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岁月随笔 |
最近事情多,经常丢三落四。阿姨早晨打电话跟我说物业催讨电费,再不交就有停电的危险。晚上回家看到电费催款单,两个月加起来一共是近3000元人民币。呜呼。
以前从来不操持账单,每个月给阿姨一笔钱由她代缴便是。这是第一次将电费单仔细查看了一遍,发现电费每千瓦时为人民币0.617元,折合成美元后竟然比美国还贵。
慌忙打电话给一位朋友询问电费标价会不会搞错,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才放下心来。想想既然电费是全上海统一的,那不节约用电就是浪费可耻,多出钱也是咎由自取。要怪只能怪怕黑的我不敢面对那漆黑的夜,就算晚上睡觉时也不关灯,将家里弄得灯火通明。
我那位朋友在电话中说他家空调整天不关,电灯整天不灭,一个月也就是两三百元。他嘲笑我没脑子后问我为什么还不安装“那个”装置?
我问他哪个装置?
就是那个一开一关的装置呀。
哦,我懂了,偷电。
我这位朋友在上海一家外企每个月有两万元左右的收入,现在连他都开始偷电,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此事的普及性。
我不知道中国其它城市的情况,但是就我所了解,家庭偷电行为在上海已经成为了公开的秘密,而且愈演愈烈。早些年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还人们还相对隐晦,如今已经达到了公开探讨,交流心得的地步。如果哪个调研机构肯在上海作些调查的话,那得出的家庭偷电比例肯定叹为观止。
现在上海不少家庭具备这个装置,就是把电表实施一定的“改造”后将一个开关连接在隐秘的地方。开一下电表会走,关上电表就不动了。这样纵使无节制用电,也只需付出一点点费用便能蒙混过关。据说这种装置在上海某条马路上到处都有卖,而其技术已经发展到无论是老式电表还是新式电表都可以照偷不误。更值得一提的是,为了防止被抓,不少家庭祖孙三代都知道如何使用那个“开关”。
我在想,这些生长在偷电家庭中的孩子们将会受到什么样的启示?当他们长大成人,组建家庭后,他们会不会继续教导下一代如何偷电?当他们成为政府官员或者企事业的领导后,他们会不会心存侥幸,想到那么多人伸手为什么我不能伸手?那么多人没被抓为什么我会被抓?
就偷电所引出的相关问题是,公用事业将面临什么样的改革,尤其是电力改革已进行多年:股份制改造、引进外资、政企分开、厂网分开、主辅分开等系列措施从“十五”期间就一直不绝于耳,可为什么始终没有打破垄断,形成具有公信力的运作以及监督机制?
作为每月向“国家电网公司”十亿缴费用户中的一名,我可以想象管理这个庞然大物的艰辛,也理解中国的电网建设一时半会儿还赶不上飞速发展的经济,我甚至抱怨老天无眼,办事不利,为什么将中国的煤炭资源75%分布在西部和北部,而将水电资源的85%安排在西部,偏偏全国超过2/3以上的能源需求却集中在中部和东部地区。
我不知道以上这些现状是不是电费居高不下的原因。除此之外,这每度人民币0.617元的电有多少是在为电力行业的经营垄断买单?
电力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性,承担着何等重大的社会和政治责任等这些大道理就留给学者专家们去讨论吧。我想说的是,当这个社会的公民把偷电当成理所当然的时候,当你偷我偷大家一拥而上一起偷得时候,是否想到了由此产生的后果,是否想到了最终由谁为这后果买单?
也许是我杞人忧天,每个家庭偷几度电对于我们的社会造成不了什么影响。正如很多人振振有词辩解的那样,餐厅酒店也偷,工厂企业也偷,凭什么就不让我们这些平民百姓去偷?
据说除去偷电外,现在不少家庭连水和天然气也不放过,照偷不误。家庭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根基,是创建和谐社会的保障,一旦家庭道德体系崩溃,那将是任何一个民族所无法承担的灾难。
社会不公、分配不匀、行业垄断、权益受损等问题始终存在,看似在短期内很难找到彻底解决之道。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只要电力垄断,收费过高的情况依然存在,那么家庭偷电行为也将继续蔓延,这种恶性循环所带来的后果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将为之付出代价。
而这种代价的社会成本极其昂贵,将很大程度的透支我们所剩无几的道德额度和脆弱不堪的家庭体系,让我们负债累累,需要用几十年甚至几代人去偿还其所产生的高额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