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深圳李玉芝
深圳李玉芝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8,499
  • 关注人气:44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岁月浸染的情》后记(小芝原创)

(2008-07-06 10:16:06)
标签:

诗歌、散文集

后记

情感

分类: 随笔

   曾记得,1975年我上高中时,我们安徽阜阳有过一次洪水泛滥,我们二中高中的学生都去颖河岸边筑堤,抑或是筑堤时的那个场面,给我以深深的震撼,我回来就写了一首诗(我自称为“诗”),交给了我的老师。老师看后,特地找到我,对我说“这几句很好‘走泥、踏浪……’,很形象、生动。但,你写的很不规范,因为你不懂韵,诗要有韵……”接着,简单的和我说了什么是韵脚,怎样押韵等等。那是第一次受到诗的启蒙教育。

  几年过去了,经过下放、考学,开始了在安徽淮南师专求学的日子,虽说我学的是数学专业,但在师专的两年,阅读了大量的中外名著,但只是阅读,很少动笔写,更谈不上体会、感悟。

  200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成了西安国际商务进修学院的一名本科学员,修《新闻与文学》专业,在学习现代文学这门课时,需要做作业,按照老师给我们的学习提纲,我买了数十本现代文学作品集,如散文集、诗歌集等,拚命的读着、背着、揣摩着,一位位现代文学大师给了我特别大的影响。后来,我试写了一首校歌寄给了我们学院的校刊《读书郎》,没想到竟发表了:

“不为华丽的冠冕,

不为诱人的功名;

我们之所以走近你,

是因为心头回响着历史的嘱叮;

我们之所以选择你,

是为了唱响那时代激扬的弦音。”……

   这是第一篇除数学教学论文外发表的作品,给了我莫大的鼓励。

   后来, 学院在写纪实报告文学《火辣辣的玫瑰静悄悄的开》时(发表在《中国经济观察报》),也部分的引用了这首诗,这使我特别感动,也受到了进一步的鼓舞。

  如果没有那次的成功经验,很难说我今天是否还能写出几句通顺的话来。因此,我特别感谢这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给予我的教育,特别感谢我的老师们为我付出的心血。

   谈到写诗,(我所谓的诗,只是几句还通顺的语言而已),我很感谢生活给了我丰富多彩的经历。虽说,一路走来有太多的坎坷,尤其,是人在他乡的岁月,有风有雨,有苦,有累,但也有非常的幸运,我得到诸多师长、同学、朋友、同事、领导的支持与帮助,正是这一切,让忧郁的叹息化为我欢乐的音符;正是这一切,让跋涉的惆怅孕育了我诗情的奔放。因此,感恩与歌颂生活是我诗文的基本基调。总希冀,从我贫瘠的心田,升华出一缕清芳回报照耀我风雨途中的春阳。

    谈到写诗,不能不说到博客,本来建博客是很勉强的,但建了博客,便要写博文,写什么呢,那诗兴突然就涌了过来,经常写些不成熟的句子,博友们竟也不太烦,还有人去看,还有人去顶,我可开心了,就这样涂了下来。

   很幸运,在博客上遇到赵庆军先生,于是就有了两篇诗文《爱,没有理由》、《我的梦有一点涩,有一点咸》,发表在我国首部大型女子博客书《心灵的灯:女子博客作品精选》一书中。继而,赵先生又鼓励我继续不懈的创作,督促我整理、反思、提高。虽说我感到这些博文是文不成文,诗不成诗的,文笔又浅,但还是进行了修改、装饰,在赵先生帮助下,促成此书付梓,偿我一份夙愿。在此,深表谢忱。

   因为有了博客,我的视野也就开阔多了,茫茫博海,如浩瀚银河,群星璀璨,给予我以极富裕的精神养分,让我汲取了极深厚的文学养料。在此,也非常感谢在博海中遇到的文学巨匠、人品楷模,感谢我的博友们,非常感谢。

                            

  草于2008.3.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