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同学聚会,因为大多已为人父母,我们话题便难免围着育儿转了。而且很巧的是,我们那天去的几个同学,家里都是男孩子。
关于怎样教育男孩儿,我们有一个共同的观点,那就是——父亲的作用极为重要!
有位同学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他的一位客户,在一家不大不小的公司当着一个不大不小的领导,很多人都觉得他严厉古板,不易亲近。但是,相处了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发现,他在严肃的外表之外,其实是古道热肠的。
在听说我的同学喜得贵子之后,他不仅表达了真诚地祝福,而且不由得讲起了自己的儿子。听得出,儿子是他的骄傲,但是,他说,他从来就没有当面表扬过他的儿子。从小到大,表扬和鼓励都是母亲给儿子的,这位父亲则始终是一副酷酷的样子。
他的儿子高考,与二中的录取分数线只有一分之差。孩子的母亲联系了学校的招生老师,只要交一万元就可以录取。母亲把老师请到家中,已经准备交钱了,他回来了。得知原委,这位别人口中的“倔老头子”当着着妻子、儿子和二中的老师的面,非常直接地说:“我不同意!我的儿子,他能考多少分,就上多少分的学校;将来他有多大的本事,就做多大本事的事。这个钱不能交。”
他说,那件事令大家都很尴尬,儿子一定也是怨过他的。他的儿子后来上了师大附中,学习非常刻苦,说不定就有赌气的成分在。
高考成绩出来了,他的儿子考上了北大的国防生,可以想象,在这位父亲的内心,和孩子母亲是一样喜悦的,可是当儿子把录取通知书交给他的时候,他仍然是严父的面孔。不用再考虑学费的问题了,他花了一万多给儿子买了IBM的笔记本电脑,亲自开车送儿子入京。陪着儿子办完所有手续,看着他把一切都安置好了,当儿子用一个军礼向他告别,他沉默着拍拍儿子的肩膀,却什么话都没有说出来。但是,他的秘书说,一回到车上,他就抑制不住地哈哈大笑起来!
听了故事,我深思了很久。在这结尾的“哈哈大笑”中,包含着怎样的喜悦与骄傲?!
十八年成功父亲,装得好辛苦!
这位父亲总令我想起已经过去的时代。在传统社会中,父亲大多是很威严、很有分量的角色,他向孩子们展示着一个成熟男人的风采气质、对世界和人生的理解与追求。要论传统父亲的成功典范,给我印象最深的要数《儿女英雄传》中的安学海老先生,虽然后人大多批其迂腐,但是慈母勤俭持家、饱学鸿儒教子读书,未尝不是一种理想的境界啊!《三字经》中说:“养不教,父之过。”不仅是读书,可以说父亲对儿子一生的影响都绝对不容忽视。
即使在现代社会,男人作为一个家庭的经济支柱,不仅是孩子的保护神,更是儿子的精神偶像,是男孩子有意无意中模仿的对象。父亲的性格、气质、为人处世,是孩子对男性榜样的最初觉察,他会认为男人就应该是父亲那样的。父亲角色中蕴含的刚毅、胆魄、果断、强壮、自制、热情、博学、幽默、敬业、责任感、目光远大、胸襟开阔、适应能力强等,无一不被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当然,这样完美的男人恐怕极难寻觅,也不是说必须全部具备
。但假如父亲缺乏这些男性积极的特点,那么,男孩子在构建自我的过程中,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欠缺。
其实这一点我也深有体会。当面对笑笑爬窗台、从沙发上往下跳等“冒险”行为,我最直接的反应就是立刻嘱咐他:“小心点儿!注意安全!”而老公则会说:“没事儿,勇敢点儿!”相比于母亲温馨呵护,父亲对男孩子的勇于探索是采取鼓励态度的。
在现代社会,传统的家庭格局中“男主外、女主内”已经过时,一个合格的父亲,不仅仅需要事业上的出色,也需要更多地参与到和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中来。
为了儿子的健康成长,一位父亲需要学习和实践的真的很多很多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