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忆录】三色堇影集(131-上)

(2025-04-07 10:24:18)
标签:

吴幼坚

77岁同志母亲

三色堇影集问世前后

影集部分照片

人生

分类: 岁月留痕情意在—往昔
【回忆录】三色堇影集(131-上)
题图:鸢尾花   阿坚2025年4月5日傍晚摄于广州东山湖公园

【回忆录】三色堇影集(131-上)

【回忆录】三色堇影集(131-上)

       我忙于《广州文艺》组稿编稿,又兼顾杂志社理事会秘书长,1989至1992那几年间像绷紧的弦,无暇考虑感情,加上吸取易文锋给的沉痛教训,不敢再动其他心思。假期里,一家三口继续去公园拍照,去设计独特的宾馆留影,还去省内景点旅游。偶尔不慎触碰阿波的自尊心,比如在广州花园酒店庭院,他为我们母子拍照后,我请路人帮拍全家福。阿波衣袖挽起有长有短,我提醒他左右两边对齐;临到要拍照,我见他上衣口袋半透明,整包烟凸起来,又提醒他把烟放裤袋,结果他立即变脸,嫌我诸多挑剔,生气不肯合影,三人只好回家去。我知道他出身贫苦,敏感自尊,长期以来都照顾他情绪。小家经济不宽裕,我处处精打细算。人革沙发扶手破裂处早露出絮子,一直没买新沙发;五斗柜从阳山带到湛江又带回广州,已用了20多年。唯有阿波钟爱的相机不断更新换代,先是国产中档机,后是进口中档玛米亚机,接着买了较高档的尼康机,还添置一批配套设备。最初的傻瓜机仍随我出差,很多年都舍不得淘汰。感觉阿波也逐渐看淡夫妻关系,因为我俩私定终身时,我坦承对他是同情占一半,而爱情空白有待发展。但六年后要结婚了,我仍未培养出爱情。估计他也慢慢想开了,不苛求我对他有多爱,只要我实践诺言,对他负责,对家庭负责,彼此便相安无事。

       1992年夏秋,为编辑《广州文艺》刊庆20周年画册《朝花烂漫》,我和文字编辑司徒杰、美术编辑李锐文合作。他俩都知道我喜欢被摄影,阿波是我御用摄影师。闲谈中我说曾与阿波商议,到我50岁时要出版个人影集。他俩十分敏锐地认为,这是体现90年代中国知识女性精神风貌的一本书,更是反映普通人自我意识觉醒的创举。两人鼓励我别再等5年,想做就去做!我问:“你们为什么不鼓励年轻的太太去做呢?”一个答:“人与人是不一样的。”另一个答:“她没你那么多照片。”次日一位中年编辑直言:“幼坚你做这事可以理解,但我太太即使有再多再好的照片,我也不会同意她出影集。”几位诗人听说我想请文友为照片题诗,都催促我大胆干,并表示一定参与题诗。我回家对阿波和远涛说了,两人都没意见,只不过把出书计划提前而已。我想,那么就在45岁这年完成一个心愿吧!


【回忆录】三色堇影集(131-上)

【回忆录】三色堇影集(131-上)

【回忆录】三色堇影集(131-上)


司徒杰曾为我生日赠诗《三色堇》,我受启发,把影集定名为《这一株三色堇》。当过知青的曹磊,是全国书籍装祯设计一等奖得主,他知道我也当过知青,便义务为影集设计了封面:凝重的紫黑底上,有我70、80、90年代的三帧照片,基调分别为白、红、黑,组成一朵花。他还巧妙地把书名首字“这”笔画第一点,设计成一颗红心,最后一字“堇”的草头,设计为小小的“阿坚”。


【回忆录】三色堇影集(131-上)

【回忆录】三色堇影集(131-上)

       封底照片是我走在故宫凹凸不平的路上回眸的瞬间。梁以墀的配诗从封底横贯封面——

       中年是一种心境
       当生命被时间一丝丝偷去
       朋友 一个接一个别离 
       中年是怀旧的 
       即使深宅大院 
       每一砖瓦所沉积  都是苦难 
       我不怪你含笑奔赴期待 
       外面的世界很科技而且精彩 
       而我含泪  不是因为你 
       是因你触动了我的一种情绪


【回忆录】三色堇影集(131-上)

