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读余秋雨大师《千年一叹》时,所作的笔记中的一则。
拨开岁月留下的烟尘,余秋雨老师会亮出昨天的哪个瞬间呢,主流色彩是什么?美丽吗?动人吗?
读余秋雨老师的《千年一叹》时,总有这样的心理。
这是位于克里特岛的伊雷克利翁市,不用怕迷路,不用担心昨日桑托林的火山烟灰会呛着,有秋雨老师在前面引路:这个巨大的宫殿多数房子有四层,有两层进于地下,现在挖掘之后,猛一看恰似现代豪华的军防空系统。但是谁能相信,这个宫殿至迟建成于公元前十八世纪,距离今天已经整整三千七百多年!它湮来于公元前十五世纪,也已有三千五百年。发现于本世纪的第一年,一九00年。发现者是英国考古学家伊凡斯,他的半身雕像,就树立在宫殿门口。
于是,我们走进了那个曾经繁华的宫殿,感受历史给予我们的震撼,余秋雨老师介绍说:科学的排水系统直到今天仍有不少城市建筑学家前来观摩;粗细相嵌的确良陶制水管据说与本世纪瑞士申请的一项设计专利没有多少差别;单人浴缸的形态,即使放在今天雅典的洁具商店里也不算过时,而细细勘察,当时有些浴缸里用的还是牛奶。厕所的冲水设备、窗子的通风循环结构,都让人叹为观止。让我更感兴趣的是,皇帝、皇后的住所紧靠,共同面对一个大厅,大厅有不同的楼梯进入他们各自的卧室,而大厅一侧,则又有他们各自独立的卫生间,皇后的卫生间里还附有化妆室。
在余秋雨老师的夹叙夹议中,三千七百多年前的文明,豪华的让人瞪目结舌。
那个年代就这样复活了,似乎,房子的主人皇后正优雅的向我们微笑着,介绍着他们的生活与起居。那个大厅美妙的音乐骤响,仿佛宾客们在聚会着欢乐,他们似在跳华乐兹?可又不像,是什么呢?这么轻盈,轻盈的掠过岁月的长河走来,又向着岁月的更深处旋流而去。唉,忘了问问他们,这个繁华城市的呼吸为何会终止在一瞬间。但,转而又想,幸亏没问,否则,那甜静的笑容,一定有泪滴晶莹的闪烁。
正想着去问问秋雨老师,只见历史老师走来拿出答题卡:(1)火山湮灭;(2)内乱;(3)外敌。
我们茫然着,目光转向秋雨老师。他带着标志性的微笑,说:这正是希腊文明的魅力,永久的具有探索色彩。
今天这页色彩是迷朦的绚丽。
记得在大学里我在看沙士比亚悲剧《哈姆雷特》时,看到了那种历史风云里飘着的血腥,看到了人性中的美与丑,看到像阴影笼罩在生活中的尔虞我诈,但是,总觉的有一种精彩我没有读出。而今,才感觉到当时是少了一种文化引领,少了一篇经典的阐述,少了一种大气的解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