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8/middle/4b7ae79fhb79105f308c7&690
教育对于孩子是如此重要,而当今教育又是如此沉重。
刚才看到了baby的一篇博文,激起了很久以来一直想写的话题——教育。
人生不能打赌,教子必须得法。
什么是教育?这是见仁见智的问题,很难有个准确的定义。古今中外都有不同的理解。中国古代强调教育就是“明德,至善(孔子)”。中国现代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西方古代强调,“教育”一词是内发之意,强调教育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活动,旨在把人所固有的或潜在的素质,自内而外引发出来。西方现代强调,教育是“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像方面的自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
。由此可见,几类教育定义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中国古代教育强调人应该是怎么做人,即品格道德。中国现代强调了既要做人又要做事,脑袋和身板都要行,要方方面面都全乎,呵呵。西方古代是说人本身就具备很多能力,教育是引导人把能力发挥出来,“天生我才必有用,老师教我怎么用”,呵呵。西方现代说教育是一种掌握命运的天赋人权。
综上四述,并以此画坐标,布布家长自已定义了坐标圆点,即教育的定义——教育是使自然人成为社会人的人权。中西合壁?呵呵,见笑了。
别玩虚的!老子(当父母的)如何具体从事教育活动?建议如下:
一、必须让子女接受教育。不管你出钱出力卖技卖血都要让子女受教育。因为,联合国都说了教育是一种人权,你不教育子女,子女今后就会教训你的。这也是国际社会不允许弟。布家长强调,子女既要接受社会教育,又要接受家庭教育。家庭教育重于社会教育,不要把子女往学校一扔就万事大吉了,尤其是当前中国教育.&%*%^$$(此处省去三个字),家长出没要注意。
二、教育要尊重孩子的人格。所有的人都有人格,即人的个性。尽量不要强迫孩子去做违背他意志的事。在家庭教育中,所有成员都是平等的,如何操作?即大人和孩子一起玩游戏,大人也可以把自己当小孩子,耍小性子,而不是一味让孩子。不要当众数落孩子,批评要有道理。
三、要用心让子女成为什么样的社会人。社会人即要融入社会,适应和改造社会。适应有两种,心理和能力的适应。教育子女不能只培养技能,不成熟其心理。到头来用一只弹钢琴的手去捅刀子。还一直以为我儿很棒啊,钢琴过八级,结果进监狱。多跟孩子在一起,要有全家一起玩的亲子游戏,如植物大战僵尸、翻斗猴子等。教育要规划,家长眼光要看远些,“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百分之分的广告。子女目标不宜定高,定高了全家累趴下,银子花光光。布布的成长目标是自食其力,健康快乐。
四、父母要用启发式教育。不管别人如何骂西方,但布家长认为西方教育观点中的启发人本身的能力很重要。人生来是具有很多能力的,不可能有完人,也不可能有十足的笨蛋。就看教育如何发掘人的潜能了。不要小瞧孩子,孩子身上蕴藏着了无限智慧,只是大人没发现,或者观察角度不同,一定要鼓励孩子用不同的视角看问题,一定要教方法,而不是死记硬背,记住,儿童背得快忘得快,关键是悟。爱因斯坦说:“什么是教育?当你把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
五、教育要不断学习创新。教育是最需要创新的职业,具体而言,是教育者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要创新。世界现代教育起源于德国,但兴盛于美国,就是因为美国教育善于创新。我们刚刚学会美国的“赏识教育”,美国人家又不打算玩“赏识教育”了,说这样培养的孩子只看到自己的优点,看不到自己的缺点,不成大器。要向中国学习,给孩子一些挫折。其实,美国人最善于反思和创新了。美国西点军校校长去年在接受中国记者采访时说:“未来的领导者是具有很强批判性思维的人”。有批判才有创新,美国人还嫌创新不够,他们一直在反思和创新,最近把目光转向了中国,哦,教育要学中国,不能老是夸孩子。其实,这只是美国人在校正他们的教育观,在创新教育手段,我们不能因此而放弃向他们的学习。要创新家长就得多充电,多向大家学习,向有识之士学,向育儿书中学,布家长已阅读了各类育儿书籍20余本了。
总之,好的教育最终还是由父母去实施和抉择,还好,现在的教育选择面广了,国际国内,校内校外,网上网下,“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做老子的,改出手时就出手,改收手时当收手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