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
阿坚2023年3月16日摄于广州东山湖公园。
【回忆录】初中三年学业结束

1963年8月31日广雅中学新三甲班师生合影,摄于广州名店艳芳照相馆。本文作者吴幼坚在第三排右三。
人们提起广东广雅中学,都说这所1888年建立的名校,园区宽阔绿树成荫,学习生活条件好,但我1960年入学后,切身体会到环境并不理想。首先是空气污染,据史料记载,西村是中国近代史上广东最早的工业区,自洋务运动以来,广东第一家火力发电厂、第一家自来水厂、第一家水泥厂、第一家饮料厂都落户于此。一座座烟囱终年冒烟,我们的课桌都蒙尘。可能是运煤的汽车频繁进出,每次去西场坐公交车,鞋底或赤脚都是黑的,所以我宁愿不去西场而直接走德坭路回家。其次是噪声扰人,白云机场飞机航线经过校园上空,航班起飞降落,响声震耳欲聋。广州西站是北煤、北果南运,南菜、南果北运的货运终到始发站,省市城乡副食品供应的贮运站,校门不远处的铁轨,长年累月有火车轰隆隆驶过。有时上着课,忽传来飞机或火车轰鸣,老师只好暂时停住,待噪声过后继续讲。
广雅师生都适应了如此环境,依然专心工作学习,还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1960年至1962年经济困难、物资奇缺,粮油供应差,什么都凭证,粮票有定量低到5钱的,不可或缺的食盐凭证,食油也限量。1961年广州市居民每月食油2市两(100克)。普通的瓷汤勺,一勺油大概是10克左右,也就是每月10勺油。毛巾、袜子、汗衫、背心等10种针棉织品凭票供应。忘了广州肥皂供应如何紧张,网上查到上海居民肥皂每月每人半块,郊区四分之一块。四分之一块肥皂用一个月?现在的青少年难以想象。我们是集体户口,有时采购到某些食材。比如北方制糖用甜菜根部,它的叶子是做动物饲料的,但学生饭堂用甜菜叶做菜,不好吃。有段时间吃鲨鱼肉,看上去和瘦猪肉相似,但鱼皮粗厚,肉质粗糙,口感欠佳,而且腥味重,但比起吃蔗渣糕、米糠饼、禾杆包,当然好得多,毕竟是鱼肉呀!当年由于营养不良,有些学生患肝炎、水肿病,为了减少消耗,体育课不敢安排我们做剧烈运动,甚至不用去操场,在课室里下棋就算体育了。直到1963年情况有所好转,学校的田径队、各个球队、航海、航模、跳伞、体操等等,纷纷进行训练,参加比赛。而文工团、文学社、地理组、气象组、生物组、无线电组等等,一直都很活跃。
广雅民乐部属于文工团,可能这是广州市中学唯一的民乐队,以民族特色取胜,比其他组建管弦乐队的中学,更受市教育局重视,多了外出表演机会。民乐部在礼堂舞台下排练,每年9月迎新晚会、11月校庆晚会都是他们开场或压轴演出。一年一度的广州市中学生音乐活动周,他们在荔湾片区选拔中总能胜出,而参加全市演出。民乐部还承担为舞蹈部、歌咏部伴奏的任务,演出实践多,水平提高快。那几年我们频频有迎外宾任务,我每次都负责向贵宾献花,民乐队则被指定演奏音乐。1964年3月,周总理陪同罗马尼亚代表团飞抵白云机场,我献花时与总理近在咫尺,同学们也因看清总理而兴奋。几天后又去白云机场迎柬埔寨贵宾,我还是献花,民乐部则演奏赶排出来的柬埔寨乐曲。学生社团能在外事活动中演奏,水准与专业团体亦有一比。
后来又接到任务:去广九火车站欢迎越南国家主席胡志明。民乐部在火车站出口处演奏乐曲,朱德、陈毅、贺龙等老一辈革命家就在眼前。那时对老百姓不加防范,参加外事活动无须安检,群众见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内心敬重但表现自如。我看朝鲜电影,每逢金日成元帅出现,甚至只是剧中人提起,老百姓就激动万分,痛哭流涕,称其为“慈父领袖”,我心想何至于此?刘少奇主席接见北京掏粪工人时传祥说,“你掏大粪是人民的勤务员,我当主席也是人民的勤务员,这只是革命分工不同,都是革命事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觉得刘少奇说得对,领袖和群众是平等的,社会分工不同而已。我没有崇拜哪位大人物,未能预见一两年后中国的重大变化。
