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改革开放改写知青命运

标签:
吴幼坚77岁同志母亲与读者关于文章的互动东山湖公园春季掠影情感 |
分类: 我这一株三色堇—自己 |

她:改革开放改写知青命运

3月18日《她:很多知青说没享受过爱情》,是发表后较快引起读者兴趣,阅读量比回忆录还多的文章。虽然如今愿意通过评论、留言、私信等等,对文章发表意见的人比以前大为减少,但我知道关于知青的信息仍容易引起关注,因为太多人做过知青,至少有亲属做过知青。昨天与我互动的那位女知青,今日发来补充内容——
她:人生总算有盼头,晚年平安着陆。先生也是高中生,其父中大毕业后教书,因父的兄弟去了台湾,全家受牵连,先生也跟着父亲返乡务农了。
我们在磨合中互相理解,在贫困中相互支持,并且有了两个小孩,增添了生活的希望。
恢复高考后,我鼓励先生参加。彔取通知已到达镇上,却还是一场空,不知哪个环节被扣压了。
偶尔在报上看到国家各类国考,我鼓励先生冲冲,结果考上省级机关。
我也以高分考取了区的公务员。
如今俩老退休多年,享受着改革开放的好日子,感谢邓老,改写了知青的命运。
另一位公众号读者也继续就昨天话题与我交流——
云山:昨天去广东文学馆,看到吴有恒、欧阳山、陈残云等知名作家的介绍,他们的作品我少年时期就已经拜读了。你的文章用坦诚的心态,描述自己平凡人生,也使我成为了你的读者。
我:我和陈残云的女儿陈茹都曾是《广州文艺》编辑,至今几十年保持友谊,她为人谦逊热诚,虽然比我小两岁,但在我们那些编辑中,很有大姐风范。很多年后我才经过她介绍,认识欧阳山的儿子欧阳燕星,他与陈茹是幼儿园、小学、中学同学。燕星请我和陈茹为他的长篇纪实《走出三家巷》当责编,我还兼校对,共同推出那部有意义的书籍。我们三位同属老三届,都当过知青,彼此理解。我们都明白自己写不出父辈那种水平的作品,但都努力成为父辈那样正直善良的人。

2016年11月20日陈茹介绍欧阳燕星与吴幼坚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