙的情恋传说;它还创造了海神娘娘的神奇。它是何等富有,又何等大气、豪迈,因此,它的柔情让沧桑岁月无痛;它的愤怒让狼烟岁月无痕;它以广博咽下所有,直酿出今天中国龙再次腾飞的复兴,凤凰涅磐后的重新翱翔;酿出“再也没有人能以侵略者的姿态在这片土地上欢呼”的盛世;酿出天下对中华民族“福如东海”的祝福。
我仿佛站在浩瀚的爱琴海畔,我在这爱琴海畔祝福我们的祖国,我们的海洋;我骄傲并祝福我们的文明永远与日同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