那年代学生没有如今这样沉重的学业负担,读小学就有做不完的功课,上不完的辅导班,童年快乐都被剥夺。60年代的学生,除了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还“心怀祖国,放眼世界”。1961年2月21日,广雅学生首次参加广州市20万人集会和示威游行,声讨美国、比利时合谋杀害刚果卸任总理卢蒙巴。4月22日,广雅学生第二次参加30万人集会和示威游行,声讨美国侵略古巴。每次外出都打着“广东广雅中学”旗帜,步伐整齐,口号响亮,外校学生看见,有鼓掌也有起哄。那时经常去机场或火车站迎外宾,每次都要停课花掉一整天,但从不担心影响教学。应该说,能考进广雅的学生,小学阶段成绩都是好的,就以我为例,是门门5分的“最优生”。中学教材难度加大,学生个体差异明显,尽管也都努力,但成绩拉开距离,我数理化就不如文科好。阿若曾任小学少先队大队长,入广雅后学习吃力成绩下滑。初三期末考前,我陪她在池塘边复历史,感觉她很抑郁。后来她留了级,再后来还患精神分裂症,我和同学假期去她家,她已被送往郴州精神病院……
初中学业将结束,1960级不必考升学试,直接升高中。根据市教育局指示,试行“五年一贯制”的四个班重新编排,42名数理化及文科都好的学生,也就是尖子生,编入快班——新四甲班,5年制高中毕业;其他学生编入新四乙、丙、丁班,均为慢班,6年制高中毕业。三个慢班在1965年9月1日合并为两个班,即1966届毕业的高三甲、乙班。离别在即,我们新三甲班团支部和班主任合影,三个男团员都去快班,八个女团员全在慢班,成绩确实差一截。新三甲班学生与老师大合影,少男少女如花似玉,留下共度三年的青春记忆。
这个暑假我没回家住,申请留校复习功课并参加义务劳动。此时是1963年夏,广雅泳池养小球藻已成历史,又将产生新的历史记录:针对学生宿舍臭虫猖獗难以消灭的事实,卢炽辉校长决定趁暑假拆开木床架,连床板一起浸泡在泳池里,还洒上杀虫剂。开学前重新安床架、铺床板。这个工程相当艰难,很多学生、工友都出力,最后果真生效,臭虫连虫卵都被杀死,学生们可以睡安稳觉了。
我留校是学雷锋做好事,而托儿所小伙伴关鲁雄留校是为什么?他父亲关山原任省财政厅厅长,在反右中受处分,连累全家从广州迁到博罗县杨村果场,留下他读完小学考上广雅,每逢寒暑假就迫不及待与家人团聚。可能他也不清楚为什么多待几天吧,反正某晚我俩相约在冠冕楼前那方形池塘边谈心。我入团后不断和同学谈心,但他入团只稍晚于我,又是班长,用不着找他谈心,这是我俩三年来第一次坐下畅聊。白天的暑热已随晚风消散,树下草丛传来悦耳的蟋蟀鸣叫声,唧唧吱,唧唧吱,池塘里荷叶间蛙声一片,呱,呱呱呱。鲁雄很快就要回果场度假,天性活泼的他在那里会很开心。九月,他将进入快班,只读两年就高中毕业,而我要再读一年,1966年夏季才考大学。“关鲁雄,你成绩那么好,考大学肯定没问题!”“吴幼坚,你语文出色,一定能考上喜欢的高校!”我笑起来:“本来你我同龄,以后你比我高一届,成为学长啦!”我俩从小互称全名,这晚轻松地东拉西扯,仿佛回到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他回到果场才听母亲说,父亲向母亲分析道,儿子破例放假不立即回家,不是成绩差就是谈起了恋爱。哈哈,大人们想多了,刚满16岁的我们非常单纯,青春比池畔满树凤凰花还红火,多少更美的人生画面将次第展开,哪会去谈什么恋爱!
鲁雄到家不久,接到我寄去卷成筒状的印刷品(记得是一幅画),外面写着:“小心拆封”,原来我在画背面给他写了信。“这个吴幼坚好节省,不用另外花钱寄信。”他读着我行文平淡感情真挚的信,觉得很暖心。此后两年我俩不再同班,在校园遇上也只是含笑点头。
网络照片:

甜菜
鲨鱼肉
我常与同学坐在广雅冠冕楼前的方形池塘边石凳上谈心。
新三甲班团支部与班主任合影。前排右起:林少芳、李北芒、周作柏(老师)、黄梅儿、曹黎平。中排右起:吴幼坚、洪小缨、陈冰沙、叶燕红。后排右起:彭平、何叙恩、关鲁雄。
加载中,请稍候......