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忆录】与未婚夫共度春节(84)

(2024-05-10 09:43:08)
标签:

吴幼坚

77岁同志母亲

广雅知青在江英公社

男友阿波陪我过春节

人生

分类: 岁月留痕情意在—往昔
【回忆录】与未婚夫共度春节(84)
题图:广玉兰  阿坚2024年5月9日摄于广州东山湖公园


【回忆录】与未婚夫共度春节(84)

【回忆录】与未婚夫共度春节(84)
 
       知青在新圩、车陂都组织大队宣传队,吸收农村青年参加。当地男孩女孩大都入学,有些读完高中还考去外地高校。徐婉玲和尹泉香的三同户儿子钟标在中学住校,放假回家看到两个陌生姐姐,父母说是广州知青。30年后他任阳山县委书记,1999年元旦以县委县政府名义,派大客车来广州接知青回阳山。比起新圩,江英一穷二白名副其实。江英农家女孩读书少,出嫁早。她们终年穿宽大的黑衣裤,唯有头箍绣着鲜艳纹样,传统勾头鞋也有绣花,都是亲手制作的。李明为两幅老照片,写了如下说明——

     (一)李明摄于江英

       上世纪70年代,江英山区女孩子的“标准时装”:上下一身黑色,脚下一双精致的勾头绣花鞋,额上一条亮丽的“花头箍”。已经解放20多年,山里人还没有“开化”,仍然沿用古老习俗。

【回忆录】与未婚夫共度春节(84)

     (二)田心队妹仔全家福(后排右一为李明)

       时为七三年夏,留在乡下务农的知青所剩无几。落户在李姓的向阳大队,明姐“贵”为三分亲。因为年轻不识愁,因为感受着家人般的温情,独自在山区插队这一年,明姐并不孤单。

【回忆录】与未婚夫共度春节(84)

       我没像李明那样穿勾头鞋、戴头箍,和乡下妹仔同样打扮,只在1970年首次探亲期间,用定量布票一丈三尺六,做了件碎花大襟衫,一条黑长裤。萍儿、启枝等女知青,也穿上了大襟衫。但城里来的姑娘,一眼就被认出,毕竟在南国最繁华的羊城长大。干农活很耗体力,衣裤特别快磨损,你看照片里的李明,膝盖处有大补丁。我衣裤破损无布可补,裤袋衣袋均已剪下用掉,只能将父亲精装书《宪法》等布质封皮洗软,缝在膝盖处,书的内页在广州就当废纸卖了。我曾去县城参加革委会报道组通讯员培训,各公社都派人参加,青莲公社去的是高个小伙,浓眉大眼很帅气。他可能不敢和广州知青攀谈,我心里有男友阿波,也不主动结交朋友。某日我去青莲趁圩,与帅小伙迎面相遇,彼此看两眼却没打招呼。他见我膝盖补丁有烫金字样,不禁露出诧异的眼神。

       调到县文化局后,我出差到青莲仍见过他,当地女孩说他家在镇上,很富裕。据历史学家考证,在战国时期,这里曾是古阳禹国治所的所在地,因此青莲镇有近三千年历史。它地处连江和秤架河的交汇处,有六个古码头,水运便利,商贸繁荣,盛享“粤北小佛山”之誉。我能想象青莲帅小伙家境殷实,而他恐怕很难想象我家落难困境。我曾写信给阿波姐姐,请她收集布碎给我补衣服,但那年头人们很少做新衣,哪有多少布碎呢?江英冬季风大,我托珍姐在广州代买方形头巾。那时人们衣着蓝灰黑为主,军人则是绿色,我写信不敢说想买红色(在山区劳作,红方巾多醒目啊!),只说尽量找墨绿色的,边沿有白色双线装饰更佳(恨不得亲自设计方巾)。盼了几个月,探家归来的知青,带回珍姐代购的方巾——整块深蓝色,什么装饰也没有。我很失望,花钱买的新头巾太朴素了!转念一想,或许没有绿色的吧。立即披上头巾,不用缩头缩颈了。


