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深圳李玉芝
深圳李玉芝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8,499
  • 关注人气:44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馒头是怎样长大的(童年趣事)(小芝原创)

(2007-07-03 18:42:13)
标签:

童年

趣事

分类: 岁月有言
   人生岁月是一条美丽的河流,河流中的朵朵浪花折射出人生的悲欢离合,喜乐哀愁,而这朵朵浪花中的奇芭,又是儿童时代那缀满奇妙幻想的点点滴滴。

   我的儿童时代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度过的,但那不妨碍一个儿童对世界的特别理解,也不妨碍一个儿童好奇心的长大。

  今天,我撑一根长蒿,荡起一叶轻舟,徜徉在这条河流中。啊,我看到了,满河流的缤纷与新丽,一朵朵浪花跳跃出一个个别样的风景:有的是在学样板戏;有的是在学游泳:哟!瞧,差点被淹着,被那位大姐姐一把抓住头发给拖了上来,还呛得正咳着哪。哎,更别致的是这一朵,鲜艳的浪花上映出一行清晰的字“馒头是怎样长大的?”。是怎样长大的呢?一圈圈的涟漪,泛起清晰的往事并推近到我的眼前:

   “胖奶奶,瘦奶奶,我来了”。

   胖奶奶,瘦奶奶,是我家隔壁的两位老人,也是我后来大嫂的姥姥、奶奶。因为当时我奶奶、姥姥也在我们家生活,怕分不清楚,所以很自然的我们就把这两位老人称为“胖奶奶、瘦奶奶”时间一长,老老少少,大大小小都跟着我们喊起来了。每听到大人们也这样喊,心里总乐滋滋的:和我们学的!很开心。

   这天下午我又去到他们家玩,没进门先喊上了。     

  “小芝啊,(我的小名)你来的正好,我们这正忙着呢,你去把鏊子拿出去,把鏊底的灰给铲了,以后我还烙菜盒子给你吃。”

  “好”。

   那鏊子,我知道,是我奶奶从老家山东带到安徽的,带了几个,给了他们家一个。而他们家的老家是苏北的,提起烙饼,这四位老人可都是好手,烙煎饼、烙薄饼、烙菜盒子等等,所以,我们小时候的饮食可丰富了。 

   胖奶奶把鏊子拿了出来,递给我,我却站着没动,因为我的眼光落在了他们家的大蒸锅里,一圈圈的馒头摆放的好齐整。我常常看到我奶奶、姥姥也蒸馒头,把一个个并不大的小馒头放进锅里,过一段时间,就变成了一个个大馒头,是的,蒸熟的馒头比生馒头要大三到四倍,每次我都想看着它们长大,可是,奶奶、姥姥总是不让我看,不但不让看,而且一看到锅边冒蒸汽了,还要在锅边围上点什么,我总觉得怪怪的,特别的郁闷。因为,每当这时,脑海里常常响着哥哥姐姐唱过的歌谣:“下吧,下吧,我要长大;下吧,下吧,我要开花!”是啊,下了雨,草儿伸伸懒腰就长大了;下了雨,花朵儿咧咧嘴儿就开放了。每次,我都似乎看到雨中叶儿的笑容,又似乎听到雨中花开的声音。可是,这馒头究竟是怎样长大的呢?它们也是伸伸懒腰就长大了吗?今天,这两位老人也在蒸馒头,应该是个机会,我嘴里没有说什么,心里早有了主意。我接过鏊子,小铲子,走了出去。

    我边做边算计着时间,等把鏊子底面上的灰一点点铲下来,觉得差不多的时候,我就回到他们家。一进厨房门,果然看到锅上热汽腾腾的。我直奔主题,在两位老人丝毫没防范时,我掀起了锅盖,蒸汽“腾”的一下就飞了,馒头是长大了一点,我还要看下去。只听后面大喊“你做啥?”回头一看,胖奶奶一步跨过来,一把夺下锅盖盖上。然后,一伸手,抓住我细小的胳膊,把我拎回家了。

    父母下班回来听说了这事,晚饭后,一脸严肃的盘问我“为什么这样做?”我抽抽嗒嗒的哭泣着说:“我想看看馒头是怎样长大的”。父母听完,第一反应:大笑,我好久好久没见过父母这样笑了。后来,母亲为我解释了很多,我也不明白。

  直到很久以后,我才明白了,馒头长大就是蒸汽的功劳,在蒸汽的作用下,馒头才再次发酵,膨胀,才长大。

   当然,我绝没有忘记这儿时的想法。在二十多年后,那年当带有玻璃盖的蒸锅一上市,我就立即买了一个回来,然后,买点酵粉,做起馒头来,等把馒头放进锅里后,就坐在炉子边,瞪着眼看着它们一点一点长大,我快乐的拍着手为自己喝彩,终于圆了儿时的梦。

   那带有美丽风景的浪花渐渐飘远了,我的目光还久久追着不愿回来,我的心已经跟着飞走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