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黄山,是一首诗,是一曲歌,从高高的天庭飘落,千万年来任凭世间众人去品味、去感悟、去吟诵、去感动,去描述。玉屏楼、云谷寺、松谷庵、翠微寺等,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九龙瀑第九瀑

上图从上往下分别是:九龙瀑第三、四、五瀑

这是龙女瀑

远眺天都峰



从玉屏楼上眺望天都峰

迎客松


手机石

幸福桥

鳌鱼峰

鳌鱼峰上远眺莲花峰

鳌鱼峰上远眺光明顶

光明顶边的练丹峰


光明顶


飞来石

(于飞来石望西海大峡谷)

(令人神往的五指峰)

(引人入迷的梦笔生花)
黄山古代秦时称黟山,相传轩辕黄帝率手下大臣容成子、浮丘公来此炼丹,并最终得道升天,唐天宝六年(公元747年),依此传说,唐玄宗赦改黟山为黄山。
黄山风景如画。这儿不见尘嚣,只有青翠:青翠的树,叶子泛着新绿的娇嫩,青翠的竹发着淡绿的光,青翠的水晶莹剔透,青翠的新鲜空气沁人心脾。一切俗尘烦事都在这儿沉淀,在这儿净化。据说,黄山已有一亿多年的历史,历经长长岁月之河的冲冼,可是,除了这条留有人工开凿痕迹的石路,一切都隐在这密密的竹屏林幕之中。我想拨开这时间的屏风,寻一寻是否有过惊世骇俗的演绎,听一听是否留下恢弘壮观的回声。只听小溪在流,潺潺水声如歌如泣,那是大山心里的衷曲。竹音细鸣,那竹儿是听懂了,看那高风亮节;月儿静寂,那月儿是听懂了,看那满眼的泪光;莺歌婉转,那莺儿是听懂了,而且还在转述山的心语。悠然的时光情有独钟,神奇的造化独种,在浩瀚的大千世界,秀起这壮观的黄山容貌,黄山风情。
自古都说黄山有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可我要说黄山最美的是气势磅礴。
“黄山四千仞”就诠释了黄山的大气与恢弘:你看云缠雾绕的天都峰,鲫鱼背两边悬崖绝壁,幽幽登山小路从九霄垂落,从玉屏峰望去,雄伟壮观,气吞云天,令多少英雄豪杰折腰。再看莲花峰,群峰之颠,云天之上,一朵巨大的莲花灿烂开放。醉了太阳,醉了月亮,醉了山风,醉了汉风唐韵。
我说黄山最美是传说。
你听“梦笔生花的传说”。传说,李白掷下的一支毛笔化成一座笔峰,笔尖化成了一棵松树,矗立在散花坞中。这就是如今见到“梦笔生花”。
你听“猴子观海的传说”“仙人翻桌的传说”“飞来石的传说”“仙人指路的传说”“蓬莱三岛的传说”。无一不是对真善美的歌颂与赞扬,无一不饱含世人对生活的最良好的祝愿。
我说黄山最美是人文。
且不说古往今来,多少文豪泼墨赋诗,留下大量风、雅、颂、诗词、曲调,光留在石壁上的就有“江山如此多娇”“一览从山小”“造化独种”等等题词。更有鲜活人文的风景,你看,在我们下山途中,每当前面来了一位挑山工,便有一路的“让路”呼声,有时,还为他们鼓掌加油,而且常常在挑山工的货担上看到游客们送的饼干等食物,这体现出对劳动者的敬意与祝福;这让我想起一名句“因为懂得,所以仁慈”,长长的山道,艰辛的攀登,汗滴无语的摔碎冰冷的台阶上,一趟运送只获七八十元,生活在这显现出它的份量。
黄山,美丽的黄山,它耸立在高高九天,不狂不傲、没有咄咄逼人的气焰;只有鼓励、只有召唤:“无限风光在险峰”,看那张秀美而仁慈的容貌,看那颗柔韧而善良的心,让人的心灵在这儿净化,黄山高昂着它的头,以它睿智的目光审视着世界,审视着变化万千的风云,审视着茫茫漫漫的岁月走廊的前方,从容而淡定的行走着。
(图片小芝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