【回忆录】与未婚夫共度春节(84)
左起:章淑平、吴幼坚、黄启枝、尹泉香在西田村前合影。我系上新的深蓝色方巾却闭着眼,那时胶卷金贵拍照机会难得,只拍一幅偏偏这样,可惜了。

【回忆录】与未婚夫共度春节(84)
青莲古镇

【回忆录】与未婚夫共度春节(84)
1971年春,吴幼坚在江英至青莲公路边留影。

【回忆录】与未婚夫共度春节(84)
网络图片:担泥

       我第79篇回忆录写到,1970年春我返穗探亲,在机关上班的校友丁逸凡(化名),请我和一位女生去他单身宿舍做客。他比我高一届,但与我都是广雅学生干部,彼此相识。他很有兴趣地听我讲阳山,与我交换通信地址,希望我把粤北山区第一线的事写给他。我回到乡下忙得很,晚上点油灯写信犯困,所以几个月没动笔。他来信告诉我,他一直在盼我的信……那份诚意打动了我,于是除了姐妹、女生外,丁逸凡成为我通信的唯一男生。阿波身份不一样,是我1968年7月建立恋爱关系的男友,也可以说是没征求父母意见而私定终身的未婚夫。

       阿波和我通信不多不少,文如其人直白质朴,甚少形容比喻,字体清晰大方,看着顺眼。丁逸凡与我书信交流频密,两人都有文学方面的爱好,免不了抒情状物写景。那时中国人因为服装式样的单一和色彩的沉闷,被西方人形容为“蓝蚂蚁”。我在沙坝水库工地劳动时,去信告诉丁逸凡,我就是蓝蚂蚁中的一只。回信他附了首诗,赞颂平凡劳动者的伟大。他激发了我的文思,于是回应一首,就这样你来我往,感受乐趣。有段时间他被派往海南做工作队员,忘了是开展什么名堂的教育(那年代的教育、批斗、整顿五花八门)。他来信谈下基层的体会,表达锻炼自己、完成任务的决心。我觉得两人分别在粤北海南奋斗,共同语言更多,就给他寄宣传画鼓励,画面是工作队员和三同户交谈。他珍藏我每封信,还带给广雅老师翻阅。语文老师一贯器重他,没教过我但也早听闻,就问他是否和我谈恋爱,他答不是,内心却有丝丝甜蜜。这些我是后来才知晓的,当年只把他当校友、文友。他相貌端正,气质儒雅,在机关工作,的确符合不少人找对象条件。对了,丁逸凡的字漂亮,胜过我也胜过阿波,这是我喜欢看他信的原因之一。

       随着年纪增长,知青的爱情萌芽出土。年少的先有动静:新圩试行大队核算时,我住在大队部,小励从最远的崩岗坑带来自酿玉米酒,她当晚与我共铺过夜,以便次晨赶得上给男友送行。他是广雅校友,来看望亲友而与小励结缘。见她刚把对方送上客车,转身回我房间铺开信纸就写,“少女情怀总是诗”,我这高三大姐能理解初一小妹。小励聪慧好胜,口才笔头都好,字也漂亮,同是初一的子元单纯可爱,父亲陈雨田又是与我母亲相熟的画家,我对她不免多些关注,像在广雅做同学入团介绍人那样。后来知青调往江英,子元愿与我同一户,也就顺理成章了。江英新组成的知青户里,有男生与女生惺惺相惜,渐生情愫,虽然由于种种原因没能结为夫妻,但他与她的深挚友情,延续几十年毫不褪色。我是老高三,学弟学妹知道我有个阿波,立即接纳了这位大哥哥。