       
       我带着几百张照片,在寒风凛冽的周日,与司徒杰一起去芳村看望郑玲及其先生陈善壎。我去株洲组稿时就认识郑玲,她是新时期全国十大女诗人之一,但早在50年代当编辑时就展示了才华。年轻的她曾被错划为右派,面临流放之灾。酷爱文学的陈善壎比她年轻许多,他欣赏郑玲的才华,同情她的遭遇,毅然放弃公职和城市户口,顶着亲友的责备与母亲的眼泪,随郑玲下放到湖南偏远山村。他们与当地农民一起插秧、摘棉花、收花生、割青、挑石灰。没有宾朋的婚礼流放地举行:陈善壎冒着风雨,采来有着润泽花瓣,散发清香的白色鲜花,他俩将其命名为野刺莲。他把花插进瓶子,放在一块平整的白石上,底下再垫个大树桩,从此开始了“白石为盟,鲜花为证”的婚姻之旅。

       历经磨难爱心不老的郑大姐说:“我写诗几十年,为别人照片题诗是第一次。阿坚你真有胆识,出影集是为女性争光!”她细心翻看着照片,最后选出两帧,说要每天看几遍,反复酝酿才动手。十天后果然接到她两首诗,我在海滩上穿着白裙奔跑那帧,她题曰《你来自哪里》——

       是海浪
       是雪山
       还是月光的喷泉
              引你飞向广宇

       身心洁白  微笑洁白
       你来自哪里
       一袭凡人的红绡
       飘忽着天堂的魅力。


【回忆录】三色堇影集(131-上)


       另一帧照片是她笔下的《小人鱼》——

       明眸低垂
       掩住一帘心灵的风雨
       小人鱼从海的深处出来
       在浅滩上等待
       草帽无言
       承受着多少阴晴圆缺
       远古的余烬凝成一滴光
       在你的“人间梦”里
                               盛开


       郑玲这两首诗配合照片首尾呼应,我毫不犹豫地将图文安排在影集封二、封三。


【回忆录】三色堇影集(131-上)

【回忆录】三色堇影集(131-上)
郑玲尚未落户广州时来出差,阿坚母子前往旅馆看望


       影集第一幅照片,是阿波拍摄的红黑白三色阿坚,司徒杰题诗《三色堇》——

       生长于田野耕耘于另一种田野
       案头上编着花也把自己编成花
       阿坚是一株红黑白的三色堇
       她的语言中有一种火焰燃得透红
       烧着别人烧着自己一百年烧个没完
       她的眸子里有一种秋色深得乌黑
       很中国很历史又罩着霓虹的光环
       冬季的声音老是响她说她渐渐不怕冷
       人生需要眼泪也需要做梦
       她愿意洁洁白白走过来又走过去

       阿坚是一株红黑白的三色堇
       让别人欣赏更让自己欣赏


【回忆录】三色堇影集(131-上)

影集免除稿酬和设计、编辑、校对费,香港世界出版社又免除一应手续费,仍需7万元人民币支付制版、印刷费。我和先生工作20余年,上无片瓦下无寸土,只能把全家积蓄2万元拿出来。12岁的远涛也拿出全部压岁钱千余元。我和阿波商量,请他四位在香港的大学同学,各捐款一千元,他们是:丘国华、林宏义、陈清烟、罗章鲁。我又请内地同学、朋友各捐款一千几百,他们是:张彤、谢东阳、林子敏、陈国年。此外,我找到几家企业,说明出版影集的意义,希望每家支持三五千元,出书后我回赠100册给企业。番禺市旅游总公司、莲花山旅游公司、广州侨光制药厂、广州中药一厂都同意资助。中药一厂郑尧新厂长个人还另有捐款。

起初预算少了,我以为只欠两万元,就写信给并无深交的广东太阳神集团怀汉新总经理,希望该企业提供不少于5000元资助。怀总亲笔回信说:“……知悉一切。一句话,‘老三届’的骨头硬!”他表示一直想为国民精神的真正飞跃做实事,既然出影集尚欠两万元,就由他私人出两万五千元,让我安心出书。后来我才知道,当年怀汉新的岳父马平,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粤中纵队一员,与司令员吴有恒是战友。怀总觉得无论从先辈友谊,还是从知青情结,都有义务出一分力。当时我已算出欠款不止两万元,但只肯接受他个人的两万。我在电话中问怀总是否要先看照片、题诗质量如何,他说不需要。副主编岑之京开摩托车,载我去太阳神集团找怀总,双方交谈几句,他就拉开办公桌抽屉,拿出用报纸包着的现金,要我点一下数。我在茶几上打开报纸,大堆纸币就在眼前。我不会像别人那样沙沙点钱,一张张数又太慢,干脆说一声不点了,谢谢!包起两万元就告辞。我问怀总影集出版后你要几本?他答一本就够了。我和他没有合影,出书后给他寄去一本,就未再次见面,真是“君子之交淡如水”。

