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岁的退休编辑、同志母亲吴幼坚2024年12月14日上午在广州市瑞丰茶文化博物馆留影。
随馆长参观瑞丰茶博馆

广州市瑞丰茶文化博物馆位于广州市黄埔区悦榕路51号,总建筑面积为1.26万平方米,是一座由3栋独立楼体组成,以“茶和世界”为主题,以“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为背景,集茶博馆、版本馆、茶学院、茶科技、茶生活、茶贸易六大功能板块于一体的大型茶主题文旅综合体。2024年8月22日,该茶博馆正式开放,免费参观。茶博馆的特色展品涵盖1200年古茶树、法门寺出土复刻唐代茶具、宋代茶宴图、葡萄牙皇室捐赠茶具、年代老茶相关实物等,并通过造景复原、声影结合,以及现代多媒体手段充分展现了茶文化的历史与现代发展,馆中自有典藏珍品2300件(份)。
朋友马春雨几个月前就任瑞丰茶博馆馆长,忙过一段熟悉业务后,曾到市区请我饮茶聊天、看电影《女人世界》,还品尝原盅炖品椰子乌鸡。他请我年底去参观茶博馆,正好小火山、馒头南来继续拍我纪录片,于是12月14日三人结伴去参观。我坐地铁6号线直达黄陂站,从B口出地面,与小火山二人会合,坐滴滴车到茶博馆门口。听说步行约十几分钟就到,交通也还方便。不过那一带尚未见什么餐饮店,要解决午餐一般靠点外卖。这天马馆长请我们吃员工餐,有西红柿鸡蛋汤、茶香炸鸡胸肉、茶树菇炒肉、大白菜。我们赞馆里员工餐不错,馆长额外给客人加葱油鸡,我们吃得很满意。如果参观者能吃上员工餐那种套餐,价格相宜肯定受欢迎,不过目前还不具备条件。等以后参观者多起来,在馆内流连时间长,后山公园也进一步美化绿化,吸引人上山走走看看,说不定真有那种可能。像新开放的云萝植物园,就不但有地方饮茶、品咖啡、吃点心,还能吃百余元的两三人套餐。当然,这都是以后的事,眼下重点是吸引人们来参观。
茶博馆设计、陈列处处有强烈的中国风格。我还未走进大门,就在门前凤凰、大象旁留影。等马馆长带我们参观,讲解更是中国茶文化的精彩呈现。我夸他讲解够专业,他说若是真正的专家来听,就不够专业了。馆里有四位讲解员,能用普通话、英语讲解。我问有粤语讲解吗?他说还没有。如果以后有粤语讲解,本地老人听着更觉得亲切。广州饮茶传统悠久,陶陶居、大三元、莲香楼闻名遐迩,陆续涌现的茶楼也深受欢迎。我算不上茶客,但与亲友三五鹅小聚,也常选择饮茶,觉得比点菜吃饭更合适。
我在馆内正面画面前留影,背后大屏幕不断变幻,概括着本馆主题:“茶和世界”。仰望大堂顶部,有古代外国商船模型,中国茶就通过海上、陆上通道,运往世界各地。接下来馆长带我们一个个部分参观,看了很多图片、实物。有些陈列很别致,我忍不住留影;有些展品像个微型舞台,看得清剧中人的表情动态;还有些茶叶装在大容器里(像是有盖的竹箩?),馆长掀起盖子用手抓一捧撒下,顿时香气飘散,令人不由得深吸一口。太多故事生动、知识性强,我无法复述,还是建议感兴趣者去现场看和听。尤其是院校、机关、企业,不妨组织集体参观,有心人定能增长知识。
茶博馆中庭环境优雅,小溪流水、轻烟弥漫,可以拍艺术照片。继续参观茶博馆后半部,接着看了年画展,内容十分丰富。之后,我们走进茶室,那儿有各种茶饮、茶叶出售,可以坐下休息。售货员给我们送上清香暖心的茶,我慢慢品着茶,拍摄了室内环境,又走出去拍红茶花、建筑局部。一只鹊鸲在树上鸣叫,有时在草地跳跃,可是它太灵活了,我跟进不了没拍下来。此时马馆长在另一处,接受小火山和馒头的采访。他是经济学博士、文化观察员,据说会从文化学、文化现象介绍眼中的吴幼坚。不知三位具体聊得怎么样,总之说真话就好。
在员工餐厅与马馆长共进午餐,然后他要准备次日的读书会活动。读书会由他主持,不少网友报名参加,地点就在茶室内。我们向他道谢、告辞,按他建议从茶博馆正门左侧上山,去看看风景。沿着结实的上山步道走,梯级虽多但慢慢上就不累。小火山用长镜头为我拍照,这天风大气温低,我穿得比较厚实,还戴顶布帽。到了山顶远眺,拍两个方向的树木、道路、楼群,然后走步道下山。不必重复旧路,很快到山下马路边,顺利叫到滴滴车,一起回市区。我到家赶紧休息,两位年轻人还要整理照片、录像资料,辛苦了。
按时间顺序发12月14日照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