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土司城
千载风云鼓角鸣,土家华夏第一城。
土司城距离恩施市区约2公里。土司城占地面积300余亩,包括门楼、侗族风雨桥、廪君祠、校场、土家族民居、土司王宫--九进堂、城墙、钟楼、鼓楼、百花园、白虎雕像、卧虎铁桥、听涛茶楼、民族艺苑等12个景区30余个景点。

5月15日,我们德州休闲旅行社一行八人由济南组团出发,乘坐飞机、动车、汽车经一天的行程,当天傍晚来到了优秀旅游城市湖北恩施。
第二天,在恩施游览的第一站是土司城。恩施土司城属古迹与建筑类园林景观民俗风景区,是土家文化的展示区,土家苗寨风情博物馆,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风格独特、景观壮丽、以休闲和修学旅游为主要功能、集土家族、苗族、侗族建筑艺术于一体的“中华土家第一城”。
土司城门楼也称土司朝门或看楼,是显示土司威仪和功德的纪念性建筑。土司城门楼高25米,宽12米,是栋纯粹榫卯结构的木楼。高大壮观、结构精良;布局精巧合理。两边走马转角楼梯可盘旋至顶,层层相通相连。门楼门窗由200扇门,189块镂空雕花图案组成,内容多为戏文及民间传奇故事。由于我们到来时门楼正在修缮,未能参观。
由于城门修缮,我们首先从土司城墙进入城内。土司城墙全长2320米,宽1.2米,依山取势修造,逶逶延绵,雄伟壮观。在城墙上还广设烽火台,实行狼烟报警,土司兵丁可闻讯集聚,抵御来犯之敌。
九进堂是整个土司城的核心部分,由333根柱子、333个石柱础、330道门、90余个窗、数千块雕花木窗、上千根檩子、上万根椽木组合而成。进深99.99米、宽33米,总建筑面积3999平方米,是目前国内罕见的纯榫卯相接的木结构建筑。九进堂,也就是道地的一座土司皇城。
恩施地区的土司制度起于元朝止于清朝雍正13年,历经三朝450余年。改土归流后,土司制度便不复存在。在土司城里,当年土司王生活、理政的地方今天依然可以看见。
九进堂布置着土司衙府的一应用品及各类居室的土家族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的古朴陈设,是土家族社会文化、物质文化的缩影。游土司城就象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当年。
在土司城可以见到汉文化和当地文化和谐共存的建筑特色,真实的展示出土家族的历史渊源,和土家族古老而淳厚的民风民俗。举目望去,亭台楼角、层檐飞爪,高低上下,错落有致,显出雄奇、巍峨和富丽堂皇。
虽历经沧桑,饱经风雨,整个土司王城依然气势恢宏,极具土家特色和艺术价值。走进一间间老房子,土司文化的神秘就一层层揭开,土司生活的点点滴滴尽收眼底,土家传统的生活习俗展现得淋漓尽致。
钟楼鼓楼位于城墙最高处,为三层亭塔式建筑,底层为城墙,中层为城楼,顶层为亭。土司朝典钟主要用于土家族神和历代土司祭祀;用于朝庭册封的新土司登位的朝贺;也用于每年岁时中祈祷上苍免除水旱虫灾。鼓楼是为配合土司兵丁共同抗敌,每当峰火台狼烟升起,鼓楼便擂鼓报警,士卒土民即闻声出动,荷枪持刀,以待来犯之敌。
在土司城内我们观看了名为《巴风古韵》的民族歌舞,艺术地再现了土司的军制、司制、礼制和土家人从生到死的浪漫经历。
演出结束后,游客与土家族演员一起联欢。
在土司城游览约三个小时,虽然时间很短,土司城的很多景点都没来得及参观。但是,走进土司城仿佛穿越到古代,土家族的历史和古老淳厚的民风民俗呈现在眼前,土司的神秘面纱被揭开,深切感受到土家风俗文化的博大和土司王权的威严。
(相关资料来自网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