       250多张照片配280多首诗是浩大的工程。我或请人来看照片,或寄去约稿,很快就得到热情的回应。著名老诗人野曼把我的行为理解成《爱意》:“满怀柔情似水/每一滴都洋溢着爱意/使一切生命添姿增色/为人间捧出一湖瑰丽。”军旅诗人郭光豹对我在自由神像下的沉思感慨良多:“他们都在憧憬/近处吴幼坚,远处自由神/何必语言,何必面对/沉默埋藏经过提纯的心音/当年砸碎镣铐锁链铁绳/民族挥泪献出爱子黄兴/尚未成功仍须努力/鞭子一直抽打着自由的魂灵。”

      中青年文友说,在商潮汹涌的南国都市,阿坚你凭热情和勇气去干这件闻所未闻的事,可见金钱不是第一和唯一的。有的还说,试问哪本诗集可以包容这么多人不同题材风格的诗作呢?简直是摆起诗歌大赛的擂台!“老三届”朋友这样看待处在夏秋之交的阿坚:“……夏天,仍然是童话的季节/尤其在静静的湖畔/尤其在盛产王子与仙女的水边/我们的青春是永远的青葡萄/为着我们没有童话的春天/于是你便站成一篇紫色的童话/站成一曲梦幻/一首忧郁的诗篇/然后化为清新的荷风/化为一朵朵绽开的思念。”(董宏猷《夏天的童话》如果说这诗略显忧伤,那么请看方方如何表达她与我同样的心愿:“总想成为一棵树/把生命敞向天空/在了无约束之地释放自己/有风就随风而唱/有雨就随雨而泣/有阳光的日子/就蓬勃出一片绿荫/滋润焦渴的土地/世界因我而风度迷人。”

影集由十大栏目组成,依次为:女人与大海、她从哪里来、断续玫瑰雨、都市七彩云、情系莲花山、永恒的羽翼、港澳风景线、烛光的对白、人生百步梯、四季圆舞曲。我和先生毫不犹豫地把几年前的三点式泳装照安排在书中,而拍照时我是很犹豫的。那是在珠海九洲岛的僻静处,我爬上礁石,儿子放哨,先生对焦。突然我发现不远处有几个民工嘻笑着用手比划成望远镜,忙用浴巾遮掩身体。先生说:“这有什么,让他们看呗。”我终于放松了,在天地之间,跪成S形,遥望远空……当年珠海那批彩照经《广州文艺》同事评议,三点式这帧一致同意“金奖”。由谁为之题诗?来我家选照片的女作者说:“让男的配吧,我们对女性形体没什么感觉。”军人说:“照片的确好,不过……”此时,广州军区政治部创作室张为来电话,问他和妻子郝军看过并印象很深的三点式照片,是否名花有主?我说还没有。夫妻俩很快送来作品,两人分别为同一照片题诗——


【回忆录】三色堇影集(131-上)

张为《依靠》:果然,人与人 / 是如此地互相需要 / 这片刻的依靠 / 便漾起 / 轻轻的一笑 / 不再孤单 / 不再胆怯 / 相信生活的美好  

郝军《同样的真实》:泰戈尔说—— / 无论身体如何转动,/ 左手在左边,/ 右手在右边。/ 我说—— /  靠着镜子尽管不动,/ 左手在右边,/ 右手在左边。


【回忆录】三色堇影集(131-上)

张为给三点式照片题的《永恒》只有四句:不在丹麦/而在心中/不是瞬间/而是永恒

河南省刘学林题诗《遥望真实》也是四句:在那遥远又遥远的地方 / 有一面明净的镜子 / 只有你自己 / 才能看到自己真实的幻影  


【回忆录】三色堇影集(131-上)

出乎我意料的是,张为郝军夫妻建议增补一张背面裸照,使影集更真实全面。张为留下一首诗,我和阿波选了张原有的照片。那是我们趁父母去外地,在客厅挂上黑布做背景,拍摄正面的、近似体操动作的照片。一条半透明的红纱巾绕肩轻垂至胸、腰……这是全书最“露”的照片。即将签印时,阿波说:“我担心这页会成为全书败笔。”我问怎么又犹豫了,他:“影集毕竟是要公开的,让那么多学生和作者、读者看到‘师母’、编辑的身体……”我:“你想抽版?”他:“抽版影响太大,但我怕出书后有人写文章攻击。”我朗声道:“做任何事都不可能百分之百说好,自己想清楚就别动摇。现在不是‘文革’,任意上纲上线没市场的。”这次轮到我鼓励阿波了。

张为的《洪荒之地》写道——

用希望照耀过,

用爱情播撒过,

用欢笑吹拂过,

用泪水浇灌过,

    呀,这一片土地!

