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照片由77岁的退休编辑、同志母亲吴幼坚2025年1月4日下午摄于广州人民公园。图为参与Cosplay活动的男女青年在拍照。
旁观广州人民公园的Cosplay
往日我少去广州市中心,1月4日要去广大路看牙科,带着G10相机想顺便去人民公园走走。我曾几次在那儿拍摄到灰喜鹊,我看它们虽不及红嘴蓝鹊漂亮,但也很优雅上镜。我在东山湖公园拍过红嘴蓝鹊,却没见过灰喜鹊,唯有去人民公园寻觅踪迹。爱好拍鸟者有空就到处去,互通情报不错过机会,我没有那份热心和时间,基本靠碰运气。
离开牙科诊所前,见到医护人员喂养的那只流浪猫,比几年前初见时大了很多,壮壮实实的很干净。我拿出相机蹲下来拍它,诊所医生护士说,阿姨是用相机啊?四川籍女医生很感兴趣,接过我相机细看说不错,功能挺齐全,我说在初级数码机里G10算不错,但我使用多年保养不善,而且自己要求也不高,随意用用而已,待会去公园拍灰喜鹊。她说我们这里养了只八哥,你来看看!她带我看门口笼里养的鸟,介绍说是元宵出生的,名叫“元宵”,会说几句话呢。说着她逗引八哥,果然说出“你好!”“恭喜发财!”另一护士笑道:“八哥专门跟她学普通话,声音也像她。”医生说:“我的粤语不准确,不敢教它。”我对八哥说:“拜拜!再见!”它没反应,护士解释道:“我们要教它讲吉利话。”我一想,是呀,客人上门看牙,离开时不宜说“再见”。不过我对医护说了“再见”,她们也说:“阿姨再见!有什么问题回头再解决。”
人民公园里游客不多不少,都很悠闲。我走到正对广州市政府大楼的北门,在曾见到灰喜鹊的玉堂春附近观察,没有鸟儿。再走到高大红棉树和几棵荔枝树那儿,听到鸟叫声,随后就有灰喜鹊飞来。可是我还来不及拉近拍一只小鸟,就有两个调皮男孩大声嚷,大鸟小鸟都受惊飞起,我拍树上的大鸟也不清楚,而且它们飞上高枝,我根本看不见在哪里。人民公园自从砍掉移走很多古树,到处变得光猛整齐,并不适宜鸟儿栖息。人们说去流花湖公园、麓湖,才会见到比较多的鸟。市中心的人民公园,还是让给市民使用吧。
公园比以前多了些科普资料,比如教人们识别鸟类的图文,还是有意思的。有种新栽的树叶子奇大,每片叶子比一般树叶大几十倍。我拍摄下来回家上网,才查到原来这是柚树。原先只知道柚木地板,没想到柚树是这样的。在公园圆形水池旁,看到一位老人放声高歌,他的同伴吹笛子,吹口琴,还有一位女士唱歌,歌声乐声很和谐。黄色正门衬托着红衣黑裤的舞者,我立即拍几幅照片。
接着我被两位穿古装的青年吸引,跟上想拍清楚些,不料走到公园正门广场,才发现那是个Cosplay的现场。我只在东山口地铁站外见到些打扮奇特的青年,不知道人民公园有数量更多的参与者。向一位年轻人打听,他说每逢周六下午、晚上和周日上午,都有很多爱好者来这里参与Cosplay,活跃身心释放压力。我点头说,我理解,这样挺好,我第一次看到这么多青年人在玩,要多拍些照片。广场上一群群年轻人在拍照录像,不管身材相貌如何,都大胆打扮成自己喜欢的模样。我想华灯初上时,这里会汇集更多青年。广州历来得风气之先,市民来看热闹,自会抱着包容之心。广州人民公园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真正服务于市民休憩活动需求的城市公园,它始建于1921年,最初名为第一公园,1926年更名为中央公园,1966年改为现名人民公园。政府允许青年在人民公园搞Cosplay,我觉得是对的。
回家以后我上网查看,有不少肯定Cosplay的言论,比如说:“青春期孩子热衷于Cosplay的心理是多方面的。他们通过参与Cosplay活动来满足认同感、归属感的需求,释放情感压力,追求美好事物,满足社交需求和自我展示欲望,同时也能从中获得教育和成长。”我的独生子人到中年,他和子婿在美国登记结婚,不准备养育子女,所以我不需要考虑孙辈培育。但作为社会成员,一个老年人,最好能对年轻人有更多理解。我希望自己所生活的社会,是真正多元包容和谐的。只要能为此发挥余热,我愿继续做点点滴滴的事情。
网络图片:灰喜鹊
按时间发1月4日照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