      1971年春节前夕,阿波从湖北应城来到江英。我邀萍儿、子元一起为他接风,随后她俩回广州探亲,村里人也准备过年。寒冬腊月,我俩没安排多少活动,我让他住相隔两三间的房,睡谭树荣的床。白天就在那间房弄吃的,晚上则过女知青房间聊天。某日我俩去看沙坝水库,路遇来看望弟弟小杨的校友杨小斌,他和我曾是广雅团委委员,认识多年。小斌叮嘱我们,天冷路滑,上山注意安全。走在路上我兴致挺高,告诉波以往村里人就从这里上山。我还大声唱了几句歌,让他听山鸣谷应的效果。空身走路不累,谈笑间就到了。站在高处俯瞰,曾经人潮涌动热火朝天的工地,如今人迹罕见一片寂寥。我领着他沿库区公路走一遭,指指点点,这是睡觉的窝棚,那是开伙的厨房……还去看昔日的指挥部,告诉他那时水库晚上不开工,我会来找公社广播员萍儿散步。她在工地小卖部买两块红糖,两人小口小口细尝,笑说是巧克力。

       我和波从原路下山,因为饿和累,天黑才到家。晚上他坐在我床上,背靠泥砖墙,腿上盖着棉被,舒舒服服地聊各种话题。我侧身坐在床边,双脚到地,穿着厚裤子、尼龙袜、布鞋,脚还觉得冷。他叫我也脱鞋上床并排坐,盖上棉被就不冷了。我说那怎么行?社员听说你来了,晚上会陆续来做客,房门只是掩上,谁都可以推门进屋,看见我俩盖一张被子多不好!就这样我双脚每晚都挨冻。

       除夕夜我俩吃饭喝酒聊天,愉快而安静地过了大年。第二天来做客的社员,看见窗台空酒瓶里插着桃花,都问我俩是否结婚了,我说哪呢,还要等两年,我当初答应27岁前嫁给他。这天开始我双脚疼痛,不知是什么原因。社员知道后说,八成是受了风,要设法驱风。有人建议用热水泡脚,用生姜擦脚趾,我都一一照办。为了快点驱风,我还把姜切碎捣烂夹在脚趾缝里,再穿上尼龙袜,火烧火燎的更痛了,但我忍住巴望快点好(其实是生冻疮,越折腾越糟)。

       波初五要回广州看望姐姐,初四晚上社员来道别后,剩下的时间就归我俩了。往常我要小便就去谭树荣房间,但今晚脚痛加天冷,波叫我不用过去了,我问难道就在这屋角尿缸?他说那有什么?我犹豫一阵,叫他躺下用棉被蒙住头,我小心地挪到屋角打开缸盖,尽量靠边不发出声响……我挪回床边才允许他掀开棉被,他忍不住笑道:“你们广雅女生呀——”却找不到形容词。他说明天就离开江英了,叫我上床盖着被子坐。离别在即,最后一夜,24岁的我和31岁的他,聊到深夜依然分房睡。当他情不自禁想探手时,我一巴掌打开他的手,说一来我俩未结婚,二来不想让人说知青闲话,还是不要越界吧!他见我生气没敢勉强,回广州后还来信道歉。(多年后我回想,阿波是不羁的大龄侨生,碰上我这么个传统女生,实在有点难为他)

       第二天我在室内走路都难,无法走出村庄,走过小路,送他去江英镇坐车。他安慰我说没事的,笑笑就扬手走了。我挪回屋里,只见桃花在酒瓶里开着,烟头在窗台上搁着……泪水,从脸颊无声滑落。  


 

【回忆录】与未婚夫共度春节(84)
子元与泉香在三位女知青住房门口留影。

【回忆录】与未婚夫共度春节(84)
左起:子元、阿坚、泉香

【回忆录】与未婚夫共度春节(84)
萍儿与阿坚在村前池塘边,池畔桃红李白花开正旺。

【回忆录】与未婚夫共度春节(84)
杨小彬与杨小杨兄弟俩

【回忆录】与未婚夫共度春节(84)
沙坝水库

【回忆录】与未婚夫共度春节(84)

【回忆录】与未婚夫共度春节(84)

【回忆录】与未婚夫共度春节(84)

【回忆录】与未婚夫共度春节(8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