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棉
将满78岁阿坚2025年3月30日傍晚摄于广州东山湖公园。
定格发现的美并分享出去
近日气象反复预告,提请各地做好防风抗灾准备:2025年4月11日至13日,受强冷空气影响,华北地区将出现历史同期罕见的大范围持续性异常灾害性强风天气。北京12日果然有13个区出现10级以上阵风,1200多棵树被刮倒。河南省最大风力达15级,落地窗被整扇拔掉。广东省至今受影响不大,广州天阴下雨温度稍降。我在家待一整天,上网准备第132篇回忆录资料。明天应约与香港大学生见面,他将围绕性少数话题对我进行采访。几天前有读者在公众号留言,说我文章“前言不搭后语”,我感谢他直言不讳,承认自己确有些文章如此。我尽量每天更新自媒体,有时仅是记录一下发生的事、遇见的人、看见的物,互相未必有多少关联,写出的就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文章。要求低些的话,当作私人笔记,看也行不看也罢。我把对方留言和我回复都公开,本想复制下来发表,不料那读者删除了留言,我的回复也就不见了。以上是回忆的大意。下面内容恐怕也有点“前言不搭后语”。
1)母子都喜欢定格有美感的画面
远涛在豆瓣发表一幅照片,写道:“巨大,又如纱轻盈。那临场感与周围的鸟声虫鸣并不会保留到照片里。所以我静静细听仰望了一会。”我觉得好看,下载转发,与更多网友分享。我找出在东山湖公园拍摄的一幅照片,前景的柳树剪影很秀雅,天边灰白的云像远山,远涛当时看我发表就称赞,这照片有中国山水画韵味。我还找到2015年7月在大理拍的照片,傍晚母子俩在一家饭店门口等人,我看到旁边民居白墙黛瓦,三角梅几茎干枝垂下,枝头独剩一朵红花。我按下相机快门,觉得那花在诉说着什么,能意会不可言传。
2)远涛在豆瓣转发我某些回忆录
远涛 转发日记:【回忆录】到处找钱(130)
“到处找钱”不是为自己发家致富,只是为自负盈亏的文学杂志社求生存——当然她也是其中同甘苦共命运的一分子。家母这篇回忆,见出当年苦中作乐的趣味,也见出她在改革激荡之下的成长。那期间累积的社会经验,无形中为后来同志母亲吴幼坚的行动作了铺垫。(如感兴趣,回忆录上一篇《负重的中年》也可以一并看看,文中提到我童年听说她有意弃世感到的恐怖。)
再推一次。我妈妈时睡时醒乘着一辆半旧面包车几乎走遍广东,为继续办文学期刊而风风火火「四围搵钱」游说企业。回头看,那也是时代精神。
远涛 转发日记:【回忆录】三色堇影集(131-上)
1992-93年间家母为了出版逐帧配诗的个人写真集《这一株三色堇》努力,说她倾家荡产、四处募款亦不为过。当时也真没什么积蓄,全靠一对中年夫妻略带疯狂的倔劲与朋友们的无偿付出、道义支持来完成。从白衬衣纽子扣到最顶的革命少女到三点式泳装出镜:很多同辈人理解并赞赏她的突破、真实、勇敢。
远涛 转发日记:【回忆录】三色堇影集(131-下)
影集出版后,家母收获不少普通读者的响应,成为一生难忘的记忆。
3)一顶黑色布帽引起的交流
有位女青年在微博发图文:我看见一顶帽子很好看就拍下了,没想到是吴幼坚老师

我:这么巧呀,被你看到。3月31日中午我应一位女读者之邀,与她见面吃饭畅聊,临走请她为我在地铁口外拍照。那天有点冷,穿了件别人淘汰的旧外套,觉得红白格子较醒目。布帽是我花10元买的,钉了扣子以便用旧纱巾穿过,再适当打结并系出花样,这样黑帽就不至于单调沉闷,纱巾还可更换,配衬不同服装。
她:谢谢老师的认真回复,我其实本来没想到是你。只是觉得和你很像,我不太用微博、但是还是找到你了,就想把照片给你。我一直喜欢街拍各种女性,她们每一个用心的细节打扮都会吸引我,因为这是一种力量,让自己值得被看见。
我也很开心,本来回广州这段日子感觉很苦闷,但我最爱的摄影让我看见你。


4)感谢年轻读者的关爱支持
4月11日我发表文章:《我昔日的三位舞伴都已去世》,一位女青年立即在公众号转账赞赏。她已几次赞赏,昵称含“小猪”字样,我回复她:“我属猪,你这小猪也属猪吗?你4月6日赞赏了我的文章,我还没来得及回复,4月12日又再次赞赏。十分感谢你的关注鼓励!你的头像怎么不是猪娃而是猫咪呢?我常在东山湖公园拍摄流浪猫,但我实际上怕摸毛茸茸的宠物,所以不敢养猫狗。”
微博上也有年轻读者叮嘱:“阿姨也要注意身体!”我回复:“感谢你关心提醒,我会注意休息营养锻炼三兼顾,争取身心健康过晚年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