你诞生了我们,

你还将埋葬我们。


【回忆录】三色堇影集(131-上)

      秦牧是我敬重的文坛前辈、编辑楷模,我原想请他为影集作序,不料他猝然病逝,我还来不及向他提。为寄托哀思,我把在“吴有恒作品研讨会”上与他的合影发表了,并配上父亲的悼诗:“秦牧最淡泊,未尝做过官。所思常广远,其业精于勤。道德文章在,贤愚清浊分。惜哉去也矣!不复闻清音。”后来我请秦牧的潮汕老乡雷铎作序。这位中年军官用洞察一切的目光凝视我,听我率真的陈述。他看了我带去他家的初选照片,答应为影集写序。出书时,我用在广州环市东商圈喷水池旁留影,作为雷铎《序》的配图。

       多年来,无法统计有多少人为影集写过推介文章,只知道《序》被反复摘引的是如下段落:“阿坚不是撒切尔、英格丽·褒曼,却出版个人影集,还请了许许多多很有名的男人和女人——她的朋友们——为她的‘玉照’配诗,在个人行为规范很受约束的吾国吾民之中,这是一件需要一点想象力、勇气和决心的事情。世间任何事情都需要有人第一个尝试。一个普通女人印行个人影集,阿坚是我迄今知道的我的同胞们中的第一个。所以我说阿坚简直是个勇士。因其是‘普通女人’,这影集才有特殊的开拓意义。一个普通女人的‘生活档案’也许比名女人更具普遍的社会学含义。”

       1993年6月21日傍晚,我下班后去客厅对父亲说:“爸爸,明天我的个人写真集要举行首发式了。这是国内普通人公开出版的第一本影集,叫《这一株三色堇》,共96个彩页,大16开,刊有我250多张照片,请人配了280多首诗……”父亲一直不做声,我有点沉不住气了:“样书没拿到,您先看新闻通稿吧!”他问:“为什么要看?”我提高了声调:“这是我出书啊!明天人们就知道吴有恒曾珍的二女儿出了写真集……”父亲不紧不慢地说:“不必看了。”

在发廊洗头时我又一次想起11岁那年春节的事。老师领着同学们上门报喜,我回家后看到年画上写着“送给我们学习的榜样——最优生吴幼坚同学”,觉得自己每门功课都5分,受之无愧。父亲却说学习好是学生本分,不值得大肆张扬。他扯下我贴在墙上的画,还说弄坏了刚粉刷的墙。我调出水彩覆住灰浆脱落处,然后躲进被窝哭肿了双眼。我不明白父亲为何如此严厉,但从此谨记学习好工作好不该炫耀。如今我这样“出格”,曾是党的七大、八大、十二大代表的老干部,我年已八旬的父亲,能认可吗?

当晚阿波告诉我,晚饭时他按我吩咐小心地问父亲:“幼坚出这么本书有没有点意思?”答:“有意思。”虽然只有三个字,但我的心放下了。次晨父亲端详着46岁女儿的白上衣、黄白相间的宽摆长裙和白皮鞋,问:“就这样出席首发式?”我说自己45岁时这身打扮的留影被选为影集封面照了。

       首发式在全市最高的歌舞厅——广东电视塔星河歌舞厅举行,承包者免收几千元场租。河南省作家陈创汇来600元,以10倍价格购一本影集,让我买些水果、花生、瓜子、糖果待客。广州地区有关领导、记者、作家,均以题诗者身份应邀到会。我免除俗套,不安排任何发言,人们随意唱歌、跳舞、交谈……父亲听我讲了以上情况后,收下了有女儿女婿签名盖章的影集。傍晚我下班回家,见父亲又在看他曾任总编辑的《羊城晚报》。我说:“你也抽空看了影集吧?”他答:“今天我全看了,200多首都是真诗,都有真情。”他知定价60元,问有没考虑如何促销,我说,没必要花钱做广告,也不想炒热它,免得老百姓误以为是假货。父亲对女儿“出格”行为的理解超出了我的期望,但我一向羞于向父母表达情感,只说道:“爸爸,这书会因它的独特渐渐被人们认识的。”

       坚注:影集出版后的反响见《【回忆录】三色堇影集(131-下)》,近日将发表。


【回忆录】三色堇影集(131-上)
影集第一个栏目《女人与大海》的第一幅照片:40出头的阿坚在广东阳江闸坡马尾岛海滨留影,由先生郑成波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