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本重量级的濒死体验奇书!

(2012-03-05 23:23:10)
标签:

濒死体验

亚马逊书评

灵性

神秘

宗教

分类: 对生命与死亡的专门研究

最近在英文亚马逊网站遍寻各种关于濒死体验(NDE, near-death experience)的书籍时,意外地发现并立即购买了(Kindle电子版)一本2007年出版的书“Backwards: Returning to Our Source for Answers(《追本溯源:返回到万物的本源寻找答案》),作者是Nanci Danison,她是一个有32年从业经验、名声颇佳的美国执业律师,读本科时拿到了心理学和生物学学位,博士拿的是法理学专业学位。19943月,她经历了一次和许多人的NDE很不一样的NDE,之后人生大转变,辞职离开了所任职的很有威望的大型律师行,自行开业,同时写作和演讲,谈她的这次NDE给她带来的深刻人生洞见。


我因为最近78年都在广泛阅读和思考各种所谓的“生命大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一些大问题也逐渐获得解答,而同时,又累积了一些新的疑惑和大问题,令人感到欣喜意外的是,这些疑惑和大问题竟然在“Backwards”这本书中获得了相当完满的回答!兴奋之余,我立马联系了在美国的朋友,请她尽快邮购“Backwards”的三本系列纸面书过来,我已经有种决定要把它们全部细细读过,可能的话,今年我的一个首选工作就是把系列中的第一本翻译成中文。

 

NanciNDE之所以和其他很多有过NDE的人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她从那个“另一边的世界”回来后,记住了大量的所见所闻,这和许多有过NDE的人回来后,许多重要的、关键的记忆“被抹掉”,许多关键的细节不能回忆起来很不一样。她说,在NDE中,她似乎被允许记住这些细节,目的是让她回来后传达给还在“这一边的世界”的人们,所以,在她返回来前,她尽可能多地记住她在那里获得的各种理解和答案,然后把这些记忆和答案写在了她的书中,由于书太厚(超过了700页),出版商建议分成三本书出版,最近的第三本书是在2010年出版的。

 

举一些她获得的答案和深刻洞见的例子:

 

所谓的“上帝”就是所有万物的本源、源头(她称之为source),source的本质是意识,是能量体,所有的万物都是这个意识的延展,就是说,所有的万物都是本源的一个部分,都在本源之内。

 

本源(能量体)用自己的部分能量显化成万物,具体做法就是改变各个细分能量的频率,频率不一样,其显化出的状态就不一样,频率很低一个的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的固体的“物质世界”,频率高一些的是各种光波、电磁波,频率再高一些的就是“灵界”,当然,还有更高的状态。。。。。。

 

本源创造万物的意图在于它想要体验在各种状态中是什么感受,它分化出各种与自己的本性完全一样的“小”意识,进入各种层面的频率状态世界,去体会在其中的感受是什么样的。

 

本源的本质从“小”意识的感受上来说,本源就是最高频率的能量,所以,体现出来就是“光”,一种最高频率的光的能量,它就是爱,无条件的爱、包容一切的爱。

 

所谓的“灵”(作者称为“光之存在体”-Being of Light)其实就是频率低一些的光,灵从自身再分一小部分出去,将其频率降低,使其适合进入低频率的“物质世界”,让其寄居在物质体的人类身体上,形成一种灵与人类肉身的组合体,就是我们现在的人类,但是,人类肉身是一种动物体,它自身有其自身的独特需求与偏好。在地球上,有一些人类肉身是没有灵来寄居的,但这些肉身仍然可以按自己的需求和特性活着。

 

灵寄居在人类动物身体上,是为了体验在物质世界的感受,这种体验的本意就是因为本源希望体验在自己的创造物的各个层面生活是什么感受,各个灵在物质世界体验的全部细节都被本源全息记录下来,称为“宇宙知识”(Universal Knowledge),为的是可以任意重放、任意重新体验,而各个灵的体验重放是完全可以互换的,就是说,甲灵的体验可以让乙灵来全真重放体验,反之亦然。

 

灵是本源的一部分,所以,灵具有和本源一样的能力:知道一切、明白一切(无所不知), 每个灵都可以任意获得“宇宙知识”,了解自己想知道的任何事物,所以,所有事物的答案都是现成的(这也是作者通过询问“宇宙知识”而获得了众多的关于“大问题”的答案);灵之间的沟通交流是心灵感应方式,瞬间完成,所以也不存在沟通信息“错误”;没有时间、没有空间,因为它们是永恒存在的,没有生灭一说,因为它们就是意识、就是思想,所以想到哪里就立刻到了哪里,所以空间无意义;各个灵因为本质是一样的,所以它们之间从本质上说也没有你我他的区别,它们是一体的,如果愿意,它们就可以融为一体,如果愿意,它们也可以分化开来,再成为独立的“个体”。之所以有众多的“个体”存在,是因为本源source希望有多种不同的体验。

 

存在着多层意识的状态,所以,灵体验到的世界可以是各种层面的世界。既然本源希望体验各种不同能量频率层次的显化世界,因此,在灵进入三维物质世界的时候,它选择了把灵本身具有的一些能力隐藏起来,比如,“无所不知”变成了“一无所知”,“心灵感应”变成了“比手画脚”和“有声的、线性化的文字语言”,“一直处在爱中”变成了“爱的缺乏和稀缺”,“融为一体”变成了“各自独立的、需要小心看护的自我”,“永恒的当下”变成了物质世界万物的“生老病死,诞生-成长-衰败-死亡”,“无空间”变成了“彼此隔离,车旅劳顿”。

 

这一切,都是为了让灵去做一次探险历程,让它们体会与本源隔离开是什么感觉(但是,与本源的所谓“隔离”是从来没有真正发生过的,是一种假象),去体会“缺乏爱”是什么感觉,去体会在低频率的世界中的冒险、探险之旅,所以,所有的挑战、困难都是一种本源给予的礼物,如同我们在电脑上编程设计出一个虚拟的游戏世界,在这个游戏中我们去扮演自己平常生活中所不可能有的角色,通过这些不同层面的游戏世界,我们从另一个方面再次学会了解我们的本质、即我们就是爱的一部分,重新从游戏再回到我们真正的状态-本源、爱。而本源source在这些“返回”的过程中,也体验了在自己创造出来的万物世界的各个层面的“小生活”是什么感受。

 

本源是意识,意识的任何层面的创造类似于我们做的梦,即本源自己做的“梦”。

 

任何本源的“分”意识都是本源的一部分,所以,任何分意识从本质上都是完满的,不需要什么所谓的“提升、改善、进化”,它们跟本源一样,有自己的自由选择的意志,但是,由于需要去不同层次的世界体验,分意识本来具有的以上提到的各种能力,根据自己的自由意志同意,被部分暂时隐藏起来,经过各个世界的体验后,其能力逐渐再恢复回来,然后进入更高的意识层面世界中去体验新的经历,这就是“进化”的涵义,即,朝来的路上进化“回去”。

 

在某个层面的世界中作多次体验,就是“轮回”。

 

人在NDE中,看到的耶稣、圣人、天堂、地狱、菩萨、死去的所爱之人等,均是灵-光体意识的创造显化,当然,这些场景并不只是一个灵的创造,而是众多的灵共同的创造,根据某个人从“游戏世界”中刚出来时的思想状态,并从记录在“宇宙知识”库中抽取个别偏好的全息信息,这样就赋予他所在的灵界一些独特的具体形象。

 

我们所在的“物理世界”同样也是灵-光体意识的共同创造和显化。

 

我们在物质世界中所经历的一切,无论好运还是灾难,都是本源安排的一种礼物,换句话说,我们在地球上的生命就是一个大礼,一份惊心动魄的虚拟游戏大礼包!这场游戏玩好了,达到了其设计的目的,我们就升级到其他游戏、其他世界中去玩另一场游戏去了。

 

宗教的地位和意义(此处俺偷懒,暂时省掉);

科学与技术的地位和意义(同上)

 

那么,在地球上人生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就是为了完成这场游戏设计的两个目的:

1、学习爱,学习在各种困难、挑战状态下表达出真爱,因为只有爱才是真的,其他一切都如同虚拟游戏的设计,是幻象;

2、好好体验每一个场景、每一个时刻的经历,“宇宙知识”需要这些所有的宝贵体验,以便提供给自己、给所有感兴趣的灵们去再次体验并分享。

 

。。。。。。

这只是第一本书中的一小部分内容,后面两本书还没有拿到。

 

我的读后感:

这本书把我此生几乎所有的问题——科学问题、哲学问题、宗教问题、生存目的问题等等,全部串了起来,对此生提出的诸多问题和困惑给予了前后一致的、逻辑上非常完善的解答!!!奇书。

一种可以清楚解释佛教、基督教的等中一些主要核心教义的框架,当然,也解释了许多目前的各个宗教中没有给出最终答案的问题——

无我相,无众生相;
凡有相,皆为虚幻;
我们本性圆融(我们根本不需要什么“改善、进化”,进化是一场体验游戏);
佛性即本源source;万物的不二性,我即本源的一部分,我在本源中,我的每一部分都是本源;
佛陀当年的“无所不知”,(估计他当时还是有相当一些关键记忆还是被“抹掉了”,因为当时的时代还没有到给出某些知识的时候)
三维时空从本质上说并不是真的;
轮回为什么?到底是什么在轮回?
一无所知(无明)的原因是什么?它存在的必要性是什么?
爱、慈悲才是最高真相,菩萨、圣人等等就是那些力图活出真爱的人;
“修炼”过程中出现的“心灵感应、透视时空”等等“特异功能”其实就是我们本来就具有的能力,不需要去搞什么“开发”;
基督教“原罪”的根本是因为我们困在了一个“自我”的幻象中,所以,当然是“生下来就是有罪的”了;
生活目的之二:好好体验每一个生活中的场景和经历,其实就是所谓的要“活在当下”;
生活在地球上有许多的挑战和困难,这就是佛教中的“苦谛”,当然,也解释了为什么“苦”,解释了人生为何多事,宇宙为什么要这样来安排。
。。。。。。

记得有一次黑人女主持人奥普拉问《新世界》的作者埃尔哈特托勒:“小我”既然带来这么多问题,那它是怎么来的呢?为什么会有这个一切麻烦的根源存在呢?托勒没吭气,不知他是不知道呢,还是不便回答太多导致误解,现在,如果奥普拉看到上面这本书"Backwards",估计她要大笑起来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